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收集直径为纳米级或微米级的聚合物纤维以获得无纺支架。胶原蛋白静电纺丝制品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促进组织再生等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且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精细等纳米结构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现状、胶原蛋白静电纺丝制品在组织工程、创伤敷料、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差别化纤维     
<正>20142157再生纤维素-TiO2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和特征Shu Shunxin…;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418~420(pt.1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gy),p.237(英)纳米复合纤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非常迷人的材料。在目前的工作中,纳米复合纤维采用低成本、简单且"绿色"的工艺制备。通过功能性氧化材料TiO2与静电纺再生纤维素醋酯纤维的结合实现了再生纤维素-TiO2的纳米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是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成功的关键,静电纺丝法因可仿生制备类细胞外基质结构,在引导组织再生膜研制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核层,壳聚糖(CS)为壳层,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并用香草醛对制备的纤维膜进行交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测试及细胞培养等手段对制备的纤维膜进行形貌、内部结构、化学组成、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PCL-CS纤维膜。力学测试和亲疏水性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后的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断裂强度高出文献报道值近两倍;体外细胞培养结果显示MG-63细胞能在交联后的纤维膜上黏附和持续增殖,表明纤维膜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引导组织再生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细胞与人工植入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诱导形成骨整合界面的关键因素,然而这种相互作用大多取决于种植体表面的材料特性和表面形貌特征,纳米结构的表面已被证明能够增强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文章介绍了医用金属硬组织植入物表面纳米涂层的研究意义,综述了生物纳米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物化性能特点,重点分析和讨论了生物纳米涂层对金属植入物的生物学性能影响和改善规律,最后介绍了生物纳米涂层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焦国豪 《化工中间体》2007,(4):26-29,34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研究中起中心作用,不仅为特定的细胞提供结构支撑作用,而且还起到模板作用,引导组织再生和控制组织结构。寻找一种既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和连通三维多孔结构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重要方面。本文概述了几种常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细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纤维材料,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细菌纤维素(BC)及细菌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BC/PAM)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大鼠成纤维细胞L929及血管内皮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形态,并通过MTT法对细胞的增殖行为进行评价,以此考察BC及BC/PAM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初步评价上述纳米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可能性。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在纯BC材料上表现出良好的黏附形态和增殖行为,而成纤维细胞在纯BC及BC/PAM复合材料上的增殖趋势均低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纳米科学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飞快发展,人类可以通过控制Mesoscopic结构,在介观体系内创造颏的功能材料,从而使材料科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纳米技术主要有两点应用研究内容,其一是以纳米尺度观点研究材料领域中的“微观结构”,控制和设计分子与原子等纳米级组织,创造新物质;其二是利用纳米功能材料微粉作为混合剂、催化剂等与其他传统材料混合或复合,成为具有新性能的结构材料或改善了传统材料特性。  相似文献   

8.
滕沙沙  李碧 《广州化工》2013,(11):111-113,145
以凹凸棒石、废活性白土和铁盐溶液为材料,采用氢气气氛煅烧获得碳纳米复合材料,以DCP/BPA为有机污染物研究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并用高锰酸钾再生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两种有机物的吸附均能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动力学吸附拟合中,两种有机物均能使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其吸附行为,且KBPA>KDCP,表明该材料能够较易吸附极性较弱的有机物;通过再生发现,再生后其吸附能力提高。因此,该复合材料较易吸附疏水性有机物、并可进行循环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9.
聚酯纤维     
<正>TQ 342.220143055无溶剂高产量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纳米纤维Shanmuganathan Kadhiravan…;ACS Macro Letters,2012,1(8),p.960(英)纳米纤维拥有高的比表面积,尤其吸引了一系列应用的研究者,包括组织的再生、药物的输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过滤材料和防护服等。尽管由普通热塑性聚合物制备的纳米纤维被证明性能也相当好,但工艺的约束限制了高性能聚合物纳米纤维的高产量制备,这导致聚合物纳米纤维在一些领域的更深技术开发受到限制,如热化学过滤或用于航  相似文献   

10.
生物体的骨骼、牙齿、筋、腿等都是由纳米微粒形成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另外,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一般比生物体内的细胞、红细胞小得多,这就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即利用纳米微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细胞分离、细胞染色及利用纳米微粒制成特殊药物或新型抗体进行局部定向治疗等等。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丑修建  陈庆华 《中国陶瓷》2004,40(6):9-12,19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研究中起中心作用,它不仅为特定的细胞提供结构支撑怍用,而且还起到模板作用,引导组织再生和控制组织结构。因此,寻找一种既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和连通三维多孔结构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组织工程中常用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以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丁柱  陈爱政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4,33(3):696-702,709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条件复杂或有机溶剂残留量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可以将相分离与干燥过程合二为一、有效地去除有机溶剂等优点,简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中应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体阐述了制备出具有致密无孔结构、孔洞结构以及三维纳米纤维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随后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如该项技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部分制备出的支架不利于传质、负载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孔洞相互贯通、微观粗糙纳米纤维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9、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由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奥润开元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奥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于2014年6月在北京市通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是:(1)、研究并提出了建筑垃圾一体化处置方案,加工的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粉体按GB/  相似文献   

14.
《炭素技术》2008,27(3)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可以对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修复、替代和诱导再生的特殊功能材料,它还包括医疗器械领域的新材料,因此,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这个市场的特点是“三大”: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大和利润大。  相似文献   

15.
对纳米ZnO室温脱硫剂再生温度、再生反应混合气的组分等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多次再生循环试验,并对再生尾气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ZnO室温脱硫后脱硫剂表面产生多种硫物种,再生温度高有利去除表面覆盖的脱硫产物,但高温再生增大纳米ZnO粒径,降低纳米ZnO的脱硫性能.在450℃中温,含氧5%的再生反应混合气...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经过纳米SiO2溶液浸泡的再生骨料橡胶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此操作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影响。实验以C30素混凝土为基准,通过掺入5%(等质量取代砂)的橡胶颗粒、纳米SiO2溶液(0%、1%、3%,相对水的质量)和再生骨料(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RCA)(30%、50%、100%,等质量取代天然骨料),制备纳米SiO2改性再生橡胶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坍落度、抗压和抗劈裂试验,分析不同浓度的纳米SiO2溶液和不同RCA取代率对再生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变量相同的RCA混凝土试块中,纳米SiO2溶液浓度的增加会降低拌合物的坍落度,而RCA取代率的增加会提高拌合物的坍落度;在30%RCA取代率和1%浓度的纳米SiO2溶液时再生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比基准组分别高出2.5%和6.7%;总体来看,经过纳米SiO2溶液浸泡后的再生橡胶混凝土呈现出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提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共混法制备再生纤维素掺杂纳米SiO_2复合膜,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接触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_2均匀分布在纤维素基体中,并与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发生氢键作用;随着纳米SiO_2添加量增加,材料的热性能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也随着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是过量的纳米SiO_2会导致拉伸强度下降;由于纳米SiO_2本身的亲水性以及在膜表面聚集产生的粗糙度,复合膜的接触角随着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唐丽丽  何道航  观富宜 《化工学报》2012,63(11):3383-3392
肽基分子自组装以其丰富的自组装驱动力、新颖的自组装体纳米结构、自组装体的特殊功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纳米生物材料、护肤和化妆产品、药物传输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天然氨基酸组成的自组装短肽具有良好的低细胞毒性,可控的降解性能,高的运载效率及细胞摄取率,同时还具有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点。因此,它在作为药物和基因的纳米载药材料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使用自组装肽基材料形成的纳米载体对疏水性抗癌药物、蛋白质药物及基因等进行传递释放已成为生物医药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因此,对近年来自组装肽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和基因载体在生物医药学上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大豆三个品系、半野生大豆1个品系、栽培大豆4个品系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探讨了大豆体细胞组织再生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器官分化和细胞胚两种不同方式再生完整大豆植株。  相似文献   

20.
以自清洁材料在光伏行业应用为例,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玻璃自清洁常用膜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应用发展历程、原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自清洁膜材料难以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结合笔者相关研究工作,介绍了纳米石墨烯自清洁材料研究开发进展,建议加强纳米石墨烯在光伏、纺织、污水处理等行业的自清洁膜材料的应用研究;认为纳米石墨烯是促进自清洁技术升级换代的黑材料,随着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纳米石墨烯必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自清洁领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