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早产儿的新生儿期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选取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早产儿163例为子痫组,同期住院血压正常孕妇分娩胎龄匹配早产儿29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临床资...  相似文献   

2.
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林  李兴海  程桂凤 《海南医学》2011,22(12):67-69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和510例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和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早产病例中,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临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注,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透明膜病、窒息和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4.
5.
刘德光  亓伟伟  鹿丽 《医学综述》2012,18(13):2124-212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疗效差异,以及应用PS预防RDS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1年8月入院胎龄28~35周的早产儿207例,其中应用PS 93例(应用组),未应用PS 114例(未应用组)。比较两组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患病率、5 d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组RDS患病率比未应用组降低了27.0%(P<0.05)。应用组5 d病死率(5.94%)比未应用组(17.7%)明显降低(P<0.05);应用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比未应用组明显减低(P<0.05);但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组肺出血,肺炎发生率均低于未应用组(P<0.05)。结论应用PS可减少RDS患病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减少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而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比较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根据小于胎龄儿组中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n=28)和非疾病亚组(n=17),对母亲和新生儿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62.2%与41.8%,χ2=4.122,P<0.05)。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8.
赵倩  程紫梅  赵育弘  王杨 《安徽医学》2020,41(10):1123-1127
目的 分析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血培养阴性晚发型败血症(LOS)患儿的临床结局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胎龄小于34周诊断为血培养阴性LO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转归分为治愈组和不良结局组,分析两组患儿出院时临床结局及预后不良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9例患儿,存活率为93.71%(149/159),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8.99%(62/159)。62例不良结局患儿中,死亡10例,其余严重并发症包括Ⅱ期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期及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III~IV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不良结局组患儿中,男性、母乳喂养时间<1/2住院日、机械通气>1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使用>3周的比例均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均低于治愈组(P<0.05);不良结局组患儿总用氧时长、静脉营养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高于治愈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乳喂养时间<1/2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1周、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总时间>3周是血培养阴性LOS患儿出院时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改善血培养阴性LOS患儿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早产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64例胎龄为28~34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n=52)、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n=58)和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n=54)治疗。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等,对3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正压通气前及48~60h后血NT-proBNP、cTnI水平和Tei指数心脏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组RDS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早产儿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48~60h血NT-proBNP均高于治疗前(P<0.05);Tei指数及血cTn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早产儿组间比较,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48~60h血NT-proBNP、cTnI水平和Tei指数等心脏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45-48
目的总结防治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经验,以便在县级医院进一步推广,提高极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NICU 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极早产儿为治疗组,治疗组对具有NRDS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极早产儿NRDS,早诊断、早治疗,在NRDS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对照组为2003年7月~2006年6月未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NRDS的极早产儿,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重症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和NRDS发病率。结果 81例极早产儿抢救成功率达92.59%、NRDS发病率28.40%、重症发生率12.34%、有创机械通气率16.05%,较对照组不仅抢救成功率(68.49%)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重症发生率(27.39%)、有创机械通气率(32.8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DS发病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期防治NRDS,并在NRDS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NRDS重症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合并气胸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要点。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在病程中出现气胸的NRDS患儿共27例,对NRDS合并气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剖宫产娩出者24例,合并新生儿窒息者13例,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者11例,接受正压通气复苏者9例,机械通气治疗中发生气胸者3例。共有25例患儿于出生72 h内发生气胸,其中生后第2天发病者最多,共12例。多数病例表现为呼吸窘迫突然较前加重或再次出现;19例患儿还出现心率增快;仅3例患儿有气胸体征。24例患儿采取保守治疗后气胸逐渐吸收,3例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仅1例患儿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余例预后较好。结论 NRDS是引发早产儿气胸的主要疾患,深入了解NRDS并发气胸的发病机制,减少或避免其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气胸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进展,提高早产儿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的健康。目前唯一有效治疗子痫前期的方法是终止妊娠,过早终止妊娠,治疗性早产率增高,围生儿预后差。平衡母体并发症与胎儿预后的关系,选择最佳的终止妊娠时机,争取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是治疗子痫前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发育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5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采用LISA治疗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治疗的3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随访至纠正胎龄12个月。统计两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分析两组通气、吸氧及再次使用PS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体格发育及听力、视觉、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PS给药操作过程中心动过缓、呼吸暂停、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药物反流发生率,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总吸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使用PS率,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听力损伤、视觉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院时、纠正6个月、纠正12个月体重、头围、身长、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纠正6个月、12个月的EUGR发生率均低于出院时(P <0.05),两组12个月的EUGR发生率均低于纠正6个月(P <0.05)。研究组智力发展指数、精神运动发展指数、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ISA治疗NRDS早产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S给药方法,可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风险,改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之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母体高危因素差异。方法选择3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组(184例)和足月儿组(155例),回顾性分析其母体高危因素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患儿居多,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在晚期早产儿组比例较高,而羊水混浊在足月儿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在孕母年龄、孕母糖尿病、脐带因素、剖宫产概率、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征高危因素的孕妇和胎儿进行全方位评估,针对其对应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或提早干预,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选择性剖宫产( ECD)足月儿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39例ECD出生的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 TTN)、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及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比较胎龄37周、38周、39周及40周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1139例ECD出生的足月儿中,出现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107例(9.39%);随着胎龄的增加,ECD出生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呈降低趋势(P<0.05)。新生儿 TTN 的发生率最高,为6.50%,其次为 RDS(2.90%)、自发性气胸(1.23%)、PPHN (0.88%)。随着胎龄的增加,ECD足月儿的RDS、PPHN及自发性气胸发生率均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 ECD足月儿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最好在胎龄39周后进行E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PHMD)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盐酸氨溴索30mg/kg.d-1,q8h,1~3天。结果观察组PHMD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43%),χ2=12.68,P<0.01。观察组发生PHMD后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X线分级较轻,机械通气使用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且病死率(7.14%)低于对照组(43.24%),χ2=5.98,P<0.05。结论产后立即用盐酸氨溴索对预防早产儿PHM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81例,观察组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39例,对照组未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出现症状,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50.0%(21/42)),观察组NRDS发生率为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NRDS时需要辅助通气时间及总氧疗时间,观察组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减胎术(MPR)对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MPR的孕妇479例为减胎组,选取243例同期怀孕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根据减胎后保留胚胎数,将减胎组分为保留双胎组(n=245)与保留单胎组(n=234)。根据妊娠胚胎数,将对照组分为普通双胎组(n=133)与普通单胎组(n=110),比较4组孕妇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减胎组(保留双胎组与保留单胎组)的自然流产率(10.61%和9.83%)均高于普通双胎组(0.75%),保留双胎组的自然流产率高于普通单胎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双胎组与普通双胎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保留双胎组分别为8.98%、13.47%、41.10%和42.30%,普通双胎组分别为9.02%、11.28%、39.39%和42.80%)的发生率均高于保留单胎组、普通单胎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低于保留单胎组、普通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自然减胎的风险增加。MPR后保留胎儿数以及正常妊娠胎儿数是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Ⅱ级)与重度组(Ⅲ级、Ⅳ级)。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儿一般资料,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iR-210水平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perinatal supplement of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for neonates Ⅱ,SNAPP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水平对N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预后分组,104例患儿中预后较好81例(77.88%),死亡23例(22.12%)。生存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病因、剖宫产、双胎、羊水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胸部X线片表现分组,104例患儿轻度患儿73例,重度患儿31例。轻度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重度组(P<0.05)。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01)。血清miR-210与SNAPP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3,P<0.05)。血清miR-210的最佳分界值为16.7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763,OR=0.846,95%CI:0.892~1.064,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42%。结论 血清miR-210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R-210水平与NRD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当血清miR-210临界值为16.71 ng/L时对评估NRDS患儿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