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络于手少阳三焦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此穴在临床上能够开通胸内膈关阻塞,犹如内脏之关隘,故名内关。《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认为:"内关主刺气块攻,兼灸心胸胁痛疼,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可见内关穴治疗急症有较好的效果,可根据不同的配伍治疗不同的疾病,现将内关穴的临证运用要点介绍如下。1治疗范围1.1胸痹、心悸《灵枢·经脉》曰:"手心主之别,名曰  相似文献   

2.
内关穴源于《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2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本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穴,通于阴维,并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其中焦为脾胃,针内关可镇静安神,宽胸利膈,舒肝理脾,降气和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穴治疗多...  相似文献   

3.
内关穴首见于《灵枢·经脉》 :“手心主之别 ,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 ,出于两筋之间 ,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 ,虚则为头强 ,取之两筋间也。”内关之“关”字 ,有联络的含义 ,因其为手心包经之络穴 ,别走手太阳 ,能联络内脏 ,主治内藏之疾 ;又因其在掌后内侧去腕二寸 ,两筋陷中 ,与外关相对而属内 ,故名内关。本穴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 ,中医古典文献中记载内关穴主治颇多 ,笔者在临床上选用该穴为主 ,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和配穴 ,治疗多种病症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简介如下 :1 病案举例1 .1 配水沟治疗排便性晕厥 万某 ,男 ,72…  相似文献   

4.
内关穴临床应用举隅221009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针灸科张育勤221003徐州市市级机关门诊部理疗科张巍内,指内脏。关,指出入要地。内关者,阴维脉所发,是心包经之络脉,通于任脉关于内脏,血脉之联络,故名内关。是治疗内脏疾患之要穴,有宁心镇痛。疏肝和胃、...  相似文献   

5.
内关穴的临床应用刘云霞(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申淑敏(石家庄市第二毛纺织厂050021)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络穴,通于阴维脉。“关”指在寸口关脉的斜后方,意指此为经气出人之处,似关隘,而“内”仅对于外而言,合名内关。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  相似文献   

6.
内关穴功能及临床应用揽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关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现将内关穴的功能及其在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益气养心安神,疏通心脉镇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三焦,通于任脉,交会阴维,《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具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1.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甲乙经》曰:“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刁利红[1]以内关为主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王曼丽[2]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13例(占42.5%),好转17例(占53.1%),无效2例(占7.2%),总有效率为93%。黄洁等[3]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设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治疗结果表明电针内关穴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改变、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片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复...  相似文献   

7.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是治疗心及心包经疾患的主要穴位之一。娜灵枢·经脉》曰:‘”手心主之别,名日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其病”实则心痛,虚则倾心’。根据古代文献有关针刺内关穴治疗心经及心包经疾患的记载,近代医家作了大量针刺内关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不但肯定了内关穴在心脏疾患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而且从现代医学角度阐释了内关穴治疗心脏疾患的内在机制。笔者仅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浅谈针刺内关穴对心脏疾患的治疗作用。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8.
钟鸿  武哲丽 《北京中医》2004,23(6):360-362
内关和公孙配伍源于《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杂病穴法歌》“腹痛公孙内关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具有调气机、理升降、扶脾土、调血海、和冲任、理下焦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魏晋以前医籍的记载,分析了心主手厥阴之脉(或称“手心主脉”)与心包络脉的关系。指出心包络脉是手心主脉的“支脉”;用“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名称替代“心主手厥阴之脉”的名称,有以偏概全之误。  相似文献   

10.
内关穴的临床应用赵宜群(江苏省铜山县马坡乡卫生院铜山221144)关键词内关穴临床应用针灸手法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位于前臂屈侧之腕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别走手少阳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其主要作用为宁心镇痛、疏肝...  相似文献   

11.
内关与公孙     
内关是手厥阴的络穴,公孙是足太阴的络穴,宋元时期针灸家又说二穴通于奇经八脉的阴维和冲脉。《八脉交会八穴歌》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意思是内关通阴维,公孙通冲脉,共同会合于心、胸、胃。这应当如何理解呢?《灵枢·经脉》载:手厥阴络脉从内关穴处上行,“系于心包,络心系”,其病“实则心痛,虚则烦心”,可知本穴与“心”有特殊联系。这种联系,临床上可从感传现象和穴位的主治作用反映出来。近人曾以膻  相似文献   

12.
与内关穴位置有关的几个问题之探讨450002河南省中医院张靖敏“内关”与“间使”二穴同属心包经、仅相距“寸”许,均可主治心脏病、疟疾、臂痛。然其功能与主治,二穴还各有独到专长。例如“内关”穴兼联手少阳三焦经与阴维脉,又有为本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善...  相似文献   

13.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至手少阳三焦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阴维脉的会穴,具有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它对心血管疾病有特异性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将近年来有关的临床观察报道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内关穴的临床应用201200上海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康云兰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于少阳三焦经与外关相对,同原穴阳池络属,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阴维脉的会穴,一穴而通三经,具有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特殊功能,通过不同的配穴方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而取得显著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15.
内关和公孙配伍源于<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杂病穴法歌>"腹痛公孙内关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具有调气机、理升降、扶脾土、调血海、和冲任、理下焦的功效.内关以清泄心胸郁热,使水逆之气下行为主,公孙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要;内关专走上焦,公孙专行下焦.两穴合用,直通上下,理气健脾、宽中消积之功益彰.内关通于阴维脉,公孙通于冲脉,二者相合,合于心、胸、胃,所以两穴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的一切疾患.现代研究进一步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阐明了两穴配伍可协同增效,并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实现对胃等内脏传入信息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宏  宴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78-679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具有舒膈理气、化瘀止痛、调畅气血的功效,临床常以内关穴为主穴治疗心血管急症,且具有疗效可靠、取穴方便、副作用小、创伤小、成本低等特点.治疗急症配穴宜少而精,内关配足三里治疗心脾(胃)同病;内关穴配太冲治疗心肝(胆)同病;内关配风池治疗心脑同病;内关配膻中治疗心肺(气血)同病等.  相似文献   

17.
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络,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一穴贯连三经,故内关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内关穴的论述,试图从穴位文献出处、释义、本经经脉络属关系与奇经八脉交会关系,以及穴位的双向调节和主治病症方面进行初步文献整理,总结内关穴的应用规律,归纳其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内关穴提供文献依据,为今后临床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刺内关穴治疗呃逆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内关穴治疗呃逆62例吴继勇呃逆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常因饮食过急引起膈肌痉挛所致。中医有许多治疗措施,但笔者认为见效最快,疗效最肯定的方法是针刺内关穴。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阴维脉之交会穴,因手厥阴经脉下隔、络三焦,阴维主一身之里,故针刺内关穴有宣通上...  相似文献   

19.
奇经八脉交会的八个穴,元·窦汉卿非常重视。他在《针经指南》序中称:“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因此,习称为“窦氏八穴。”同时在他所著的《标幽赋》中还记述了“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简要地把奇经八脉所主的多种疾患,从阴阳表里区别为两大类。在临床配穴规律中,仍多将此穴放分成四组合用。兹举例说明如下: 临床配穴一、公孙内关公孙通于冲脉,内关通于阴维脉,两脉合于心胸胃,主该部表现的疾患。可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等病。  相似文献   

20.
内关穴系心包络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阴维脉的会穴,有宁心安神、镇静、镇痛、和胃的作用。临床采用它主治胸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患。在进行心脏及胃的针麻手术时,内关穴也为必选之穴。为了阐明单纯针刺内关对心脏的影响,我们从临床上单纯针刺内关,治疗心肌梗塞及风湿性心瓣膜患者,并观察了针刺内关以后患者在生化物质基础上的变化。我们发现针刺内关不仅具有镇痛的作用,还能明显影响血浆cAMP及皮质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