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针对正射影像镶嵌线优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蚁群算法优化正射影像镶嵌线的方法。该方法将待镶嵌的相邻正射影像对根据地面坐标计算出它们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通过外方位元素生成一条初始镶嵌线,并根据蚁群算法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上沿着初始镶嵌线在起点至终点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避开房屋等高大地物,保存为最优镶嵌线。试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选择正射影像的镶嵌线,实现大比例尺与城市地区的正射影像智能镶嵌。  相似文献   

2.
DSM辅助下城区大比例尺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传统算法以重叠区域色彩(或灰度)差值图像为正射影像镶嵌线检测基础,可以很好地避开色差区域,但对建筑物高密集的城区效果不明显。本文以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为检测基础,通过智能识别处理手段对地面区域与非地面区域进行良好区分。传统镶嵌线检测算法都是以迭代运算为基础的智能算法,算法复杂度高。本文发展出一种贪婪蛇型算法,该算法仅与搜索步距、方向旋转间隔、以及重叠区域宽度等三个因素相关,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针对典型的城市区域进行镶嵌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SM辅助下的城区正射影像镶嵌线能很好地避开房屋等明显地表实体,并且贪婪蛇型算法能有效地进行最优路径检测。  相似文献   

3.
由于投影差的存在,正射影像镶嵌时往往采用基于镶嵌线的镶嵌方法,当两幅正射影像镶嵌时,选取镶嵌线要尽量避开房屋。本文将两幅正射影像镶嵌建立为一个图模型优化问题,并且采用图割获取最小割将影像重叠区域划分为两部分,最小割经过的分界线即为影像镶嵌线。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效率较高,不需要指定镶嵌线的起始点,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开房屋。  相似文献   

4.
袁修孝  钟灿 《测绘学报》2012,41(2):199-204
正射影像在影像边缘和覆盖有房屋、树木等地物的区域上表现出投影差,且投影差在不同的影像上不相同。当两幅正射影像镶嵌时,在重叠区域的差分影像上,这些区域表现为高亮度区,理想的镶嵌线应避开此类区域。本文采用贪心搜索方法选择镶嵌线,并改进了最小化最大算法的局部选择方式和判据,在正射影像重叠区域的差分影像上自动搜索镶嵌线。试验表明,改进算法搜索的镶嵌线能够很好地避开投影差大的区域,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机载LiDAR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载LiDAR系统中,将点云数据进行滤波以去除高地物,确定出房屋树木等高出地面的地物的位置记为障碍区域。在配准后的正射影像上,利用改进A*算法自动避开障碍区域选择一条最优化镶嵌线。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智能地对镶嵌线进行优化,改善镶嵌后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正射影像镶嵌过程中镶嵌线的提取所存在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搜索算法的镶嵌线自动提取方法,此方法首先提取重叠区域的Canny边缘图像,并把边缘图像中的边缘信息作为需要避开的范围;然后基于边缘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及像素间的邻接关系构建带权有向图,将镶嵌线的自动提取转换为带权有向图中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搜索问题,设计满足可接纳性准则的A*搜索算法提取满足一定条件的最短路径作为全局最优镶嵌线。利用实际影像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自动提取得到的镶嵌线可以快速、有效的避开边缘特征明显区域,对全自动正射影像制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大面积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的效率,介绍了一种利用历史DLG数据辅助优化数字正射影像镶嵌线生成的方法,通过对DLG数据处理,提取出区域具有地物的面层,生成避让区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镶嵌线尽可能穿过原始DLG中较少的面及色差较小的区域,使用贪婪蛇模型算法实现了优化镶嵌线的生成。通过生产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可部分减少镶嵌线编辑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陈继溢  许彪  张力  艾海滨  杜全叶 《测绘学报》2015,44(10):1125-1131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生成树的镶嵌线快速智能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影像亮度差异和梯度构建重叠区域差分影像并视其为带权无向图,以Bottleneck模型为基础,采用最优生成树生成方法智能检测最佳镶嵌线。该方法回避了迭代搜索过程,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保证镶嵌线质量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可有效解决正射影像镶嵌过程中镶嵌线的自动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影像密集匹配得到的分块DSM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重叠区地形变化的DSM镶嵌线智能提取算法。该方法利用DSM数据重叠区的高程偏差构建重叠区域的差值影像和差分影像,将经过去噪、拉伸和反向计算的差值影像和差分影像做融合处理。针对融合数据采用基于最小生成树的最优路径搜索方法,提取最优镶嵌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算法提取的镶嵌线能有效避开高程差异大的凸出地物,保证地物的完整性,能够解决DSM数据镶嵌过程中镶嵌线的自动选择问题。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传统镶嵌方法带来的误差,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字正射影像镶嵌线搜索的传统算法大都只顾及灰度值差异而忽略影像结构信息的不足之处,该文根据镶嵌线的搜索准则,设计自动搜索一条能够避开高出地面的物体、不通过影像边缘且避开待镶嵌影像上灰度反差较大区域的镶嵌线:在原始影像上采用一个综合了灰度信息和结构信息的公式,计算出每一个像素的准则值;为了避免搜索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搜索出一条准则值最小的镶嵌线。实验表明,搜索出的镶嵌线能够避开房屋、树木等高出地面的地物和车辆等移动物体,避开影像上灰度反差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射影像镶嵌线羽化是正射影像镶嵌关键的一步,针对现有羽化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泊松插值的镶嵌线羽化方法。采用没有匀色的正射影像进行实验,并与经典的线性加权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加权法能更好地消除镶嵌线,起到提高正射影像色彩一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点云辅助的正射影像镶嵌线自动选取方法。首先,利用配准后的激光雷达点云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以重叠区域影像之间的相似度和梯度差异构建代价矩阵;然后,将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相减得到差值图表示地物真实的高程信息,利用自适应阈值分割将差值图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赋予不同的惩罚系数;最后,以代价最小为标准,基于Dijkstra算法得到最终的镶嵌线。本文方法生成的镶嵌线能成功地绕开大多数障碍地物,能够满足影像拼接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陈松  周平  李显巨  陈刚 《测绘通报》2019,(6):57-60,84
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正射影像镶嵌网络生成与优化方法.首先以每幅DOM影像有效区域中心点作为种子点生成Voronoi图,确定每幅影像的有效镶嵌多边形并构建全局镶嵌网络;然后结合DSM数据对镶嵌多边形顶点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最终镶嵌结果影像出现无数据区域,同时可以使顶点避开建筑、树木等存在投影差的区域,以便对初始镶嵌线进行调整优化.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并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镶嵌线自动搜索是实现影像重叠区域无缝拼接的关键步骤,而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高清的遥感图像数据,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既有质量、又有效率的镶嵌线自动搜索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与Dijkstra相结合的影像镶嵌线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两幅影像重叠部分的差分影像,然后在差分影像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膨胀处理,同时根据稀疏矩阵构建八邻域稀疏矩阵,最后使用Dijkstra算法在差分影像上进行镶嵌线的自动搜索,得到最优路径镶嵌线。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与未经过形态学处理的Dijkstra方法相比,其自动搜索镶嵌线过程在耗时少(耗时为3.72 s)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避开房屋等高亮度区。  相似文献   

15.
蚁群算法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模拟进化优化算法。最早成功应用于解决TSP问题。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并行性、鲁棒性等优良性质。在GIS中,蚁群算法应用在路径寻优和正射影像镶嵌线自动选择两个问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A*搜索算法的镶嵌线网络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标准Voronoi图生成初始镶嵌线网络;然后,利用测区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数据生成对应的高程梯度图(也称为边缘图);再对初始镶嵌线网络的节点进行自动调整,将位于建筑物上的节点移动至附近的地面;最后,利用一种带权A*搜索算法,结合高程梯度图,对初始镶嵌线网络中的每一条镶嵌线进行智能优化,避开建筑物或者高差变化大的区域,获得最优的镶嵌线网络。利用3组真实的无人机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排列不规则的测区,可有效优化镶嵌线网络,镶嵌线可自动避开大部分城区建筑物以及山区的山脊等,对城区以及山区影像都可得到高质量的正射影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第1组数据,此方法得到的结果在镶嵌线的选取上要优于商业软件OrthoVista。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射影像视差图的区域级镶嵌线搜索算法。首先利用半全局约束立体匹配算法(semi-global matching,SGM)分别计算立体像对的左右视差图,并通过自适应阈值化去除细小的噪声区域,再经数学形态学方法进一步削弱噪声影响和填补小的漏洞区域,得到了较为精细的房屋等非地面区域的分割结果,从而分离出地面与非地面区域;然后采用改进的贪婪蛇搜索算法进行镶嵌线搜索,以提高算法的稳健性。试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很好地避开房屋等明显突出地表的实体,得到不穿越非地面区域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接缝线的自动生成是遥感图像镶嵌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接缝线与镶嵌图像中地物的完整性和色彩一致性密切相关,接缝线的自动生成直接决定着图像镶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接缝线自动生成的原理,系统总结了基于重叠区影像差异的方法、基于同名点的方法、基于辅助数据的方法和基于形态学的方法等4类接缝线自动生成方法,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进一步优化接缝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距离加权运算运用到卷积运算上提出了改进的图像镶嵌算法。该算法针对重叠区域图像边缘灰度之间的差异,考虑到中心像元与周围像元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临近像元效应,因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这种影响效应,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像元权重因子的求解,确定出了周围像元对中心像元灰度的影响。之后运用此权重因子采用卷积距离加权算法实现了影像的无缝镶嵌。文中最后对算法在时间和视觉效果上做出了一定的评价。经与其他3种镶嵌算法分析对比,该算法简单易行、耗时少、效率高,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接缝线网络的自动生成及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俊  王密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0,39(3):0-302
提出一种接缝线网络的自动生成及优化方法,首先基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生成全局的初始接缝线网络,然后利用重叠区的影像内容对接缝线网络进行优化.不仅可保证区域范围内多影像镶嵌处理的灵活性与效率,避免误差累积和中间结果的产生,使处理结果与影像顺序无关,而且优化后的接缝线网络可保证镶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