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靳锋  赵卫兵  付天泽 《中国校医》2021,35(3):205-207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1.21±17.26)mL,低于对照组的(131.35±15.28)mL,手术切口长度(5.05±0.54)cm,较对照组(7.16±0.65)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6.90%)略低于对照组(2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25,P=0.214)。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效果与三孔手术效果相当,虽单孔手术时间延长,但其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长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有效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常见类型,占肺癌总数约80%。本研究探讨NSCLC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其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05-2015-04-1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肺功能、并发症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8.54±29.65)mL,低于对照组的(226.49±35.64)mL,t=10.048,P0.001;住院时间为(12.11±1.98)d,短于对照组的(14.21±2.06)d,t=5.039,P0.001;引流管置留时间为(2.16±1.02)d,短于对照组的(3.89±1.11)d,t=7.868,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0.36±14.22)min,长于对照组的(82.95±15.31)min,t=2.431,P=0.017。术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为(55.28±10.26)L,高于对照组的(50.32±9.68)L,t=2.411,P=0.01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为(1.56±0.43)L,高于对照组的(1.37±0.41)L,t=2.192,P=0.03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为(2.13±0.45)L,高于对照组的(1.80±0.39)L,t=3.799,P0.001。观察组脉搏量(pulse volume,PV)为(69.49±8.74)mL,高于对照组的(64.26±8.65)mL,t=2.916,P=0.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为(61.25±6.21)%,高于对照组的(54.68±6.03)%,t=5.204,P0.001。观察组心率(heart rate,HR)为(73.26±6.8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0.25±7.69)次/min,t=4.653,P0.001。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1.28%,χ2=4.374,P=0.037;术后3年生存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χ2=4.414,P=0.036。结论 NSCLC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性,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3年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秦营 《中国校医》2019,33(6):427
目的探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晚期肺气肿行肺减容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3月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2组手术前肺功能(FEV1、FVC、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肺功能(FEV1、FVC、RV)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PaO2及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刘艳梅  乔俊华 《中国校医》2022,36(3):193-196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3.42±0.95 vs 2.97±0.82,t=2.536,P=0.01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83±0.77 vs 2.36±0.52,t=3.577,P=0.00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6.23±1.20 vs 5.61±1.06,t=2.738,P=0.007)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喘息、咳嗽咯痰和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6±0.38 vs 2.54±0.33,t=-5.339,P<0.001;3.21±0.65 vs 4.02±0.77,t=-5.684,P<0.001;3.25±0.83 vs 4.13±0.86,t=-5.206,P<0.001),住院时间(4.63±1.25 vs 7.21±1.87,t=-8.111,P<0.001)、住院费用(2160.54±321.13 vs 3455.18±346.59,t=-19.375,P<0.001)及复发率(6% vs 22%,χ2=5.316,P=0.021)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为86.00%,高于对照组52.00%(χ2=13.511,P<0.001)。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肺功能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21,(1):31-32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高龄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9%(P <0.05)。结论对高龄NSCLC患者来说,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量相当,但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COPD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氧运动结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比预计值分别为(1.83±0.52)L、(1.31±0.72)L、(63.53±5.92)%,均高于对照组的(1.53±0.39)L、(0.90±0.65)L、(58.33±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为(91.53±4.45)分,高于对照组的(88.71±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2)。结论 有氧运动训练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周留东 《中国校医》2022,36(5):358-360
目的 探讨润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润肺止咳汤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状况、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气急、咽干、咽痒积分为(0.79±0.12)分、(0.35±0.07)分、(0.28±0.05)分、(0.62±0.1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3、13.958、10.312、12.627,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为(52.33±5.14)ng/L、(3.02±0.41)n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2、8.500,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1.89±0.38)L、PEF(3.96±0.48)L/m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4、3.932,P均<0.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395)。结论 润肺止咳汤治疗CVA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增强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任希 《中国校医》2022,36(11):845-847
目的 探讨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老年肺炎的总疗效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7.292,P=0.007);实验组咳痰咳嗽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12±0.42)d、(8.10±0.58)d、(8.68±0.53)d,均短于对照组的(7.15±0.65)d、(11.02±0.89)d、(6.98±0.46)d(t=22.717、23.805、20.979,P<0.01);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分别为(2.87±0.18)L、(4.02±0.25)L,均大于对照组的(1.76±0.14)L、(2.65±0.21)L(t=42.155、36.339,P<0.01)。结论 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在哮喘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哮喘患儿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患儿哮喘控制、肺功能与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并记录急性发作与再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Z=2.641,P=0.008)。两组干预前F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PEF(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及父母疾病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VC为(3.90±1.13)L、PEF为(162.16±29.10)L/min、FEV1(2.94±0.97)L,父母疾病管理能力为(41.52±5.19)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77±0.98)L、(144.62±26.05)L/min、(1.52±0.74)L、(34.56±4.27)分,(t=5.124、3.046、7.894、7.024,P值均<0.001)。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1.20±0.39)次、再住院(0.87±0.21)次,少于对照组的(2.35±0.70)次、(1.14±0.53)次,(t=9.374、3.212,P值均<0.001)。结论 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在哮喘儿童家庭教育中应用价值确切,能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减少急性发作与再住院,改善患儿肺功能,利于提高父母疾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毛成晔  周洋洋  罗小梅 《中国校医》2022,36(12):924-926
目的 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1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 s率(FEV1/FVC),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为(0.66±0.02)% ,高于对照组的(0.60±0.10)%(t=9.90,P=0.030)。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9.29±12.50)mg/L、(17.00±6.3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0.97±13.52)mg/L、(36.03±9.74)pg/mL,(t=-5.35、-10.31,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杏 《中国校医》2022,36(6):442-444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1.65±2.38) d、住院时间(13.24±3.12) d、骨折愈合时间(14.36±2.22) d均较对照组(14.21±2.84、16.35±3.47、17.65±2.13)短(t=4.822、4.647、7.439,P<0.001)。出院前,两组NR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1.95±0.35)分较对照组(2.67±0.33)分低(t=10.409,P<0.001),。随访3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87.32±6.14)分高于对照组的(78.65±5.84)分(t=7.116,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较对照组的17.02%低(χ2=5.828,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胡文洁 《中国校医》2020,34(5):340-34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最大通气量(MVV)(49.57±2.84)L/min、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2.19±4.08)%、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2.92±0.18)L/s,高于对照组(46.78±3.15)L/min、(69.45±3.25)%、(2.64±0.25)L/s,白介素-17(IL-17)(19.82±3.54)pg/mL、白介素-18(IL-18)(104.35±17.53)pg/mL、γ干扰素(IFN-γ)(26.58±11.86)pg/mL,低于对照组(24.57±6.47)pg/mL、(121.19±15.76)pg/mL、(36.59±12.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对其临床症状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血清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9.02±2.35)mg/L,低于对照组的(11.60±3.56)mg/L,(t=4.606,P<0.001);观察组哮喘控制评分为(21.77±1.18)分,高于对照组的(20.51±1.38)分,(t=5.285,P<0.001)。结论 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可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14.
康丽霞 《中国校医》2022,36(4):303-305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效果,重点观察联合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88例A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分别为(2.29±0.48)L、(3.02±0.52)L、(69.74±5.23)%,高于对照组的(1.96±0.41)L、(2.76±0.45)L、(64.15±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10.25±1.23)ng/mL、(3.52±0.42)mg/L、(13.18±1.29)ng/mL,低于对照组的(12.54±2.01)ng/mL、(4.14±0.85)mg/L、(15.52±1.6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可促进ACOS患者肺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加快病情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马银龙  张玉良 《中国校医》2021,35(11):873-875
目的 探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6例纵隔肿瘤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纳、排标准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剑突下入路手术进行切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23±19.41)mL少于对照组(89.56±12.56)mL(t=6.656,P=0.000),手术时间(133.89±19.67)min短于对照组(134.67±23.56)min(t=2.103,P=0.038),术后胸腔引流量(212.56±61.56)mL少于对照组(265.71±67.21)mL(t=3.68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术后三天、术后五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46)分、(3.03±0.84)分、(1.91±0.26)分均低于对照组(3.56±0.11)分(t=2.674,P=0.009)、(3.36±0.12)分(t=2.460,P=0.016)、(2.34±0.11)分(t=9.63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χ2=4.414,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剑突下入路手术对于纵隔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情况、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短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引流管拔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007,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定总得分为(75.8±1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12.4)分(t=2.281,P<0.05)。结论 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其疗效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景森 《中国校医》2020,34(9):678-680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组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以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4%(41/43),与对照组81.40%(35/43)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4,P=0.040);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分别为(2.08±0.20)L、(2.39±0.10)L、(270.39±39.32)L/min,高于对照组的(1.86±0.13)L、(2.21±0.12)L、(289.48±37.48)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3.952、2.307,P=0.014、0.000、0.024)。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杜鹏 《中国校医》2021,35(11):853-85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ND)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芪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92例N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丹芪汤治疗,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χ2=5.060,P=0.025);治疗后FBG(5.69±1.02)mmol/L、2hPG(8.21±1.27)mmol/L、24 h尿蛋白(1.67±0.80)g、Scr(202.38±4.60)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25±1.13)mmol/L(t=6.950,P<0.001)、(9.96±1.45)mmol/L(t=6.158,P<0.001)、(2.08±0.93)g(t=2.267,P=0.026)、(366.29±5.37)μmol/L(t=157.222,P<0.001);随访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24 h尿蛋白(g)(1.11±0.45vs0.78±0.24,t=4.389,P<0.001)、Scr[(87.05±8.45)vs(79.54±13.87),t=3.136,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前列地尔和丹芪汤治疗效果较佳,能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邱亚林 《中国校医》2021,35(5):354-356
目的 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尼可刹米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其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3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69.05%)高(χ2=7.448,P=0.006);观察组治疗后FVC(2.16±0.27)L、FEV1(2.94±0.36)L、FEV1/FVC(55.39±4.22)%,均高于对照组的(1.64±0.29)L、(2.27±0.43)L、(49.71±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PaO2(90.73±7.11)mmHg、SaO2(93.13±5.75)%,均高于对照组的(86.42±7.20)mmHg、(87.10±6.12)%,且PaCO2(41.14±5.17)mmHg,低于对照组的(48.89±5.2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尼可刹米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FVC、 FEV1、 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能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