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应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套脱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30指近指间关节以远皮肤套脱缺损的患者,采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11例30指(60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5年.患指运动功能较好,手指外观较满意,皮瓣无明显臃肿;60块皮瓣感觉恢复至S0级6块,S1级46块,S2级8块.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皮瓣供区无影响.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4年11月,对17例(58指)应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结果17例58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4年。皮瓣感觉恢复:S0级5块,S1级49块,S2级4块。手功能评定:优13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达88.2%。结论应用分指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手部脱套伤的皮肤缺损面积、形状设计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腹壁随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30例(34指)。切取皮瓣为6cm×2cm~17cm×8cm。供区直接缝合26例(26指),中厚皮片修复4例(8指)。术后7~10d血运无障碍再训练3d后断蒂。结果34指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30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手部外形、功能满意。两点辨别觉〉10mm。结论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组合皮瓣修复全手套脱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胸脐皮瓣和腹股沟皮瓣联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11例.术后4周联合皮瓣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2个月~3年,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皮瓣感觉恢复S1级1例,S2级3例,S3级7例.手部功能综合评价:优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82%.结论:全手脱套伤采用腹部组合皮瓣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及功能,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髂腹股沟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髂腹股沟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方法将带旋髂浅血管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的远端1/3~1/2修剪成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除拇指以外的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蒂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腹部真皮下血管网"H"形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套状缺损21例,术后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7~40岁,平均29岁.均为手指末节皮肤套状缺损并伴骨外露,骨质完整或甲粗隆骨折,甲床缺损.受伤原因均为机器挤压伤.采用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H"形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 3.0 cm~1.5 cm×5.0 cm.  相似文献   

7.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脱套伤中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5年5月,根据手部脱套伤的皮肤缺损面积、形状设计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38例46指。其中拇指11指,食指20指,中指9指,无名指4指,小指2指,拇指、食指同时脱套伤3例。手术均一期修复,切取皮瓣为6cm×2cm-17cm×8cm。供区直接缝合9例,中厚皮片修复29例。结果4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0-12d断蒂。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获随访6~12个月,手部外形、功能满意。两点辨别觉〉10mm。结论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髂腹股沟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方法 将带旋髂浅血管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的远端1/3~1/2修剪成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除拇指以外的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9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蒂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管修复2~5指双指脱套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双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管修复2~5指双指脱套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8月,采用双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管修复6例双指脱套伤.男4例,女2例;年龄17~45岁.示、中指2例,中、环指3例,环、小指1例.撕脱平面均于近节指横纹以远,伴不同程度肌腱及关节囊损伤、骨外露.损伤至手术时间为40 min~5 d.术中设计7 cm×5 cm~12 cm×7 cm双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管修复缺损. 结果 1例2指术后2周断蒂,术后2 d皮管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5例10指术后3周断蒂,皮管均顺利成活,伤口I期愈合.腹部供区I期愈合.6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外形恢复较满意,手功能按ATM标准评分:优2例,良3例,中1例. 结论 双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管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患者对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的优点,是修复2~5指双指脱套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术式-掌、指背真皮下血管网皮筋膜穿支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及修复要求,采用掌、指背真皮下血管网皮筋膜穿支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结果4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质地、外观及功能、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掌、指背真皮下血管网皮筋膜穿支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皮肤软纽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是临床上修复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首选方法,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1996-2003年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伤指外形和皮瓣质地良好,指间关节活动度迭功能位,患指痛、温觉、触觉有恢复。结论 应用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手指外形不臃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全手皮肤脱套伤的伤情特点,探讨全手皮肤脱套伤的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41例全手皮肤脱套伤。男28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碾压伤28例,挤压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h,平均3 h。根据自定全手皮肤脱套伤分型标准: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8例,Ⅴ型13例。Ⅰ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Ⅱ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第2趾甲瓣再造术;Ⅲ型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第2趾甲瓣再造术;Ⅳ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Ⅴ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再造(8例)或腹部皮瓣修复术(5例)。足背皮瓣切取范围为9 cm×6 cm~17 cm×11 cm,足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Ⅰ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坏死,Ⅳ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及手掌皮肤坏死;其余患者皮瓣、再造指及回植皮肤均成活。足背供区及腹部供区均顺利愈合。4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14个月。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治疗者,手部皮肤颜色、质地接近正常,功能恢复佳,感觉恢复至S2~S4;采用甲瓣及趾甲瓣再造手指者,手功能基本恢复,再造指感觉恢复至S2~S3;采用腹部皮瓣者,手功能恢复欠佳,手部感觉恢复至S1~S2。结论采用自定标准对全手皮肤脱套伤程度进行分型,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多脂脱套伤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腹部S型皮 瓣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进行总结。方法 1994年 ̄1997年对47例手部多指脱套伤在脱部侧方做S型切口,形成两个基底相反的皮瓣,将两皮瓣对合成袋状,同时直接关闭腹部伤口,最后将患手指置于袋状皮瓣之中同,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术后除1例因感染导致手术失败,其余创面均1期愈合。结论腹部S型皮瓣是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的一种很实用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供区隐蔽。  相似文献   

14.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6月,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9~42岁。撕脱伤12例,碾压伤2例,热压伤5例,电烧伤3例;急诊手术13例,3~7d手术9例。手术依创面情况选择胸部或下腹部皮瓣,修薄皮下脂肪保留2~4mm。对于多指损伤,将皮瓣设计成2~3叶,形成多个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手部缺损区分别置于皮瓣内。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21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受区皮肤平整、色泽好、质地软,断蒂后不须修整,外形美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3~6个月有触觉及痛温觉恢复。结论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术后手外形及功能恢复佳等优点,是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部双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腹部双血管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部脱套伤的效果。方法1994年~1997 年对19 例手部脱套伤,急诊采用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薄皮瓣和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薄皮瓣进行瓦合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3年,手外形美观,皮瓣质地柔韧,伸指正常,拇指对掌功能正常。掌指关节屈曲45°~60°,近指节关节屈曲10°~25°,生活自理。结论 采用腹部双血管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具有皮瓣移位后血循环好,抗感染力强,成活率高,修复后手外形美观,不臃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腹部随意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的修复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30例90指,男20例60指,女10例30指;年龄15~56岁,平均36岁。同手中节指骨远端以远指体的皮肤脱套伤或横行缺损患者,选用腹部随意单蒂三叶皮瓣进行修复。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皮瓣外形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测定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平均12.6个月,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两点辨别觉5~10mm,手功能恢复优良。结论:腹部随意单蒂三叶皮瓣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供区损伤小,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曾广军  余爱军  熊文  郭孝军 《骨科》2015,6(5):234-236
【摘要】目的 探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19例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患者,创面缺损面积在20mm×50mm~30mm×60mm之间,拇指末节皮肤套脱合并甲床缺如13例,皮肤套脱伴甲床残留6例,均采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术后19例拇指功能外形感觉等指标。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5例术后2~4天皮瓣表面出现水疱,颜色暗红、发紫,间断拆除蒂部旋转点缝线后,皮瓣血运逐渐好转,最终存活良好;2例第1掌背动脉皮瓣尖端皮缘坏死,换药后痂下愈合,无骨外露,所有供区切口均1期愈合。经过3个月随访,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指腹皮瓣感觉可,两点辨别觉6~9mm,指背皮瓣无感觉恢复;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7指,良2指,优良率为100%,按照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患者对拇指术后外观的满意度评定,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 结论 该术式疗效满意,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