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单级、双级、三级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余热温度为105℃的情况下,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热变换器输出温度可达250℃,显示了该工质在高温热变换器领域的良好前景。通过与水-溴化锂吸收式热变换循环的比较也表明,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变换循环具有更高的COP。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禁用氯氟烃化合物(氟锂昂)制冷剂,迫切要求寻找替代工质,除对新工质的开发研究外,以不含氯氟烃化合物的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机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应重视吸收式制冷技术及其工质对的选择使用,并论述了新工质对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针对NH3/H2O、LiBr等传统工质对应用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不足,选取HFC制冷剂R32、R152a分别与有机溶剂DMETEG组成工质对应用在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对其表现出的性能进行分析。运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计算了工质对的相平衡数据,建立了吸收式制冷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工质对循环倍率、稀溶液与浓溶液浓度差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表面工质的发生温度与系统性能正相关;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溶液浓度差逐渐增大,系统性能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硝酸铵和氯化钾为原料复分解非循环生产硝酸钾的工艺;实验制得了农业级的硝酸钾.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将吸收式制冷机视为由不可逆卡诺热机驱动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系统,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既考虑内、外不可逆性影响,又考虑有限热容影响的、更接近于实际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引入两个内不可逆性参数,分别用于描述热机循环的内不可逆性和制冷循环的内不可逆性。利用所建模型,由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优化关系、相应的优化设计条件以及工质的最优工作温度。还利用这些关系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实际吸收式制冷机优化设计与改进的简化关系式和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 LaNi4.5Al0.5/LaNi5 为金属氢化物热变换器的工质对,建立了考虑反应器相对质量和比热容、热回收率等因素的金属氢化物热变换器能量分析和 分析模型,分析了热源温度、反应器相对质量和比热容、热回收率以及氢气的转化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金属氢化物热变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研究了在热力循环过程中影响其性能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驱动热源压力、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以及冷媒水温度。运用控制变量法,从理论上模拟计算了不同运行参数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COP。研究表明,当上述4个运行参数发生改变时,系统COP也随之发生变化。计算结果显示,随着驱动热源压力和冷媒水温度的升高,系统COP也随之升高;当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升高时,系统COP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从热力学角度获得吸收式制冷机更为有用的性能上界,建立其四热源循环模型.该模型将吸收式制冷机视为一个由不可逆卡诺热机驱动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系统,考虑热阻及工质内部耗散的不可逆性.运用优化理论,推导出:制冷量与性能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总热导率在各换热器间的最优分配关系;最大制冷量及相应性能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与三热源制冷循环模型相比,四热源制冷循环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的吸收式制冷机.  相似文献   

10.
将吸收式制冷机视为由不可逆卡诺热机驱动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系统,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既考虑内、外不可逆性影响,又考虑有限热容影响的、更接近于实际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引入两个内不可逆性参数,分别用于描述热机循环的内不可逆性和制冷循环的内不可逆性。利用所建模型,由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优化关系、相应的优化设计条件以及工质的最优工作温度。还利用这些关系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实际吸收式制冷机优化设计与改进的简化关系式和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物质基本的物理和热力学性质,选择了LiBr/H_2O、LiBr-ZnCl_2/H_2O、LiBr-ZnCl_2-CaBr_2/H_2O和LiCl/H_2O等几种增温型吸收热泵工质对,在实验室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iBr-ZnCl_2-CaBr_2/H_2O混合工质对循环流率比低,增温效果和性能系数与LiBr/H_2O基本相近,是一种值得开发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无机物工质对。  相似文献   

12.
在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对吸收式变热器的理论循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冷源温度T0、余热温度T1、得热温度Th)对变热器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建立了类似LiBr-H2O工质对的实际单效吸收式变热器性能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对吸收式变热器的性能系数影响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是冷源温度T0、余热温度T1、得热温度Th,同时LiBr溶液结晶温度和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性能的系数φ也明显地影响变热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升温型吸收热泵热管式降膜吸收器溶液吸收传热传质并通过热管移出吸收热的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所求得的波动膜流解及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热管加热段外壁面溶液波动降膜传递方程和热管传热方程,研究了膜雷诺数。低位余热温度、输出热温度等因素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流程、工作原理和国内首例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合成橡胶凝聚釜顶低温位余热的技术方案和应用效果.用凝聚釜顶排放的具有较低温位余热(95~98℃)的油水混合汽提气作为热源串联通过热泵的蒸发器和再生器,用吸收器的高温位热能加热循环热水成为高温位过热水(≥105℃)部分取代凝聚釜补充蒸汽,节约蒸汽.该5 000kW热泵的工业装置经过2年的运行证明,流程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热能回收率(COP)大于0.45.  相似文献   

15.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在中低温热能发电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换热器是ORC的重要部件,然而当前对于换热器偏离设计工况运行性能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提出了偏离设计工况运行条件下换热器分区仿真建模方法,建立了换热器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经验证,蒸发器和冷凝器仿真与实验的换热量最大误差分别为3.74%和3.20%。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ORC中换热器偏离设计工况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换热器偏离设计工况运行特性和换热面积迁移规律,定义并获得了换热器当量换热系数,为ORC中换热器设计及系统运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空气—乙炔焰中,研究了苯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苯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对铜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行为的影响。苯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铜吸收均具有显著的增感作用。当二者共存时,其增感作用更大,并具有一定的加和性。干扰试验表明,有机试剂体系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所拟定的分析方法,用于MnV钢标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热电厂供热经济效能,以热泵原理的研究为基础,利用Thermoflow专业软件模拟一台亚临界600MW一次中间再热供热机组,直接以汽轮机0.4MPa,250℃抽汽作为热源向城市热网供热,供热量为440GJ/h。在此基础上对选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低温余热供热的新系统进行模拟,以汽轮机0.4MPa,250℃抽汽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蒸汽,提高循环冷却水的品位供热。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模拟结果证实热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方法和传统直接以汽轮机抽汽为热源的供热方法相比,可以帮助电厂每年节省767966~1053453GJ的热量,节省标准煤26204~35945吨,同时减少排放温室气体CO269702~95613吨。说明吸收式热泵对于余热的回收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循环原理进行了描述,建立了系统性能的计算模型.其系统优势在于结构紧凑,能小型化,这使得采用太阳能驱动的家用小型空调成为可能;且性能系数相对较高,吸收式的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小于0.7,而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制冷COP理论上高于1.4,且在室外温度越高时系数越高;能实现机械能、冷量的切换输出,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对有机朗肯循环和热泵循环采用相同工质和不同工质的循环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筛选出了复合系统最适宜的工质,为进一步设计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提供理论指导,使此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 LiBr-ZnCl_2-CaB_(r2)/H_2O 体系的热力学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描述其压力—温度—组成和焓—温度—组成关系的关联式,编制了模拟以此体系为工质对的增温型吸收热泵操作过程的电算程序,在较宽范围内,对变工况条件下的操作性能进行了计算、预测和分析,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高阻抗变压器的原理、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阻抗变压器的实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