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胚胎的识别和植入受到来自胚胎或母体方面的调控,白细胞介素是具有免疫活性和无免疫活性细胞解释的多肽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与胚泡植入及胚胎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胚胎停止发育病因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停止发育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胚胎停止发育是可逆的正常进化过程,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则可引起胚胎死亡,最终导致流产。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的病因与机制十分复杂,国内外研究表明它与感染、免疫、内分泌、遗传、子宫病变等多种因素相关,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进一步研究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的病因与机制可能有助于监测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米非司酮具有拮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可影响宫体、蜕膜及胚胎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和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导致宫腔免疫微环境的改变 ,逆转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机体免疫抑制反应 ,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活性增强。故米非司酮可以通过影响局部免疫微环境和拮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属中医"泄泻"范畴。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腹泻迁延不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5.
胚胎的识别和植入受到来自胚胎或母体方面的调控,白细胞介素是具有免疫活性和无免疫活性细胞释放的多肽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与胚泡植入及胚胎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早期胚胎夭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早期胚胎夭折可能是EM不孕的重要机理之一。EM患者导致精子结构功能异常、卵泡的发育缺陷及其腹腔液、血清的胚胎毒性作用均可引起早期胚胎发育障碍,导致早期胚胎枯萎、夭折。此外,EM患者宫胚内环境的异常及黄体功能异常亦参与早期胚胎夭折及流失。  相似文献   

7.
女性生殖道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征,表现为对精子、胚胎和胎儿形成免疫耐受,同时也能对各种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应答。为适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免疫功能,生殖道必然具有特殊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形成机制。新近发现的Toll样受体(TLRs)是固有免疫的关键受体,能调控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诱导产生适应性免疫反应,且在该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论述TLRs与女性生殖道免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崔婷  张平  郭雪江  霍然  毕晔 《生殖与避孕》2011,31(11):719-724
目的:检测分析多重剪接RNA结合蛋白2(RNA binding protein with multiple splicing 2,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分析Rbpms2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情况以及Rbpms2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通过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分析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生物信息学检索显示Rbpms2 mRNA在卵细胞及受精卵中高表达,其蛋白具有一个RNA识别结构域。免疫印记法证实Rbpms2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中高表达,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卵母细胞胞质中,免疫荧光显示在早期胚胎中,Rbpms2的信号集中在细胞核中。结论: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呈高水平表达,提示其可能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胚胎着床是指卵子受精到胚泡着床的一系列细胞或分子生物学事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精确调节,着床成功与否依靠母亲子宫内膜和胚胎间的相互适合。推测激素、细胞因子、免疫因子、酶、黏附分子等多种物质在胚胎着床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机理至今不明。  相似文献   

10.
胚胎植入是妊娠中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许多因素调控,其中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平衡尤为重要。对母体来说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但在整个植入过程中,胚胎并不被母体排斥,其中包含极其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研究表明,胚胎通过上调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与母体相应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同时母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自然杀伤(NK)细胞表型改变以及补体调节因子表达增加,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过程、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受限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改变等,产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种机制失调即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  相似文献   

11.
胚胎着床及发育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母体蜕膜特征性免疫细胞的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已有很大提高,反复种植失败(RIF)仍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难题。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是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母-胎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复发性流产(RSA),给患者夫妇身心及经济均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在RIF和RS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性的免疫治疗也在RIF和RSA的治疗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就RIF和RSA子宫内膜免疫因素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当今认识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方法仍是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母胎免疫失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研究认为,Tregs可能参与了母体接受同种异源体(胚胎)这一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并能协助胎儿躲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Tregs功能失调可能引起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胚胎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的参与。这些因素或促进或抑制早期胚胎的生长分化。研究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及调控,对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在着床前胚胎中,检测到很多基因的表达,都是胚胎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为信号转导所必需或编码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或促使发育异常的胚胎发生凋亡,它们均对胚胎早期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着床前胚胎中基因表达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胚胎监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危险因素的早期妊娠胚胎监护可通过生化监护如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孕酮等与超声动态监护联合,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筛查,如免疫因素等,遵循胚胎发育规律,评估胚胎生长状态,指导不良妊娠及妊娠并发症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锌、铜、硒与免疫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n、Cu、Se均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如缺乏可引起免疫器官发育障碍,并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以及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Zn、Cu、Se等缺乏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是可复性的,通过补充适量的缺乏元素,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摄入或补充过量的Zn、Cu、Se也可使免疫功能受损,表现在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NK细胞活性抗体产生量下降等。Zn、Cu、Se影响免疫功能的机理目前正在继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女性生殖道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征,表现为对精子、胚胎和胎儿形成免疫耐受,同时也能对各种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应答.为适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免疫功能,生殖道必然具有特殊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形成机制.新近发现的Toll样受体(TLRs)是固有免疫的关键受体,能调控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诱导产生适应性免疫反应,且在该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论述TLRs与女性生殖道免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胚胎停育是指因受精卵缺陷或母体存在不利于妊娠因素而导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病理性妊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自然流产、稽留流产的发生。胚胎停育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约半数与免疫因素有关。细胞因子是一类能调节免疫反应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与炎症有关的称为炎症细胞因子。子宫蜕膜、滋养层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协同、依赖又相互拮抗构成细胞因子网络,参与母胎界面免疫应答,使其导致胚胎停育的确切机制及信号通路错综复杂。综述炎症细胞因子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胚胎停育的预防和开发靶向治疗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蜕膜细胞成分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蜕膜是孕卵着床部位的组织,是孕母免疫细胞与胎儿抗原密切接触,产生免疫应答之所在.长期以来,蜕膜一直被认为是胚胎及其附属物营养与氧供的来源.近年的研究指出,蜕膜除其营养作用外,还是一种功能复杂的免疫器官.蜕膜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了蜕膜特殊的免疫微环境(Immun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在妊娠建立与维持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着床及植入期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受精后8~14天,人类有极高的早期胚胎丢失率,说明多数妊娠终止于着床阶段。本文介绍有关着床及植入期免疫学研究的近期进展;并对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些问题,如早孕因子、胚胎发育的免疫促进假说、免疫性早期胚胎丢失的原因等,作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妊娠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排斥是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早期妊娠失败,如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意味着母体免疫排斥胚胎抗原,其原因少数为内分泌、染色体异常及生殖道发育异常或占位性病变等,而原因不明者占80%以上~[1]。近年来妇产科临床对RSA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