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初步了解山西榆次区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采用蠕虫学剖检术对榆次区北郊农村的4只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榆次区北郊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00%(4/4),共检出7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51条;环纹奥斯特线虫为100%,39条;羊仰口线虫为50%,5条;长刺似细颈线虫为100%,29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为50%,4条;绵羊毛尾线虫为100%,12条;绵羊夏伯特线虫为100%,81条。经t检验,真胃中捻转血矛线虫与环纹奥斯特线虫两虫种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小肠中羊仰口线虫与长刺似细颈线虫和大肠中绵羊毛尾线虫与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虫种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同时,对长刺似细颈线虫进行了形态再描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方便临床上鉴定羊消化道常见且易混淆线虫虫卵并丰富相关资料,试验从羊消化道中采集疑似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和奥斯特线虫共4种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虫种,将4种线虫于体外短暂培养后得到纯种虫卵,通过观察虫卵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形态变化获取每种线虫虫卵形态特征,并对虫卵的长径、宽径和长宽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鉴定4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4种线虫虫卵初期胚胎多呈收缩状态且形似桑葚,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均为双层卵壳,多数对称,少数不对称。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呈短椭圆形,颜色较浅;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呈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呈长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与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相近;普通奥斯特线虫虫卵亦呈长椭圆形,颜色与捻转血矛线虫相近,较绵羊夏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浅。虫卵在生理盐水中培养1~6 d后,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依次进入蝌蚪期和幼虫期,但仅凭肉眼依然难以区分虫卵种类;绵羊食道口线虫未观察到含蝌蚪或含幼虫的虫卵,仅在桑葚期观察到胚胎收缩成1团及...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乌审旗和鄂托克旗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羊消化道线虫的主流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其他种类也有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病的流行与放牧方式、草场类型以及驱虫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笔者在系统掌握鄂尔多斯市羊消化道线虫主流虫种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率与放牧方式、草场类型以及驱虫方式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驱虫方案,为鄂尔多斯市广大农牧民防治寄生虫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呼和浩特地区舍饲肉羊体内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进行了调查,2006年3、4月测定了在舍饲肉羊体内消化道线虫虫卵数量,找出了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捻转血矛线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3.85%,平均感染强度为277个/g。与其它消化道线虫比较,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占有绝对优势;②消化道线虫卵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随温度、湿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影响消化道线虫虫卵发育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相似文献   

5.
用粪便虫卵计数法对青海省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60只藏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放牧环境下,同一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优势虫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用Rintal片进行了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试验。结果表明当5mg/kg体重剂量时对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线虫、羊仰口线虫、细预属线虫和奥斯特线虫等绵羊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虫卵转阴率、虫卵孵化第三期幼虫减少率和第三期幼虫转阴率均可达到100%,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赤峰地区舍饲肉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利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镜检等方法对赤峰市旗县区舍饲肉羊采集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阳性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出6种虫卵,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和球虫;赤峰地区舍饲肉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8.49%,线虫和球虫感染率分别为73.92%和53.79%;敖汉旗、松山区、巴林右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2.50%、92.26%、82.67%、66.25%、71.83%、71.76%,各旗县区虫卵减少率分别为59.27%、81.83%、45.50%、69.26%、65.79%、62.08%.试验结果可为赤峰地区的舍饲肉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寄生在羊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各种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对羊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每年春、夏、秋季造成羊死亡的原因之一。笔者于2006年2月至5月期间,为了摸清巴音布鲁克黑头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及感染率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经常规寄生虫病病原学(粪便)检查,发现羊体内有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钝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等。其感染率可达100%,感染强度较高,如钝刺细颈线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平均EPG均为100个/1g,夏伯特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平均EPG都为67个/1g,消化道线虫混合感染情况严重,最多达6种,最少也有3种。此次调查结果对巴音布鲁克草原牧民们的驱虫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水平,使黑头羊的生产管理及育肥得到保障,挽回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食线虫真菌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食线虫真菌本身作为动物胃肠线虫的天敌而存在,它们在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被发现。目前,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已取得初步成果,论文介绍了食线虫真菌在家畜胃肠道线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寄生线虫的体内外杀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现状。诸多研究表明,鞭式达丁屯氏菌(Duddingtonia flagrans )由于能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因而对控制家畜胃肠道线虫病最具应用潜力。建议今后在规模化生产生防制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其尽快用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本地区幼年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进行动态观察,其结果表明:幼年绵羊消化道线虫在11月份和3月份分别形成2次虫荷量高峰,在3月份形成1次虫卵量高峰,并且具有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的特点。通过采取轮牧、适时合理驱虫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降低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虫荷量。  相似文献   

11.
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对60只云岭峻王黑山羊筛选肠道线虫感染者,共发现8种消化道线虫,分别是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古柏线虫、马歇尔线虫、仰口线虫、毛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100%、100%、100%、71.67%、86.67%、22.33%、100%、90%;体外寄生虫有软蜱和疥螨,感染率为100%和85%.从中选30只感染寄生虫的阳性山羊,分别用左旋咪唑片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驱虫试验,间隔7 d重复用药一次.结果表明:左旋咪唑组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平均为84.63%,对体外寄生虫无效;伊维菌素组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平均为99%,体外寄生虫软蜱的感染率下降为13.33%,疥螨的感染率下降为3.33%;在增重上,左旋咪唑组平均日增重为48.89 g,伊维菌素组平均日增重为72.22 g,比左旋咪唑组提高47.72%;即伊维菌素注射液驱虫效果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片剂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1,0.2,0.3mg/kg剂量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剂7.5,15,22.5mg/kg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驱虫试验,分别于给药后7d、14d检查效果。结果:伊维菌素组第7d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9.10%,99.18%和99.21%。14d分别为97.18%,98.91%,99.21%;肺线虫幼虫7d无明显变化,14d减少率分别为96.59%,96.51%,97.37%。左旋咪唑组第7d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67.79%,93.17%和95.52%,14d分别为54.68%,83.62%,84.30%;对肺线虫第7d幼虫减少率分别为62.76%,58.13%和45.74%,14d分别为0、72.76%,83.72%。试验表明伊维菌素注射液驱虫效果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片剂。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4):119-122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但相应的寄生虫病防治体系依然属于空白。本文对巴彦淖尔地区舍饲条件下成年肉羊的消化道线虫感染的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地区全舍饲条件下消化道线虫有8种,总感染率为100%。其中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蛇形毛园线虫(T.colubriformis)和奥拉齐细颈线虫(N.oiratianus)为优势虫种,并且多为混合感染。经过定期跟踪,消化道线虫的季节消长规律呈现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采集到的马属动物3种寄生线虫的体表形态,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采自乌克兰的马属动物消化道内杯口属的不等齿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imparidentatum(Quiel, 1919)]、拉氏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ratzii(Kotlan, 1919)]和副杯口属的麦氏副杯口线虫[Parapoteriostomum mettami(Leiper, 1913)]的体表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显示,不等齿杯口线虫外叶冠短小、刺状,82枚;雄虫生殖锥腹唇锥形,丘状凸不明显,背唇附属物发育不全,皮质领缺乏;雌虫尾长720μm。拉氏杯口线虫外叶冠尖而窄,75枚,内叶冠宽度是外叶冠的2倍;雄虫殖锥皮质领在生殖锥两侧,背唇上的附属物发育不全;雌虫尾长470μm。麦氏副杯口线虫外叶冠尖细,75枚;雄虫生殖锥突出于交合伞之外,长约0.7 mm,腹唇长于背唇,背唇距末端100μm处有突起;雌虫尾长208μm。本试验结果为上述3种线虫的分类鉴定提供更精确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月20日,1只正处于检疫期的雌性成年彩雉因病死亡.尸体剖检时,发现在其消化道内同时有3种线虫寄生,分别为毛细线虫,异刺线虫和长鼻分咽线虫,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使用5,10,20mg/kg剂量奥芬哒唑可湿性粉剂,对放牧藏系绵羊进行驱除线虫,绦虫试验。试验结果;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绦虫的虫卵转阴率,下降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60%,下降率为94.1%,10,20剂量的虫卵转阴率,下降率的100%,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昆明动物园孔雀消化道寄生虫,采用以粪检为主、剖检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其消化道内寄生虫有6种,其中原虫3种,绦虫1种,线虫2种。  相似文献   

18.
嗜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是目前发现的一种最具有动物胃肠道线虫病生物防治应用潜力的真菌。为了解该菌捕杀绵羊粪便中感染性幼虫效果与剂量的关系,为今后该制剂应用和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用不同剂量的厚垣孢子,分别以不经消化道直接加入感染羊粪便,或作添加剂通过饲喂进入消化道后采集直肠粪便,经培养检测感染性幼虫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嗜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具有良好的捕杀胃肠道线虫感染性幼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剂厚垣孢子4×103/g剂量加入感染羊粪便,或以每天5×105/kg体质量的剂量饲喂绵羊,可使粪便培养物中线虫感染性幼虫数减少83.6%~87.5%。  相似文献   

19.
玉林部分猪场消化道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漂浮集卵检查方法,对玉林市五个存栏量为2000头-8000头的规模化猪场抽取834头猪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球首线虫等五种寄生虫是感染受检猪场的主要消化道线虫。其中,猪蛔虫感染最严重,虫卵平均检出率为39.09%(326/834),其次为食道口线虫13.79%(115/834)、毛首线虫11.87%(99/834)、兰氏类圆线虫9.11%(76/834)、球首线虫4.20%(35/834)。此外,五个猪场6月龄以下与6月龄以上猪的蛔虫虫卵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6.08%(188/408)和32.39%(138/426),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伊维菌素驱除黄牛消化道线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择自然感染多种消化道线虫的黄牛16头,分为4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对照组,分别按0.1mg/kg、0.2mg/kg、0.3mg/kg体重的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伊维菌注射液。结果表明,按0.1mg/kg体重的剂量给药,伊维菌素对黄牛多种消化道线虫有驱除作用,其中,对捻转血矛线虫、蛇形毛圆线虫、仰口线虫有高效;对食道口线虫、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指形长刺线虫为中效或低效,按0.2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