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含0.015%敌鼠钠盐和0.002%溴敌隆的2种抗凝血灭鼠剂混配毒饵对黄胸鼠的实验室毒杀效果。方法采用无选择摄食试验和有选择摄食试验方法,试鼠单笼饲养分别摄食混配毒饵和单剂毒饵。结果有选择摄食试验试鼠对混配毒饵(1号方)、0.015%敌鼠钠盐(2号方)和0.002%溴敌隆(3号方)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93、0.70、0.99,毒杀率分别为100%、46.7%、66.7%;无选择摄食试验中1~3号方对试鼠的毒杀率分别为100%、50%、70%。试鼠对1号方4 d摄食量与2~3号方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1号方对黄胸鼠毒杀效果优于2、3号方,三者毒杀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2种抗凝血灭鼠剂较低浓度混配制成的毒饵对黄胸鼠适口性和毒杀效果好,可用于家鼠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大仓鼠对5种灭鼠剂的实验室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室比较急性灭鼠剂磷化锌与4种抗凝血灭鼠剂毒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和溴敌隆对大仓鼠的毒效。方法将1%磷化锌、0.005%溴敌隆和0.025%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配成毒饵,对靶鼠单笼饲养进行有选择摄食试验:抗凝血鼠药摄食4d,磷化锌摄食12h;以毒杀率和摄食系数评价各种药物的毒效和适口性。结果5种鼠药对试鼠的毒杀率:敌鼠钠盐和溴敌隆均为100%,磷化锌为88.89%,杀鼠迷和杀鼠灵分别为50%和10%;摄食系数:磷化锌、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及溴敌隆分别为0.73、0.38、0.64、0.56和0.81。结论除杀鼠灵和杀鼠迷外,其他3种鼠药都适于防治大仓鼠;但从灭鼠成本和易用性考虑,敌鼠钠盐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抗凝血灭鼠剂对贵阳市褐家鼠的毒效实验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阳市褐家鼠对杀鼠灵、杀鼠迷、敌鼠钠盐和溴敌隆等抗凝血灭鼠剂的适口性和各种药剂的灭鼠效果,为制定有效的灭鼠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现场捕获的褐家鼠中筛选出80只健康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采用有选择性摄食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进行评估。结果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贵阳市褐家鼠的毒杀率在90%以上,摄食系数依次为杀鼠迷1.49,溴敌隆0.67,敌鼠钠盐0.62,杀鼠灵0.37。结论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贵阳市褐家鼠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其中杀鼠迷适口性最好,溴敌隆适口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的选择性适口性试验中得出褐家鼠对杀它仗颗粒毒饵的接受性很好,摄食系数为1.17,试鼠死亡率为95%,试鼠均为出血而死,死亡期在给药后2~8天。在两个鼠密度高的现场灭鼠试验中,分别采用以间隔限量投92.25μmol/L(0.005%)杀它仗毒饵和饱和投5.52mmol/L(0.2%)敌鼠钠盐毒饵都取得一致的灭鼠效果,在杀它仗试验区平均每户耗饵量为48.7g,而敌鼠钠盐试验区户均耗饵量为385.0g,杀它仗仅为敌鼠钠盐的12.6%,节省诱饵粮87%。从灭鼠效果、毒饵的接受程度、节省诱饵粮及劳动力等多方面考虑,杀它仗优于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试验观察未频繁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长沙市城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方法用0.02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0.02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投药期18d,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43.48%(10/23),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21.21%(7/33)。结论在长沙市城区,近年来未频繁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地方,黄胸鼠仍存在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上海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现场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05%、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结果对杀鼠灵抗药性,44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2.27%,29只黄胸鼠中发生率为13.79%;对溴敌隆抗药性,42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4.76%,10只黄胸鼠中发生率10.00%;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毒饵产生抗药性的黄胸鼠个体分别对溴敌隆和杀鼠灵毒饵产生交互抗性.结论(1)当停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4年后,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性发生率有明显的衰退现象,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在连续15年使用溴敌隆后,上海地区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均对溴敌隆产生了抗性个体;(3)建议尽快建立鼠类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检验方法、抗药性个体和种群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杀它仗毒杀家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实验室选择性适口性试验结果,证实褐家鼠对杀它仗颗粒毒饵的接受性很好,摄食系数为1.17,试鼠死亡率为95%,试鼠均为出血而死,死亡期在给药后2~3天。在两个鼠密度高的现场灭鼠试验中,分别间隔限量投放0.05%杀它仗毒饵及饱和投放0.2%敌鼠钠盐毒饵,都取得一致的灭鼠效果;杀它仗试验区户均耗饵量48.7g,敌鼠钠盐试验区户均385.0g,前者可节省87%诱饵粮,且灭鼠效果、毒饵的接受程度和节省劳力等亦优于第一代抗凝血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7  
目的:观察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方法:在实验室作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分别摄食0.025%杀鼠灵,0.025%敌鼠钠盐,0.005%氯敌鼠,0.0375%杀鼠迷,0.005%溴敌隆毒饵4d。结果:黄胸鼠死亡比分别为0/5,0/5,1/5,2/5,2/5。黄胸鼠对溴敌隆抗性发生率为50%(5/10)。摄食溴敌隆或杀鼠灵或杀鼠迷存活鼠,对杀鼠灵抗性发生率为100%(10/10),杀鼠灵抗药性试验存活鼠对大隆抗性发生率为62.5%(5/8)。结论:发现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了交叉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杀鼠迷和敌鼠钠盐对养鸡场褐家鼠进行了现场灭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到第23d,三种抗凝血剂毒饵的摄食点数比值分别是0.33(6/18)、0.41(7/17)和0.50(10/20),以溴敌隆效果最好,杀鼠迷次之,敌鼠负 盐最差。三种抗凝血灭鼠剂毒饵其有鼠摄食饵点数的比值划第7d后超出95%可信限上限。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完全控制鼠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试验鸡场地形复杂、鼠密度过高,  相似文献   

10.
用0.5%溴敌隆母液配制的0.005%毒饵,采用7天饱和投饵,取得了100%的灭效;0.025%敌鼠钠盐以同样方法投饵,灭效为93.33%。从而证实,溴敌隆是目前在灭鼠效力、适口性、安全性方面较好的抗凝血灭鼠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控制黄胸鼠筛选适口性较好的抗凝血灭鼠剂。方法 在实验室将黄胸鼠单个笼养和集体群养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 ,分别测定 6种灭鼠剂的毒力及适口性。结果 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适口性和毒效均优于第一代。结论 在鼠类产生抗药性种群的地区灭鼠 ,可更换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观察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和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发生率,为家栖鼠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0.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0.005%杀鼠灵毒饵,25只褐家鼠未监测到抗药性个体;0.005%溴敌隆毒饵,27只褐家鼠抗药性发生率为3.7%(1/27)。结论在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敏感,但存在对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观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杀抗药性黄胸鼠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无选择性试验和现场间隔投药方法。结果在实验室黄胸鼠摄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饵4d,两组毒杀率分别为81.25%和85.00%。现场考核,在检测有抗药鼠的两个单位中,应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60d内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33%;用未改良的抗凝血灭鼠剂未控制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16.14%;另7个未检测是否有抗药鼠的单位,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45~60d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1.37%。结论初步认为改良抗凝血灭鼠剂能够毒杀对抗凝血灭鼠剂有抗药性的黄胸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掌握上海地区家栖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选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试验方法,观察死亡时间与致死剂量分布。结果在实验的187只褐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杀鼠灵的褐家鼠个体,73只黄胸鼠中8.22%的个体对杀鼠灵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食0.05%杀鼠灵毒饵后在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在实验的203只褐家鼠、104只黄胸鼠以及25只小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褐家鼠个体;5.77%的黄胸鼠对溴敌隆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毒0.01%溴敌隆后,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家栖鼠摄毒后死亡时间分布多数呈基本正态曲线分布,致死剂量多数偏度系数大于1。结论上海市范围内褐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呈明显的衰退趋势,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稳中有降;小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仍属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停止使用溴敌隆3年后,观察黄胸鼠对大隆的抗药性变化,为鼠害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无选择性试验方法,检测黄胸鼠对大隆的抗药性。结果20只黄胸鼠摄食0.005%大隆颗粒毒饵4~11d,lld内全部死亡,20只黄胸鼠摄食0.01%大隆颗粒毒饵3~6d,6d内全部死亡。经出血情况观察,证实均为抗凝血灭鼠剂所致。结论黄胸鼠对大隆未产生抗药性,可以用大隆防制害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在采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主要是敌鼠钠盐)20年后,改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4年,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用非选择性实验进行抗药性研究,将其结果与4年前相关数据比较。结果两种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水平比4年前降低,特别是黄胸鼠。结论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种群的地区,改用第二代产品,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杀鼠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实验方法。结果 实验的21只黄胸鼠和20只褐家鼠,供给0.005%溴敌隆毒饵后在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平均死亡天数分别为6.3和6.7 d,平均消耗溴敌隆原药分别为14.91和23.99 mg/kg,且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黄胸鼠和褐家鼠个体。结论 宝山区的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均无明显抗药性。应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胸鼠和褐家鼠对15种食物的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控制黄胸鼠和褐家鼠,筛选配制毒饵所用的基饵及工具捕捉用诱饵。方法 用稻谷、大米、玉米、小米、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蚕豆、豌豆、黄豆、油条、馒头、马铃薯、苹果、梨等15种食物分别与小麦对照,进行实验室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两种家鼠对所试食物的适口性以小米最好,其次为谷物、水果类,豆类最差。结论 药物控制黄胸鼠以小米、大米、稻谷、碎玉米粒、小麦作基饵较好;褐家鼠可用小米和小麦作基饵。用工具捕捉这两种家鼠最好的诱饵是馒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