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西传统民居的平面模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民居的平面布局模式是在对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的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反映了特定的居住文化和居住习惯.本文从系统学和类型学的角度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平面模式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萃取出三类底层要素、两类基本单元和八种复杂模式.  相似文献   

2.
民居研究是聚落形态研究的微观层次.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特色、结构材料、立面造型、装饰装修都会对聚落的整体景观发生影响.江西传统民居的外墙因地制宜的运用本土材料,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色彩的对比、砌筑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墙顶造型的塑造,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简析明清时期江西传统民居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施瑛 《农业考古》2006,(3):179-181
文章从江西地域内实施的居住制度、地域家庭规模、地域风水文化和巫文化状况分析了其传统居住模式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周传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26-15527,15531
在宏观上分析了长江三峡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聚落的空间构成,强调其建筑聚落、山形地貌、江流水景互为依存,建筑与山水相依,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特点。分析了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突出了其向"天"性特征、"灰色"特征、动态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南方天井式民居、吊脚楼为例,解析了民居建筑的外形空间特征;从对合院式布局的追求、对天井空间的偏爱、对堂屋空间的重视3个角度分析了民居建筑的内部空间特征。揭示了三峡传统民居中所蕴涵的建造者对自然环境以及住宅场所的理性思考,以及该建筑形式在峡区特定山江环境中的实用价值,解析其与环境融合共生的艺术成就,以期在"后三峡工程时代"为峡区城镇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步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地形和建筑形式与构造对湖南北部地区的某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根据现场测绘建筑形式和丘陵地形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以测试的冬、夏气象参数、夏季壁面温度、冬季采暖热源作为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地形特征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构造对建筑自然通风影响较大,且模拟结果与建筑内外的11个测点的风速测试结果比较吻合.因此,丘陵地区的复杂边界条件下,CFD分步模拟法可用于居住建筑的模拟设计,以改善其夏季自然通风并减少冬季冷风渗透.  相似文献   

6.
徐慧宁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05-14808
在简要分析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城乡风貌改造中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尝试,总结了广西的传统民居特色,将其按地域特征分为3类,一是按发展源流分为干栏建筑,院落式建筑和非院落式建筑,西洋建筑;二是按建筑材料分为竹木结构民居、石头结构民居、土墙结构民居、土石结构民居、砖木结构民居、混合材料民居;三是按建筑样式分为干栏式建筑、院落式建筑、非院落式建筑。桂北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是广西民居的代表。笔者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改造;要以更新民居形态为改造的新方向;要善于挖掘、展示和保护传统文化。这些建议对提高城乡风貌改造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濒危性传统民居由于构件老化或受到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存量日渐稀少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本研究针对这一现状,以鲁中山区石头房为例进行濒危性传统民居的保护方法探讨,在尊重当地传统民居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从调查与测绘、全民共建与共管、预防保护与信息保存、修缮处理、营造技艺发掘、低成本技术和最低限度干预等方面对濒危性传统民居实施保护,以此推动传统村落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