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1874例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早期的院内应急方案和措施。方法对我院早期收入住院的1874例5.12汶川特大地震伤员的伤情构成、危重症伤员伤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伤员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1周内(69.3%),入院诊断的前3位损伤是浅表组织伤、骨折、脑外伤,其中,挤压综合征死亡率最高。重症伤员以颅脑外伤为主。地震伤伴发基础疾病中以合并肺部疾病死亡率最高。结论加强震后前三周的医疗救援力度,加强伤员并发症的防范和治疗,重视基础疾病治疗,可有效减少伤员的伤残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汶川地震转运伤员总体情况,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处、病案室、骨科及其它相关临床科室系统收集震后所有收治汶川地震转运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2008年5月22~26日,我院共收治91例汶川地震转运伤员,除1例来自成都,其余90例均来自绵阳(北川46.67%)。其中男44例,中位年龄38(27,53)岁;女47例,中位年龄51(33,62)岁,女性伤员年龄明显大于男性伤员(P〈0.01)。伤员集中在震后第10~11天转运到我院,其中震后第10天占86.8%,震后第11天占22.0%;震后第34天为出院高峰,占总出院人数的37.1%(33例)。伤情分类以骨外伤为主,按受伤部位分,占前3位的是下肢骨折(34.81%)、椎体骨折(19.26%)和骨盆骨折(12.59%)。救治过程中共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全身大面积石灰烧伤(60%),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状态下对人员及物质的合理调配,及对地震伤员及时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和积极的心理干预,是提高今后地震医疗救援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10373例伤员跨省转运救治纪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伤员跨省转运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为今后紧急救灾转运工作提供全新经验和一手参考证据。方法参与整个转运过程,汇总并统计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伤员转运小组逐日上报的数据:结果在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协调组相关政策的指导,铁道、民航等交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同医务工作者的全力医疗救治下,伤员转运小组倾力运作、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累计转运来自四川成都、绵阳、德阳等11个地震灾区的10373名伤员到重庆、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转运途中无伤亡发生,圆满完成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伤员跨省安全转运救治。结论伤员跨省转运是缓解地震灾区医疗资源不足、减轻医疗救援压力、保障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今后将针对各类灾害建立救援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平台和细化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2周2283例急诊伤员分检方案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汶川地震后采取非常规方法(传统分检方法结合灾害救援的特点)分检伤员的效果,为建立大型灾害事件伤员分检处理流程,及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救援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华西医院在震后两周内接诊的所有地震伤员的诊疗信息数据为基础,对伤员伤情严重程度和所需医疗干预的迫切程度进行分检。结果按伤情严重程度和所需医疗干预的迫切程度对伤员进行分检,使危重伤员得到了及时处理,一般伤员得到了足够重视,轻伤员被及时分流,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医疗资源,使各类伤员都得到了最恰当的处理。结论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伤员分检方法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分检方法。采用灾害救援伤员分检方式分检地震后大批伤员,可使重伤员不延误病情,轻伤员不浪费医疗资源,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处系统收集震后至7月23日止收治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截至7月23日,共收治2728例地震伤员,其中急诊伤员872例,住院伤员1856例。住院伤员男性974例,中位年龄43岁;女性882例,中位年龄46岁。伤员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2周内(占82.4%),震后第8天住院伤员数达峰值976例;伤员出院时间集中在震后第9-18天(占60.2%);伤员来源最多的3个地区为德阳市、阿坝州和都江堰市。入院诊断前3位损伤依次为骨折(54.84%)、颅脑伤(含头面部外伤)(9.81%)和胸腹部伤(含脏器伤)(7.54%)。共死亡33例,其中院前死亡5例,急诊死亡1例,住院死亡27例。结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是今后再遭遇特大灾害时提高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速度、搜救能力,改善现场伤员分拣和外送、转运流程,合理配置与使用医疗资源的重要保证。全面总结华西医院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指挥和救治经验,可为国家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633例汶川大地震伤员返川接诊分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伤员的接诊分流经验及问题,为大灾后的大量伤员康复分流工作,高效利用有限康复资源提供借鉴.方法 对633例地震伤员通过火车或飞机返川,进行接诊分流.根据四川各级康复医疗机构收治地震伤员标准,把病情重、病情复杂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伤员入住省级以上医院,其余的伤员根据病情分流在市、县及当地医院,其中本院收治返川伤员41例.接送前制订详细的接送方案、根据返川地震伤员人数及病情,准备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接送过程中规范搬运并妥善、合理安置伤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分流到相应医院.结果 全部需康复伤员均顺利、安全地接回本院.接送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和意外.结论 接回前做好准备,接运过程中注意搬运,密切观察伤员病情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的伤员接诊处置与转出管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作为四川省重症伤员集中收治医院,立即从常态转到双轨应急状态,充分调度人力、物力,扩大骨科床位至680张;按伤员伤情进程分期重点处理、优化地震伤员接诊处置流程,保证有效救治;建立地震伤员转出通道。截至2008年6月2日,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618例,向就近基层医院转诊经治疗病情稳定的轻症伤员64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伤员的放射学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至5月31日间213例地震伤员的完整放射学资料,着重分析伤员的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3例中,同时行X线、CT、MRI检查10例(5%),X线、MRI检查7例(3%),X线、CT检查9例(4%),仅行CT检查5例(2%),仅行X线检查182例(85%)。MRI检查17例(8%)中,同时行胸椎和腰椎检查2例、颈椎和胸椎1例,颈椎1例,膝关节2例,上腹部1例,骨盆1例,腰椎9例;CT检查24例(11%)中,头部9例,胸部6例,腹部1例,脊柱6例,骨盆2例;X线检查208例中,单部位检查64例(31%),多部位检查144例(69%),仅有软组织受伤38例(18%),单纯肺挫伤6例(3%),骨折164例(79%)。结论地震伤员影像学检查以常规X线为主,头颅、五官受伤者首选CT,CT、MRI检查作为胸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补充检查。地震伤员以单纯性骨折为主,骨折合并脏器外伤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震所致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5.12地震所致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员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14~71岁,受伤时间5~26小时,按Gustilo分型,ⅢA16例,ⅢB9例,ⅢC2例。结果25例骨折复位良好,2例因骨折复位不良,再次行骨折复位,外支架调整;肢体肿胀2~4天消退;无感染和II期截肢病例。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48分钟。结论地震所致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及肢体肿胀消退,便于稳定骨折、术后护理及后期转运。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75台次汶川地震伤员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875台次汶川地震伤员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情况,为准确分析地震伤员的手术需求、手术人力和物资配备,建立区域性国家级医疗救援中心提供数据。方法收集地震后第1天到31天的地震伤员基本情况、手术和麻醉方式,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并与我院震前1个月手术情况进行比较。数据经双人核对,通过Excle进行分析。结果截至震后31天,我院共对地震伤员进行手术1265台次,其中在外科手术室内完成手术875台次.第1次手术高峰发生在震后3~4天,时间与第1次人院高峰吻合,且全部为急诊手术,以各类截肢术居首(43%)。第2次手术高峰发生在震后9~12天,时间为第2次入院高峰及延后2天,以择期手术为主(64%),伤员主要为复杂、重症需二期手术的骨伤患者,以各类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居首(61%)。结论我院在震后1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地震伤员的手术救治,显示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距离灾区最近的国家级医院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支撑作用,为未来合理配置医疗救援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救治汶川地震伤员5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汶川地震骨伤伤员的总体情况,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汶川地震后至2008年7月12日8时本院收治的骨伤伤员的入院信息及救治效果资料,经过二次交叉核对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我院共收治563例地震伤员,包括门诊伤员249例,住院伤员314例,其中男287例,女276例;中位年龄门诊伤员42岁(28~57岁),住院伤员46岁(33~65岁),住院伤员年龄明显大于门诊伤员(P=0.003);住院伤员中骨伤231例,占73.56%,其中男108例,女123例;门诊伤员集中在震后前3天,占73.50%,而住院伤员震后前3天不足50%,住院伤员在震后72小时达最高峰,持续至震后9、10天后明显减少,相应时段骨科医生与伤员数量比分别为(1:6.4,1:5.6,1:4.2);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市、阿坝州和彭州市;伤情分类前3位为骨科(69.3%),神经外科(15.6%),普外科(3.7%);住院骨科伤员死亡率为0,破伤风及气性坏疽发病率为0,骨筋膜室综合症3例4肢因转入我院时已发生坏死而行截肢术。结论总结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经验,建立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硬件建设、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科学现场分检与信息平台建设,同时政府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震野战医院门诊伤病员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地震灾区震后1周开始野战医院收治伤病员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地震灾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伤病员性别、年龄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类伤病所占百分比,同时分析各类伤病员数的时间分布趋势.结果 2331例伤病员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人群年龄段集中在15~60岁人群组,有1535例(65.9%),儿童组有382例,60岁以上人群组有414例(17.7%).排在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601 例(25.8%)、外科586例(24.9%)、皮肤科疾病295例(12.7%)及其他243例(10.4%).地震1周后内科收治人数超过外科伤病员数.结论 地震发生后应根据疾病谱合理配置人员、物资等,以提高救治效果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医疗分级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伤员紧急医疗救援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灾害发生时紧急医疗分级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8月12日四川省地震医疗救治伤员资料和紧急医疗救援队资料。结果救援医疗队员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灾区,救治伤员达374640,其中住院治疗96540人,在灾害现场急救、各级医院院内救治、跨省病员转移、重症集中收治等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救治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结论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工作主要以三级救治模式全面展开,一级救治是始动环节,二级救治是关键环节,三级救治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震灾区药品使用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地震灾区医学救援的药品使用情况,探讨地震伤的药品需求.方法 收集5 · 12地震1周内医院药品使用的类别和总量,采用Excel进行排序,计算用量前30位的药品;将地震中使用药物和抗生素药物分类,再进行分类统计用量.结果 前30位的药物主要包括镇痛药、镇静、抗感染药、抗休克药、止血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等.抗生素中以喹诺酮类量最大,其次为头孢类、抗厌氧菌类和青霉素类.结论 地震1周内药品使用的类别和总量呈现外伤类疾病急救的特点.使用分析预计地震灾区药品的需要量,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妇产儿童医院病人的组织管理具有特殊的难度,但护理组织管理得当,应对成功,提出今后的护理工作应从人才培养、物资管理、文化建设、心理培训4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气性坏疽伤员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汶川大地震中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我院救治的20例气性坏疽伤员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气性坏疽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地震伤中气性坏疽伤员的发病原因及病程转归特点的认识,采取综合治疗使患者避免死亡,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YANG Y.‐N., XIAO L.D., CHENG H.‐Y., ZHU J.‐C. & ARBON P. (2010) Chinese nurses' experience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relief.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57 , 217–223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qualitative study is to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Chinese nurses acted in response to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Background: The literature has reported that Chinese nurse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lthough these nurses' intentions were well meaning, and they made enormous efforts to save lives, they considered that disaster relief practice was beyond the scope of normal daily nursing practice and found the challenges they confronted overwhelming. China is a country prone to both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that demand a good deal of preparedness for those involved in disaster nursing.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skill, experience and attitudes required for nurses responding to disasters. Methods: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was used as a framework to underpin and interpret the qualitative accounts of the practice of the ten registered nurses in this study. Findings: Three themes were identified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participants. These are described as (1) feeling under‐prepared; (2)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nd (3) the rediscovery of the helping and caring role. By analysing these nurses' experience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relief operation,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numerous roles and attributes required of nurses in response to disasters. Conclusion: Withou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isaster nursing, nurses may not be prepared to function in disaster relief, especially in a manner that is productive, efficient, collaborative and less stressful.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systematic,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develop the skills required in disaster nursing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催生了巨大的康复需求,中国以及四川的康复力量面临挑战。康复医学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康复医学模式也得到了更新,对伤员的治疗经验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