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湿地鸟类多样性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2018年4—8月,在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研究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如下:1)共记录鸟类17目52科161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1种。2)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 220 8,均匀度指数为0. 696 4,优势种为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3)随着季节的更替,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多度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相继减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优势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反。鸟类多样性指数自然植被生境(3. 087 4)>水陆过渡区(2. 762 5)>人工生境(2. 442 5)>水域(1. 907 0),均匀度指数水陆过渡区(0. 765 0)>自然植被生境(0. 726 7)>水域(0. 687 8)>人工生境(0. 666 7),优势度指数水域(0. 204 9)>人工生境(0. 172 2)>水陆过渡区(0. 107 7)>自然植被生境(0. 078 3)。4)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存在差异,秋季和冬季鸟类相似性较高,相似系数为0. 651 2,春季和冬季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为0. 464 6。自然植被生境和人工生境鸟类相似性较高,相似系数为0. 550 5,水域和自然植被生境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为0. 139 5。  相似文献   

2.
2011年3—4月,在鄱阳湖区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法对当地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68种鸟类,隶属于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36种,留鸟19种,夏候鸟8种,旅鸟5种;从区系成份上看古北种38种,为优势类群,占调查到鸟类种数的55.88%;广布种、东洋种分别为22种、8种。在草洲、居民区、林地、水域沼泽4种典型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水域镕泽〉H’林地〉H’草洲〉H’居民区,均匀度指数E水域沼泽〉E林地〉E草洲〉E居民区;在相似性方面,K草洲一水域沼泽〉K林地.居民区〉K草洲一林地〉发;洲一居民区〉K林地一水域沼泽〉K居民区一水域沼泽  相似文献   

3.
潘洁  郝志  张军 《野生动物》2013,34(5):296-299
2011年3月~2012年11月,采用样线法对宾县地区沿松花江两侧湿地鸟类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记录鸟类131种,隶属于12目36科。其中水鸟(包括涉禽和游禽)48种,占总数的36.6%;非水鸟83种,占63.4%。水鸟中以鸻形目鸟类为主,共22种,非水鸟类中以雀形目占绝对优势,共66种。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古北界鸟类有101种,占总数的77.1%,广布种30种,占总数的22.9%。在水域、沼泽、草甸及居民区、灌丛、林地4种典型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m水域>Hm草甸>Hm居民区、灌丛、丛地,4种生境的均匀度指数E水域>E沼泽>E草甸>E居民区、灌丛、林地,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显著,群落结构稳定,若能改善环境的自然性、增加空间异质性、减少人为干扰等可使该湿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和密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东洞庭湖冬、夏两季湿地鸟类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2009年1月对东洞庭湖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G-F指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冬夏两季鸟类的群落多样性。将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作为基数,运用欧氏和最短距离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树林灌丛和居民区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十分相似,而水域和沼泽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相似,冬季树林灌丛和芦苇、草滩沼泽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十分相似,而水域和居民区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草甸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是鄱阳湖湿地草甸的主要建群种,对鄱阳湖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0年采用样方法对吴城地区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草甸3个样地的植被组成、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群落组成简单,植物种类比较贫乏,主要植物种仅8种,优势种为灰化苔草。3个样地中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88、1.35和0.65,最低分别为0.46、0.46和0.23。相关分析表明,苔草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更多地受丰富度的影响。苔草群落盖度为63.27%~100%,高度为4.25~14.12 cm,地上生物量为1 377~3 080 kg·hm-2,均低于以往调查数据。水位的变化和放牧干扰可能是影响鄱阳湖苔草草甸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9日~6月9日,采用样方法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区域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调查区域生境特点,将调查区划分为3个大样方,分别为恢复初期湿地(样方1)、恢复中后期湿地(样方2)以及农田(旱田,样方3)。本研究共观察到鸟类12目24科61种。该地区春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20,其中样方2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73;样方1为0.63;样方3为0.18。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进行生态恢复可以增加鸟类的群落多样性。鸟类群落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通过春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可为安邦河湿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春夏两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春荣 《野生动物》2007,28(4):23-28,30
通过对代表厦门5种不同生境类型的8个样地进行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49科242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19.5%,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44.7%。与全国鸟类组成相比,厦门鸣禽和涉禽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比较丰富;比较5种代表性的生境鸟类多样性,农田物种多样性最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H′=5.549 63),但是其科属多样性却最低(G-F指数DFG=0.53568);森林生境中科属多样性最高(G-F指数DFG=0.872282),特别是科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生境(F指数DF=15.8911)。对比分析厦门市春季和夏季物种多样性显示鸟类迁徙前的春季比夏季物种丰富度高。  相似文献   

8.
2010~2011年,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春秋两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4种22 111只次,隶属于14目34科。应用逐步向后回归模型探测春、秋两季不同景观类型与鸟类香农-维纳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鸟类群落在季节间发生种类结构的显著变化,不同景观类型对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农田会显著减少湿地鸟类多样性,水域和沼泽对香农-维纳多样性有正效应,但是对均匀性和物种丰富度有负效应,距公路较近会减少鸟类春季的均匀性和香农-维纳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以尕海湿地区内的典型沼泽泥炭和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湿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但地下生物量降低幅度较大,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例系数呈减小趋势;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泥炭沼泽退化过程中的优势种从未退化时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演变为退化时的问荆(Equisetum arvense)。沼泽化草甸退化过程中的优势种从未退化时藏嵩(Kobresia tibetica)演变为轻度和中度退化程度时的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和密毛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var mess-rschmidtiana);重度退化程度时仅有零星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主要伴生种表现为湿生植物逐渐消失,中、旱生毒杂草逐渐增加。泥炭沼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沼泽化草甸为先增加后降低,均匀度指数恰好相反;群落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说明尕海湿地原有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向杂草型退化方向演替,建议减少放牧压力,采取人工措施促进尕海湿地生态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燕 《草业科学》2012,29(9):1335-1339
以黑河流域分布最广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和长苞香蒲(Typha angustat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中芦苇为优势种,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亚优势种,二者的重要值之和为56.4%;长苞香蒲群落中长苞香蒲为优势种,重要值为35.09%。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芦苇群落和长苞香蒲群落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F)和生态优势度指数(D)中,H′与J、F呈显著正相关,与D呈显著负相关;长苞香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芦苇群落,前者更稳定;两个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为52.94%,二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卢萍  顾长明  吴海龙 《野生动物》2011,32(6):316-318
2010~2011年对拟建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6目40科172种,涵盖了6种不同的生态型。从居留型来看,留鸟71种,夏候鸟51种,冬候鸟40种,旅鸟10种;在该区域内繁殖的鸟类达122种,占总种数的70.93%。从动物地理上看,广布种65种,东洋界鸟类66种,而古北界鸟类只有41种,可见,该区鸟类东洋界物种明显多于古北界物种,表现出明显的南方鸟类区系特点,以及逐渐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此外,该湿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水禽资源特别丰富,其种类和数量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鹭类为主体,而冬季以雁鸭类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李健  王文 《野生动物》2010,31(1):26-29,48
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于5~6月,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草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显著,鸟的密度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不显著。(2)在樟子松森林生境中,叶层高度多样性指数(FHD)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呈正相关(r=0.814,P〈0.05),回归方程为Y=1.332x+0.103(R^2=0.663)。叶总量(IF)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5),回归方程为y=1.267x+0.428(R^2=0.832)。(3)樟子松林的胸径和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树的高度、密度、森林下草的高度和盖度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樟子松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的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随着樟子松森林郁闭度的增加,鸟类密度增加。树的高度、密度、胸径、森林下草的高度,草的盖度与鸟类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杭州植物园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炜  吕敏  刘锦 《野生动物》2011,32(5):277-281
2009年7月~2010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杭州植物园所辖范围内的野生鸟类进行调查观测,共记录到鸟类9目26科94种,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22.71%。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种。从留居类型看,留鸟49种,夏候鸟16种,冬候鸟24种,旅鸟5种。属古北界的有37种,占39.36%,东洋界54种,占57.45%,两界广布种3种,占3.19%,鸟类组成具有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该区鸟类多样性水平较高,从调查研究的4种生境看,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疏林、灌丛、山林、水域。对比分析发现疏林和山林之间的物种相似性指数最高,水域和疏林之间的相似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春、夏季,采用样线法对黄盖湖5种生境类型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记录鸟类15目40科119种25816只,雀形目占51.26%,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灰翅浮鸥(Chlidonias hybrida)是优势种,主要居留型留鸟50种。3月鸟类最丰富(87种,9084只),4月鸟类最少(60种,2677只),不同月份间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差异不显著。鸟类群落结构生境间变化明显,养殖塘中鸟类最丰富(77种,9716只),明水面最少(15种,1917只),各生境间的鸟类多样性(χ^24=21.561,P=0.000)、均匀度(χ^24=20.168,P=0.000)、优势度指数(χ^24=21.983,P=0.000)均显著差异,明水面生境中鸟类多样性、均匀度指数最小,而优势度指数最大。鸟类群落结构在养殖塘与湖滩生境间相似性最高(0.692),为中等程度相似;明水面与林地生境间相似性最低(0.046),为极不相似。湖泊湿地鸟类保护不仅要优化生境资源的空间配置,还应该重视养殖塘作为退化湖泊湿地重要替代生境的地位,加强养殖塘生境水位管理和降低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2.91%;夏候鸟30种,占37.97%;旅鸟22种,占27.85%;冬候鸟1种,占1.27%。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56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43种,占76.79%;属于东洋界的有4种,占7.14%;属于广布种的有9种,占16.07%,这反映出哈巴湖保护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北方型特征。在4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灌丛与草地中最大,湖泊与河流明水区以及沼泽与草甸浅水区次之,人工乔木林最小。本次调查所见鸟类中27种为保护区新分布种,其中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灰瓣蹼鹬(Phalaropus fulicarius)、反嘴鹬(Racurvirostra avosetta)、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黑背白鹊鸰(Motacilla lugens)5种鸟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本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哈巴湖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各生境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样线调查和样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董铺水库及其临近区域不同生境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1科87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5种;古北界鸟类45种(占51.7%),东洋种25种(占28.7%),广布种17种(占19.5%);留鸟33种(占37.9%),夏候鸟19种(占21.8%),冬候鸟21种(占24.1%),旅鸟14种(占16.1%)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生境为水库周围灌丛、树林;而指数最小者为大面积水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共记录到鸟类150种,分属16目43科,其中水鸟56种,分属7目12科。以密度划分鸟类优势种类,优势种21种,常见种53种,稀有种76种。鸟类的区系以广布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48.67%,其次为古北界鸟类45种,占30%,东洋界鸟类32种,占21.33%。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14种,占鸟类总数的9.33%。5月和9月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出现峰值,为鸟类迁徙的重要时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比较:阔叶林生境最高,为3.488,其次为荒地、狼尾草、白茅、农田、互花米草,多样性分别为3.293、3.185、3.184、3.030和2.857,鱼塘生境最低为2.679。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春季最高,为3.711,其次为秋季、夏季,多样性分别为3.538和3.381,冬季最低为3.043。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24~5月15日,在黑龙江省岭峰自然保护区对春季兴安落叶松林鸟类群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鸟类36种,分属6目17科,非雀形目鸟类6科13种,雀形目鸟类11科23种。雀形目鸟类的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3.89%,这和我国北方地区鸟类组成相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大兴安岭春季兴安落叶松林中,鸟类垂直分层现象较为明显,林冠层和地面(或水面)鸟类多样性较高,而乔木层和灌木层鸟类丰富度较高;草本层鸟类较少。分析显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与鸟类的食物资源分布有关,而且与鸟类的求偶、领域以及防御行为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鸟类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