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沸石碳铵肥料的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沸石碳铵是由天然沸石和碳酸氢铵复配而成的新型肥料,具有挥发少,淋溶损失少及不易结块的特点。在等重量条件下施用沸石碳铵与纯碳铵对作物具有同等的肥效。  相似文献   

2.
田青 《化肥工业》1998,25(6):37-39,45
飞达化工公司在尿素生产流程中,使用脱碳闪蒸气(CO2≥70%)、合成氨和三聚氰胺回收的浓氨水(含NH318%~22%),调整部分工艺指标,利用原碳化装置,实现联产碳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矿物增效剂对抑制碳铵挥发、提高肥效有明显效果。在深施3.0cm时,柱状矿物增效剂碳铵比普通碳铵挥发量降低91.86%,表施时降低62.9%;3种温度下碳铵挥发量由小到大为:柱状矿物增效剂碳铵<粉状矿物增效剂碳铵<普通碳铵;不同土类矿物增效剂碳铵挥发量均小于普通碳铵,棕壤上效果最为明显;对不同作物,矿物增效剂碳铵均有增产效果,在棉花上比普通碳铵增产16%,水稻、花生上分别增产9.1%和7.4%,其肥效与尿素相当。  相似文献   

4.
碳铵出路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元琦 《化肥工业》1993,20(5):9-10
本文综述了长效碳铵的优点及发展前途,根据碳铵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化肥品种的国情,建议大力推广长效碳铵化肥品种。  相似文献   

5.
长效碳铵作为普通铵的改性产品,由于加入稳定剂(简称DCD),减少了碳铵的挥发及分解损失,其肥效期为90-110天,是普通碳铵肥效期25-30天的3倍左右,其氮素利用率为35%,比普通碳铵素利用率25%提高十多个百分点,大面积的试范试验结果表明,同等产量可节肥20%左右,同待季肥量可增产7%-18%,可作一次性底肥使用,免去追肥工序,省工又省力,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同时,碳铵稳定剂的分解产物为NH3和CO2,在土壤不但无残留,无公害,而且不阻止硝太氮表成,有净化环境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汪家铭 《磷肥与复肥》2010,25(1):43-44,67
钾碳铵是在碳酸氢铵的生产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钾,使之与碳酸氢铵共同结晶形成了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钾混晶,其稳定性比碳铵有所提高,是碳铵升级换代产品和平衡施肥的理想肥料。简要介绍了钾碳铵生产的技术原理、生产工艺、国内进展及市场前景,并对钾碳铵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磷钾碳铵复肥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氢铵经改性后,可作为复混肥的氮素,制得的磷钾碳铵复混肥,经二年肥效试验表明,适用于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与等养份单体肥料等效。粉状的磷钾碳铵复混肥经挤压造粒制得圆柱型颗粒,总养份≥25%,P_2O_5水溶率≥40%,P_2O_5有效率≥97%,颗粒强度>8牛顿/粒。且该生产工艺无需干燥与冷却工序。  相似文献   

8.
目前碳酸氢铵的质量仅指水份和含氮量,不涉及产品颜色。但在用户眼中,颜色同样代表着产品的质量。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产生颜色的物质就是碳铵的杂质,它使产品的含氮量虚高,同时也使碳铵颗粒变细而引起水份增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过去公认,碳铵粉发黑是因变换气中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辉县化肥厂碳铵改尿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看法,供目前正在建设的我省碳铵改尿素工厂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长效碳铵、碳铵基复混粒肥、稀土碳铵复混肥、生物碳铵复混肥及碳铵基包裹复混肥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特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王登之 《腐植酸》2008,(3):44-44
本发明为一种高效生物复合肥的配方及制造工艺,与以往复合肥不同之处在于该复合肥是将泥炭黑、城市垃圾等废料经生物增效处理而制成的。其配方为:生物增效处理物20%~40%、普钙5%~10%、碳铵10%~30%%、钾盐10%~20%、磷铵10%~30%、尿素2%~5%。  相似文献   

12.
碳铵是低浓度氮肥,但具有许多优点,应在肥料中占有一席之地。介绍将其制成大颗粒碳铵、大颗粒NP(碳铵+DAP或MAP)、大颗粒NK(碳铵+KCl或K2SO4)、大颗粒三元复合肥(各种专用肥),肥料不易结块,利用率提高。科学施用(施肥深度10~12cm,宜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碳铵添加剂在小氮肥行业已有多年推广应用历史,不少企业因此取得了稳定碳化操作,提高碳铵质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之效果。但是,各厂的使用效果差距很大,有的厂因添加剂加入方法(或加入位置)不合理,致使添加剂吨肥耗量高达1.0kg左右,有的厂因检查、化验手段不完善,只能凭碳铵产量估算添加剂加入量,经常造成浓氨水中活性物浓度大幅度波动,或因无防备地使用了劣质碳铵添加剂,致使起泡带液事故时有发生,轻则减机减量生  相似文献   

14.
张Shan  邹辉 《化肥工业》1993,(3):49-53
以碳铵为原料生产碳铵系复混肥料,技术可靠、经济可行。本文就3万吨/年碳铵系复混肥生产装置的设计和试产工作作一小结。并就进一步提高碳铵系复混肥质量、品位的途径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余根松 《浙江化工》1989,20(3):57-58
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探讨 L-2型碳铵添加剂粘度的改性。结果表明:当加入3~5%的低碳醇时,碳铵添加剂的粘度大大降低,成品由粘稠状降为粘度3.9×1~(-4)pa·s(50℃)的悬浮液。改性后,对用户的使用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改善了成品对包装容器的腐蚀性、抗冻性,降低了成品的泡沫高度,增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跃进氮肥厂是采用双系统生产流程,设备总能力达到年产合成氨一万吨,氨加工的产品为碳酸氢铵。 在使用添加剂——十五烷基磺酰氯以前,碳铵含氮量一般在16.8%左右,含水量5%左右,到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冷却水温一般高达36℃左右,使碳化塔内碳化反应变差。碳铵结晶变细,给碳化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因素。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于8月14日正  相似文献   

17.
郭海英 《煤化工》2010,38(4):51-52
简述了尿素生产中中压碳铵液泵的工艺流程,分析了中压碳铵液泵出现频繁汽化的各种常见原因,最终确定了其实际原因是:进入低压碳铵液槽的液位计反冲水水量过大,使物料温度剧增,造成中压碳铵液泵汽化。通过将液位计反冲水水量适当控制后,中压碳铵液泵运行恢复正常,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刘凤梅  刘军 《辽宁化工》1999,28(3):140-140,154
介绍三聚氰胺碳铵液回收,利用的方法,一是用碳铵液蒸发,分解,再与硫酸中和反应生成硫铵;二是用碳铵液生产尿素。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合成转入加负荷生产不久(五台L3.3机),发现循环机(2DZ-5.5—1.9/285—320)电流超标严重,新装合成触媒(A201)温度难以控制,不断升高,被迫停车。检查发现是新补气(接氨冷器进口)进口处,氨冷器内冷管被白色碳铵结晶堵塞所致。用蒸汽吹煮即疏通,而新补气微量始终合格(≤30×10~(-6))。我们当时怀疑新补气位置安排不合理。请福建省化工设计院诊断后给予否认。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碳铵结晶堵塞管道呢? 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针对低变投运后CO下降而CO_2不变这一工况变化事实,对铜洗也应有一新认识。铜液成份是根据CO含量3.5%,CO_2含量0.2%等未上低变时所确定的。我厂低变投运后,CO含量由原来的3.0%~3.8%下降至0.8%~1.0%,而CO_2含量0.4%~0.6%,保持不变(因开车时两氨紧张,有时CO_2含量高达0.8%~1.2%之间,也勉强通过铜洗)。所以,在低变  相似文献   

20.
滕教琴  栾寿亭 《丹东化工》1995,(2):29-30,34
本文阐述了D-AS碳铵添加剂产品检验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对碳铵化肥生产中的影响及对其新老方法测活性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