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白马湖圈圩(围)现状、水质现状、水质保护目标,淮安市在实施白马湖退圩(围)还湖近期方案、湖底清淤、渔业养殖规划中,采用湖泊磷负荷及氮负荷模型分别计算规划实施前后的水质状况,评价规划实施后对湖区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邮湖承接了淮河入江水道改道段下泄的淮河洪水,是淮河入江的重要行水通道.对高邮湖的治理已经从工程的角度投入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高邮湖控制工程、新民滩工程、入江水道整治等等.但由于历史上的围垦以及近年来的圈圩养殖与围网养殖,大大减小了湖泊的自由水面,减小了湖泊的防洪库容,影响了高邮湖的防洪功能.控制工程的建设与投入固然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世灏 《江苏水利》2021,(z1):93-96,100
固城湖因早期大量围垦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为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高淳区实施了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堤防工程、平圩清淤工程、取水设施改建工程以及水生态修复工程.本文重点分析了工程实施后在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方面的效益,阐释了固城湖实施退圩还湖的重要意义,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行有效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  相似文献   

4.
5.
广洋湖、兰亭荡位于里下河宝应县境内,现状主要以圩区的形式存在,并不具备湖泊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宝应县提出了退圩还湖的需求。介绍了广洋湖、兰亭荡退圩还湖实施方案,并对退圩还湖实施后湖荡的防洪除涝效果、供水效果以及湖区流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兴化属典型的水网圩区,境内湖泊湖荡密布,河网纵横,众多零星分散的湖泊湖荡组成了湖泊群。分析了湖泊湖荡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退圩还湖工程的实施,来解决湖荡利用与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成孝锋  鱼浩 《中国水利》2012,(22):51-52
一、概况 大纵湖是国家4A级景区、江苏省级规划保护的重点湖泊之一,地处里下河地区洼地中心地带,位于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和泰州市中堡镇交界处,南北宽5.5 km,东西长6km,总面积36.78 km2,其中盐都区境内为19.77 km2,占总面积的53.73%.大纵湖略呈圆形,湖盆呈浅碟形,岸坡平缓,湖底高程大部分在0.1~0.3m,相当平坦;湖水较浅,多数地方常年水深为1m左右,出湖河道水深为2~3 m.大纵湖为过水型湖泊,扬州宝应、泰州兴化诸地客水汇合到湖中,具有调蓄洪水、行洪、渔业养殖、生态环境、旅游等综合功能,是盐城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9.
圈圩养殖和围垦种植、侵占湖泊,是江苏省里下河湖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编制实施方案、实施退圩还湖已成为解决里下河湖区面临的防洪排涝、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退圩还湖工程的实施,针对退圩还湖实施方案的内容和退圩还湖实施以后的效果开展研究非常必要。详细介绍了蜈蚣湖退圩还湖实施方案涵盖的内容,并运用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分析研究了退圩还湖工程实施以后对湖泊水动力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圩还湖恢复了湖泊水体,并使得湖泊的水动力条件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湖泊湿地环境的改善,对恢复和维持良好的湖泊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退圩还湖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退圩还湖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兴化市位于里下河地区腹部,其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湖泊湖荡共有20个。目前这些湖泊存在开发围占、水流堵塞及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严重削弱湖泊调蓄和湿地功能。退圩还湖工程对湖泊范围内占用圈圩进行清退,从而扩大湖区自由水面面积,改善水环境。以平旺湖、得胜湖为例,通过构建里下河平面水网模型的方法,分析退圩还湖实施后成湖区的流场分布。结果显示,退圩还湖后水流顺畅,湖体中部水流流速大,边界处由于口门换水,不易产生淤积,整个湖体设计对生态改善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退圩还湖受庞大资金需求的限制,实施困难,难以实现多方受益。以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固城湖退圩还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退圩还湖的长效机制。在固城湖退圩还湖措施研究中,综合考虑湖泊水资源条件、生态敏感区布局、沿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管理与保护需求,科学规划了退圩还湖方案。通过人工修复措施,重塑湖泊水域地形和岸线,改善河湖水力联系,提升水质水环境;通过排泥场的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退圩还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形成了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退圩(田)还湖(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咏梅 《人民长江》2016,47(16):14-19
通过对湖南大通湖垸进行现场调查并结合河湖连通规划,针对自草尾河引水入东洞庭湖的连通方案,建立了DYNHYD与WASP水质耦合模型。模型参数确定后,模拟了在枯水典型水文年水位条件下,调水后的大通湖及各主要河渠总磷的浓度变化情况。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大通湖达到预期Ⅲ类水标准所需的时间为135d,各河渠中总磷浓度达到预期标准所需的时间明显小于大通湖。分析方法和过程可为DYNHYD与WASP水质耦合模型在南方复杂水网地区河湖连通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快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提升蓝藻水华防控能力、加快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及健全应急防控标准体系等工作建议,为提升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荷兰艾瑟尔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历程及其水管理措施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对艾瑟尔湖与太湖从源头控污、末端治理、管理体制、立法、经济激励机制及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艾瑟尔湖流域在污水处理、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恢复、监督合作治污体制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指出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及管理的各个层次与艾瑟尔湖流域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太湖流域在治理过程中加强初期雨水的监测与截留处理,将部分典型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纳入监测范围,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进行深度处理,推进流域联动治污机制的建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资源市场经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基于呼伦湖水系1986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1966~2005年的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采用降水频率分析方法、统计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1986~2005年期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3—2017年洞庭湖主要出入湖断面水质、水量监测数据,估算洞庭湖经由“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和长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入湖及城陵矶出湖氮、磷通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滞留效应。结果表明:时间上,2013—2016年“四水”“三口”年均入湖氮、磷通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2017年受入湖水质改善、水量减小的同步影响,相比2016年入湖氮、磷通量分别减小了19.93%、23.14%,受水情影响,入湖氮、磷通量在年内分配不均,70%以上集中在4—9月;空间上,入湖氮、磷通量主要来源于“四水”水系,分别占78.48%和71.77%,其中湘江和沅江的贡献较大。“四水”受点、面源污染的综合作用,而“三口”的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污染来源。此外,洞庭湖氮、磷滞留率很低,藻类浓度不高,但湖区氮、磷浓度(1.73、0.075 mg/L)仍远高于湖泊藻类暴发的临界值(0.20、0.02 mg/L)。为降低湖泊水华的发生风险,关键是保持湖泊的连通性,警惕长江“三口”区域总磷风险,并兼顾湖滨区污染物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1996—2010年枯水期6幅TM遥感影像数据和2010年、2015年典型断面测量数据,从不同尺度对鄱阳湖入江水道区冲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入江水道主槽总体表现稳定,不存在游荡现象;入江水道主槽总体表现为冲刷,年冲刷速率为0.01 m;濂溪区朱家村以北河段、星子水文站断面附近因受人类活动较少,主槽岸线未发生显著变化,表征为冲刷集中区,年冲刷速率分别达0. 08 m、0. 04 m;濂溪区至庐山市老虎垄之间河段、庐山市陶子发河段在2000—2010年间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在2010年后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减弱情况下分别表征为冲淤平衡区和淤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