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和城市旧城区过度开发的双重背景下,笔者试图将医疗养老社区与里分建筑改造相结合,利用里分建筑独特的区域位置、亲切的建筑尺度与周边齐备的医疗资源进行医养理念下的里分建筑适老化社区改造,并选取汉润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体系、功能业态、街巷风貌进行研究设计,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更新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里院是根植于青岛本土、兼具中西方建筑特色的地方建筑形式,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传统里院空间衰败、活力丧失,里院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以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济宁路61号里院与胶州路126号里院的实践改造为例,将里院的建筑现状、历史文化以及未来经济效益作为改造复兴的考虑因素,从建筑风貌再造、业态功能置换以及院落空间重塑3个方面阐述两栋里院改造复兴设计的具体措施,期望对未来青岛市传统里院的复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里分是武汉历史和社区居住文化独特的载体,商业改造是里分街区更新的一个方向。文章以泰兴里为例,分析其商业改造现状和问题,总结其商业空间改造方向,为基于功能置换的汉口里分商业空间改造提供思路:室外空间的改造应关注人的需求,激活社区公共空间;梳理建筑流线,合理避免商住流线交叉。室内空间的改造模式中整体统一式的改造难度低于局部式和整体分散式的改造难度,后两者应重点关注天井、楼梯、管道等的多户协调设计,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历史建筑类型中的里分保护更新面临的新问题与需求,从建筑构成学角度提出适用于里分更新的构成逻辑体系,从内部功能空间和外立面角度系统梳理建筑构成学理论下的里分保护更新方式,以武汉市三德里片区的保护更新为实例,尝试将构成学相关理论要点运用到设计程序中,从实践的角度剖析里分更新营造的具体做法,为里分保护更新工作提供新的设计方法与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分户热计量采暖设计与围护结构热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逸  鄂广全  耿鹏云 《建筑节能》2007,35(12):21-24
阐述了分户热计量实施的必要性和实行分户热计量对采暖设计新的要求,论述了在分户热计量设计中负荷计算,热计量方式的选择、温控与热计量装置的配备以及新旧供暖系统形式的选择与改造。分户热计量改变了室内热工特性。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围护结构新的构造形式,为进一步提高分户热计量的设计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户热计量供暖室内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董炳戌 《煤气与热力》2002,22(6):543-544
就目前民用建筑中普遍存在的供热能源浪费、供暖收费难等问题。分析了分户计量的必要性,提出适合新建民用建筑热计量供暖系统,室内温度调节的设计原则,以及已有建筑单管供暖系统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珏 《建筑知识》2013,(12):271-272
本文试图通过对废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研究,以讨论废旧工业建筑价值评估在改造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试图对当前经济条件下的废旧工业建筑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筑科学》1998,14(3):39-41,51
本文介绍的是全国政协礼堂加固改造工程中建筑与装修设计的主要内容。文中分析了全国政协礼堂建筑的特点和现状;论证了工程加固改造的必要性;在确定设计原则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并重点介绍了建筑改造和装修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可供同类工程加固改造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日,玉林市举行玉林市城区建筑立面改造优秀设计颁奖仪式,表彰奖励在“爱我玉林,建我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的优秀设计人员。这是该市首次为建筑立面改造优秀设计颁奖。  相似文献   

10.
文章聚焦既有建筑更新领域,通过梳理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发展脉络,指明了既有建筑改造产业化的可持续转型新方向。结合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危机,既有建筑亟须更新为介护型养老设施的现状,凸显内装工业化设计与建造的必要性,提出内装工业化改造技术解决方案。结合北京亚运村安慧里介护型养老设施工程实践,在支撑体耐久性改造、填充体适应性设计、内装关键技术与集成部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武汉里份建筑改造设计更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心平  涂伟  叶云 《工业建筑》2011,41(2):130-132,60
通过对武汉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以汉口泰宁里为例,探讨了武汉里份建筑改造设计和更新策略,从保存、更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在保留武汉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挖掘城市的魅力,重新架构新的空间形式,赋予它现代的生活质量和存在价值.这些策略对民居建筑的保护、修复、改造和开发利用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王刚 《华中建筑》2012,(12):142-147
国内对于汉口里分建筑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是对于里分何以在汉口落地生根并迅速普及,大都语焉不详,该文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揭示里分建筑未普及之前的汉口的建筑型制,并在开埠之后(1861年)如何向里分建筑转化的历史过程。说明开埠之前汉口的狭长式进式合院和沿街商铺式的建筑型制,加上严格的产权制度构成了汉口里分形成的先天条件。开埠之后,随着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转换,里分建筑以增量规划建设和内涵式改造两种模式迅速普及,经历辛亥革命的炮火之后基本完成了整个汉口里分建筑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历史古镇中沿街立面改造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国祥 《小城镇建设》2012,(2):75-77,86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泰安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针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很好地表达了地方文化特征和建筑特色,对进一步研究城市街道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美梅 《江西建材》2014,(11):28-28
对旧居住建筑实施改造,在提升整体形象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建筑的价值。为迎合社会发展需要,要采取合理旧居住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确保改造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当代旧居住建筑的改造设计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问题:如何利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更新,让建筑传承历史,体现当代,连接未来,再造出全新空间。文章通过对旧建筑改造更新概念及意义的介绍,深入分析大生里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结合场地、经济、社会因素,探讨设计师在保护历史建筑与适应当前社会经济需求之下,"置换功能-激发活力-营造场景"设计思路形成的完整过程,为旧建筑改造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6.
傅欣  王云龙 《华中建筑》2009,27(12):164-165
该文通过对近代武汉里分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意义进行阐述,在课题论证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近代武汉里分建筑内外环境的风貌特色,结合具体的改造工程设计项目实践提出了对其进行渐进式重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徐州市中山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针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城市街道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廖慧 《华中建筑》2010,28(11):159-162
武汉里分住宅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建筑形式,今天,由于各种原因里分住区环境急剧衰败,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新方法加以改造。该文从居民的心理需求出发,调查分析里分居民的公共空间使用状态,提出里分公共空间更新需避免视线监督的观点,并从居民的自发改造行为中获得启示,提出里分公共空间更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正>天友绿色设计中心是一座从多层厂房改造为设计院自用的绿色办公建筑。设计以"问题导向的技术集成"为原则,在技术选择上注重气候适宜性和创新实验性,在办公改造中注重人员使用的健康舒适性,在空间利用里注重绿色技术的艺术创意感。该作品于2014年荣获了亚洲建协可持续建筑金奖、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和中国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市长安区太乙镇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针对目前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和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城镇街道建筑立面的改造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