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能诱发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增多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组探讨AGEs刺激下内皮细胞ROS的生成及NADPH氧化酶4(Nox4)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AGEs刺激下HUVECs细胞Nox4表达和ROS生成情况,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Nox4后,观察细胞内ROS的变化,分析Nox4的作用.结果 AGEs刺激后HUVECs细胞内ROS增加,而Nox4 siRNA转染后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ROS水平;Nox4 siRNA转染可以使基础水平的ROS减少45.9%,并对AGEs刺激后的ROS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Nox4是内皮细胞ROS生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靶点,阻断Nox4能有效地抑制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可能阻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循环血内皮微粒(EMPs)变化与内皮功能、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78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8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集CHF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浆EMPs,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T-1),同时测定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F患者循环血EMPs、ET-1水平升高,FMD、LVEF和NO降低(均P<0.01),且上述指标随着心功能分级严重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治疗后EMPs、ET-1水平降低,FMD、LVEF和NO升高(均P<0.05);EMPs与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FMD、LVEF和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s=0.327,P <0.05; rs=-0.684,P<0.01;rs=-0.602,P<0.01;rs=-0.539,P<0.01).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CHF患者EMPs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内皮功能障碍程度相关;EMPs对于评价缺血性心脏病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内皮功能障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抵抗素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和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在抵抗素影响内皮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不同浓度人抵抗素(0、50和100ng/mL)培养24 h.TUNEL和Annexin V-FITC分别检测其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H2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West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AMPK-α(Thr172)磷酸化水平.抵抗素干预后,采用AMPK激动剂AICAR干预观察AMPK在抵抗素影响内皮细胞中的作用.结果 抵抗素干预内皮细胞并不能增加其凋亡和ROS生成,但可抑制内皮细胞AMPK的磷酸化激活,且AMPK的激活能够抑制抵抗素作用的内皮细胞凋亡和ROS生成. 结论抵抗素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中AMPK可能占重要地位,抵抗素可抑制内皮AMPK磷酸化.而AICAR激活AMPK后对内皮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廖昆  尹卫东 《吉林医学》2011,(19):3944-394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AT)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培养的人内皮细胞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C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实验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C所致HUVECs氧化应激的影响,检测内皮细胞活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性、NO含量。结果:培养的人内皮细胞:LPC与HUVECs孵育,导致细胞NO含量和eNOS活性的降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与内皮细胞预孵后,能浓度依赖性提高eNOS活性和NO的含量。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外源性LPC所致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的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活性氧的主要来源。方法: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ADPH氧化酶4(NOX4)的表达。结果:高糖处理HUVECs后细胞内ROS升高、NOX4表达明显上调;NOX抑制剂DPI能够抑制NOX4表达的上调和细胞内ROS的升高。结论:高糖处理HUVECs时细胞内ROS升高主要来源于NOX4。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对波动性高糖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活性氧(ROS)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对照组、波动性高糖模型组及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治疗组。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各组细胞HO-1的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波动性高糖导致内皮细胞ROS水平上升,并上调了HO-1的蛋白和m RNA的表达。人参皂苷能显著降低波动性高糖所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ROS水平,进一步上调HO-1的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其抗波动性高糖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croRNA-17(miR-17)表达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转染阴性对照病毒[Ad(N)组]、上调miR-17腺病毒(Ad-Pre-miR-17组)及下调miR-17腺病毒(Ad-Antagomir-17组),用硝酸银法检测细胞内源性NO的释放,DAF FM探针检测细胞内NO含量,以及采用DHE探针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ROS)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Ad(N)组比较,Ad-Antagomir-17组细胞内NO含量提高(P<0.05),细胞内ROS含量降低(P<0.05);而Ad-Pre-miR-17组细胞内NO含量降低(P<0.05),细胞内ROS含量增加(P<0.05)。结论降低miR-17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流供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其血管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减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实施PCI治疗慢血流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同时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疗程2周。对比两组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舒张及炎症指标。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舒张功能(FMD)、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MPs、vWF、ET-1、IL-6、CRP和TNF-α降低,NO、eNOS、FMD及NMD 升高;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EMPs、vWF、ET-1、IL-6、CRP及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NO、eNOS、FMD及NM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降低 (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能减轻慢血流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结果 CSF组吸烟者比例、ET-1水平、CEC数量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FMD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ey升高,而HDL-C降低(P<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刘洪彬  于世勇 《重庆医学》2011,40(33):3329-3330,3334
目的探讨激活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过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FN)激活Nrf2,观察AGEs刺激下HUVECs细胞ROS生成情况。结果 Nrf2活化可显著降低AGEs刺激后内皮细胞ROS水平(P<0.05)。结论增强Nrf2信号通路活性,能起到拮抗AGEs诱导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从而为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纯角膜内皮抗原(cornealendothelialantigen,CEN-Ag)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endothelialantibody,aCEN-Ab)。方法用猪角膜内皮做抗原,上皮做对照,经离子交换层析及2B4.14.1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制得纯化的CEN-Ag和角膜上皮抗原(cornealepithelialantigen,CEP-Ag),用提纯的CEN-Ag和CEP-Ag分别免疫家兔,取血清经亲和层析得到aCEN-Ab和抗角膜上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epithelialantibody,aCEP-Ab)。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抗原CEN-Ag和CEP-Ag的Mr分别为43000和53000,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是IgG2和IgG3。  相似文献   

12.
角膜内皮抗原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的提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纯角膜内皮抗原(corneal endothelial antigen,CEN-Ag)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 endothelial antibody,aCEN-Ab)。方法 用猪角膜内皮做抗原,上皮做对照,经离子交换层析及2B4.14.1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制得纯化的CEN-Ag和角膜上皮抗原(corneal epithelial antigen,CEP-Ag),用提纯的CEN-Ag和CEP-Ag分别免疫家兔,取血清经亲和层析得到aCEN-Ab和抗角膜上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 epithelial antibody,aCEP-Ab)。结果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抗原CEN-Ag和CEP-Ag的Mr分别为43000和53000,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是IgG2和IgG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碘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在含有不同浓度碘离子(I-)环境中培养血管内皮细胞,使用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I-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后,VEGF表达未出现上调(P>0.05).结论 碘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VEGF,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VEGF上调无关.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合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并采用RT-PCR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样,雷公藤内酯醇剂量依赖性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的表达。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AP-1的形成而影响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与合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密切相关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在肿瘤机体内明显增高,其水平和活性与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因此,这些细胞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及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 以TNF-a(10ng/m1)刺激HUVEC,用RT-PCR检测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以50 ng/ml 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再用0~50 ng/ml不同浓度EL抗体对HUVEC进行预处理,检测不同浓度EL抗体作用后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HUVEC受TNF-a作用后,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1),该作用可为EL抗体所拮抗,这种拮抗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强(P<0.01,P<0.05).结论 EL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内皮细胞表达ICAM-1,提示TNF-a作用于HUVEC产生的EL可促进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情况。方法 以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流式细胞仪、ELISA法分别观察佛波脂(PMA)对ECV-304合成与分泌VEGF的作用。结果 100ng/ml PMA能明显上调VEGF mRNA的表达、VEGF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其对VEGF mRNA表达及细胞内VEGF合成的作用在12h最为明显;而分泌至上清液中的VEGF量则在18h达到高峰。PMA的上述作用能够被放线菌素D所抑制。结论 PMA能够诱导内皮细胞ECV-304表达、合成及分泌VEGF,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对VEGF mRNA的作用涉及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脂质体介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体外转染小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的可行性.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ICR小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培养制备小鼠EPC并鉴定;构建、扩增、提取并纯化pcDNA3.0/eNOS基因质粒;用EPC培养基配成2×105·mL-1细胞悬液,按0.6 mL/孔重新铺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左右融合时,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体外转染eNOS基因至EPC.转染48 h后,采用RT-PCR检测EPC中eNOS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EPC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荧光探针DCFH-DA活性氧检测氧自由基(ROS)的含量.结果 成功培养EPC,成功构建pcDNA3.0/eNOS基因载体.转染48 h后,EPC中eNOS表达量明增加(P<0.01),NO含量明显升高(P<0.01),RO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脂质体介导eNOS基因能够有效转染小鼠EPC,并能在EPC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Hepatitis B virus(HBV) replic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involved in many extrahepatic viral disorders; however,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BV is trans-infected into extrahepatic tissues such as HBV associated myocarditi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Results:In this study, we showed that human cord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but not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could be effectively infected by uptake of HBV in vitro. Exposure of EPCs with HBV resulted in HBV DNA and viral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in EPCs at day 3 after HBV challenge, which were peaked around day 7 and declined in 3 weeks. Consistently, HBV envelope surface and core antigens were first detected in EPCs at day 3 after virus challenge and were retained to be detectable for 3 wee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