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一般以男性比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偏向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使痛风患者逐渐增多,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或高血压等病症[1].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性尿路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痛风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无症状期,只有出现前面所述的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可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通过对76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因反复发作易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沿海地区痛风发病率逐年提高,尽管国内外专家公认饮食护理是痛风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但目前尚无统一的饮食护理方案.为此,我们根据痛风不同发病阶段制定相应的书面饮食处方,旨在为痛风患者提供规范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增加所引起的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由于部分患者对痛风认识不足而不注意控制饮食,以致血尿酸代谢紊乱而导致疾病急性发作,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1997年7月~2003年7月我们对27例门诊痛风患者进行了饮食宣教,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痛风系一种嘌呤代谢失常造成的疾病 ,其特点是出现复发性的尿酸代谢失调并伴随有严重的局部关节炎 (趾关节 )。本文通过 79例痛风患者在入院后经低嘌呤饮食治疗和入院前自由选食这两种不同饮食结构进行对照 ,研究低嘌呤饮食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及临床症状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系 1995~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的痛风患者中随机抽出的 7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8~ 73岁 ,平均年龄 4 6 .3岁 ;病程 3.5~ 15年。其中干部占 90 .6 % ,工人占 9.4 %。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合并症 ,有的患者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并症 ,其中肥胖 35例 …  相似文献   

6.
痛风患者入院后医生会下达低盐、低脂、低嘌呤饮食医嘱,护士接诊后如何做好宣教,如何准确无误地向患者指导关于痛风的护理和治疗呢?这就要求医生、护士要完整、准确的掌握关于痛风的相关知识.痛风,七版内科学给出了这样的概念: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7.
刘小易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50-151
目的:分析痛风性肾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8例痛风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控制依从性情况、痛风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饮食控制依从率为62.2%,影响痛风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病程、受教育程度及对痛风的知晓情况有关。结论:对痛风患者需加强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加强患者的健康行为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改变,提高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我科2000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32例痛风患者实施周密、细致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当面询问和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45例痛风患者中,不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不合理28例,不依从率为62.2%,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合理17例,依从率为37.8%,依从率低。结论饮食治疗是痛风综合治疗的基础,只有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才能有效减少痛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痛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痛风患者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根据尿酸增高原因,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或特发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继发性痛风由慢性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和食物、药物引起。痛风患者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与血尿酸增高有关,而尿酸浓度往往与进食嘌呤高的饮食有直接关系。营养治疗目的是通过限制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1.
痛风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痛风的形成痛风是血尿酸升高导致的组织损伤,痛风的发作与尿酸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减少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有利于血尿酸的降低,因此饮食控制是治疗痛风的基本措施。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淤斑、结节、并发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泌尿系统结石等危害患者的机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2痛风的相关因素2.1与肥胖有关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2.2与高脂血症有关大约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三酰甘油血症,个别有高胆固醇血症。痛风患者为了减轻病情,应减轻体重,达到生理体重标准,适当控制饮食,降低高脂血症。2.3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中有0.1%~0.9%伴有痛风。2.4与高血压有关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2.5与动脉硬化有关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临床研究资料统计100例,因动脉硬化而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有42%存...  相似文献   

12.
花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特别是下面这些人群要注意:痛风患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花生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  相似文献   

13.
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康 《药品评价》2010,7(9):24-25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有些痛风患者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现已证实,合理的饮食调控可有效地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内源性嘌呤生成,从而使血尿酸下降,对痛风的各个阶段均有辅助防治作用。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减少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尿酸生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搭配不平衡,以及运动的减少……痛风患者越来越多。虽然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诊断也不困难,预防和治疗也比较有效,但由于不少患者没有及早进行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因此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为了让广大痛风患者有较好的预后,有正常工作生活,我们特邀请5位临床药师分别从引起痛风的原因、痛风的并发症、治疗痛风的药物、合理应用抗痛风药物、痛风患者的生活调理等5个方面为大家解析,使大家轻松应对痛风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黎芳 《医药世界》2010,(11):1438-1439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在痛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01-2010-01收治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疾病宣教,实验组在常规进行疾病宣教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饮食指导,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血尿酸恢复正常的天数、痛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尿酸恢复正常天数、痛风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对痛风患者的正确饮食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本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我老伴儿在5年前患上了痛风,请问痛风患者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停服降尿酸药呢?广西桂林赣先生痛风发作和很多因素有关,如精神压力、疲劳过度、剧烈运动、突然受凉、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外伤、手术等,血尿酸水平不是唯一的原因,部分患者痛风发作时尿酸并不高。但是,对于血尿酸高的痛风患者除了基础治疗外(限酒、低嘌呤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规律饮食和休息、规律活动、控制体重、减少富含果糖  相似文献   

17.
张水娇 《淮海医药》2013,31(2):140-141
目的探讨痛风的发作频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痛风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导致本次痛风发作的发病诱因及发作频率等相关因素。结果大部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都与不合理饮食有关。结论饮食不当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合理膳食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获得相关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足部护理、生活调理等知识。方法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特别是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中有3例饮食控制不佳,血糖波动较大、急性痛风发作控制缓慢、下床活动延迟、住院时间较长,其他患者均取得预期效果。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学会自我管理,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痛风的病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痛风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预防方式。结果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25例治愈,1例患者痛风复发而再次求治。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镜检:关节急性期滑膜表面水肿、充血,有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样坏死,痛风结节形成;肾小球可正常或纤维化。肾间质-肾小管内可见尿酸盐结晶呈针状放射状排列,这是痛风肾的特征性病例变化。预防的方式:饮食,控制体质量,戒烟,多饮水,锻炼,合理的生活习惯。结论及时掌握痛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科学的预防,可以降低痛风的发作,减少痛风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1]。痛风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和少数绝经后妇女,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0:1。常有家族遗传性,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其发病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地预防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