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痉挛作为一种"儿童期灾难性"癫(癎),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采用手术治疗婴儿痉挛的病例还不多,但就病人远期精神运动发育随访结果来看,手术是有益的;因此,对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病人应早期行手术评估.本文对婴儿痉挛的病因、预后、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理等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部位麻痹所致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急性发作的周围性面瘫临床多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多,病史特点、体格检查、血清学、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早期针对病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预后。近年来,对周围性面瘫的关注及临床研究增多,为其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因此本文将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检查、病因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于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住院的12例CVST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短期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病因:12例患儿中,7例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亚急性或者慢性头痛进行性或急性加重;2例与感染相关;1例为颅内肿瘤术后;另外2例发生在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过程中.确诊前有7例发生误诊.(2)诊断:12例患儿均行头颅磁共振及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3)短期预后:所有患儿确诊后均予以抗凝治疗,11例临床症状好转;7例病因不明的患儿中确诊时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治疗后短期视力无改善;1例患儿确诊后至外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球囊扩张,后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小儿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认识其临床特征并及时行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烟酸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至2014年的34例诊断为烟酸缺乏症和1例合并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烟酸缺乏症的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男女比例1:2,病因多种多样,主要临床表现为"4D综合征",即皮炎,腹泻,痴呆及死亡,给予补充烟酸等综合处理后,皮肤损害多在15~25d较前明显好转。结论烟酸缺乏严重者可继发周围及中枢神经损害,可合并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早期给予烟酸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安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16例确诊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LS是一种以双下肢感觉异常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病因未明的疾病,可能与贫血、铁缺乏、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等有关.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阿片类、抗惊厥药物、苯二氮类药物及铁剂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结论 RLS预后较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23例确诊为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经降颅压、抗炎及抗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后,19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须行MRL/MRV或DSA检查.早期给予抗凝及溶栓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婴儿脑瘫的临床特征、预防和减少脑瘫及其后遗症的发生,对2003-09~2005-09在康复科住院经康复治疗的86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围生期脑损伤病史,可早期诊断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4例确诊为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经各种方法治疗后4例痊愈,14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CVST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行MRI/MRV或DSA检查;早期给予抗凝、溶栓及病因的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超早期手术过程及预后.结果 清除血肿量达75%~90%以上;术后24h GCS评分改善64例,7例再次出血, 11例死亡,植物状态生存4例.术后6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74.4%预后良好.结论 超早期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有利的,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12我院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病因是血栓形成及栓塞,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临床主要症状是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和意识障碍,头颅磁共振显示梗死灶更多见于丘脑及中脑.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并全面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腩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 CVT多见于中青年,多为急性起病,大部分可找到相关病因,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MRI联合MRV能清晰地显示静脉系统形态及阻塞情况,DSA能清楚显示静脉系统血栓的部位及继发于CVT的动静脉瘘.早期诊断及应用抗凝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 CVT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联合MRV检查是目前CVT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杳方法 ,对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患者需行相应检查,一旦确诊,应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儿童青少年紧张症可发生在许多躯体和精神疾病中,诊断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现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伴发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神经白塞氏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神经白塞氏病是白塞氏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颅内小血管炎是其基本病变。临床呈缓解与复发或持续进展的病程。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cute hemiplegia syndrome,AHS)的病因及诊琏斤、治疗。方法对20例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颅脑外伤与非特异性脑血管缺血性病变为主要病因,婴幼儿发病率高,磁共振成像(MRI)是AHS的重要诊断技术,及早给予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MRI是AHS的重要诊断方法,早期扩血管、抗凝等综合治疗对AHS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武强  严华  陈文军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5):308-310,29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常被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及影像学的发展,使本病确诊率不断提高,而且大部分病例能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大大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微创定向穿刺破吸技术治疗6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比较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判定疗效,分析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期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晚期治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肿部位、手术时机、出血量等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仅取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控制基础疾病对改善脑出血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68例经头颅核磁证实的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核磁成像。结果本病的病因主要为颅内血管低灌注、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心脏疾病、血液性状改变等。按照血管病变范围分为皮质前型、皮质下型、皮质后型。每种类型临床表现不同。结论明确诊断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早期扩容升压,提高颅内灌注,积极治疗其动脉狭窄,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72例小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小脑症状、脑干症状及颅内压增高为其临床表现。应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和脑室受压、脑干受压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结论 小脑出血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342例儿童癫痫的经验.结果 皮质发育障碍是本组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最重要病因,占18.4%.药物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占13.5%.术后疗效Engel Ⅰ级158例,Ⅱ级76例,Ⅲ级61例,Ⅳ级47例.平均智商(1Q)从术前的69.2分提高到79.8分.术前显示智力低下者术后亦有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外科干预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智力损害,智力低下不应是外科治疗的禁忌证.同时,正确认识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病凶和病理埘儿童癫痫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露莹  陈锦 《癫痫杂志》2023,(2):156-159
新生儿癫痫被认为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病因复杂,以急性脑损伤为主,但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开展,更多遗传相关的病因被发现。发作类型按照新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电发作及电-临床发作,其中电-临床发作包括运动性发作和非运动性发作,均为局灶性发作。视频脑电图作为重要的监测手段能为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带来极大帮助。除此,头颅超声(Cranial ultrasound,CUS)、头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核磁共振波谱也有各自优点。早期识别与确定病因对判断病情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