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眼外肌光学显微镜病理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手术获得眼外肌分为两组:正常组和TAO组.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结构观察.结果:光镜检查显示,正常组未见特殊变化.TAO组眼外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间质内血管组织增生.部分组织纤维瘢痕形成.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正常组眼外肌组织结构清晰.TAO组眼外肌肌原纤维部分Z线紊乱、消失.肌原纤维部分溶解破坏、形成空泡.重者可见肌细胞完全破坏,纤维化.可见肌纤维母细胞.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浆成空泡样变,内皮细胞间连接增宽,毛细血管周围可见多个巨噬细胞聚集.结论:TAO眼外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提示眼外肌可能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主要靶组织之一.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hyrotropin receptor (TSHR) in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EOM) of the ey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 METHODs: EOM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12 patients with severe TAO and 10 healthy subjects within 1 hour after accidental death and the paraffin-embedded sections were observed by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RESULT: The expression of TSHR was observed in the perimysium, cytomembrane and cytoplasm in 10 of the 12 TAO specimens, accounting for a TSHR expression rate of 83.3% in the EOM of TAO patients. No TSHR protein was found in the healthy subjects. CONCLUSION: High TSHR expression in the EOM of TAO patients indicates that as a common antigen between the orbit and thyroid, TSHR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AO.  相似文献   

3.
Kvetny  J.  Puhakka  K.  B.  Rhl  L.  宋虎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9-59
目的:近年来,关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眼外肌体积(EOM)增大与免疫学和临床活性的关系尚无定论,可能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成像方法(超声检查法、CT或者M RI)以及很难确定EOM的体积。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经M RI确定的EOM增大作为眼球突出、自身抗体存在、临床活性及活动期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AO)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眼外肌病变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表现为眼外肌梭形肥大、限制性斜视、复视。病变处于活动期时,应积极应用药物和(或)放射治疗,有效控制炎症,减少致残,在控制甲状腺功能、控制吸烟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必要时可联合或单独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分子拮抗剂、生长抑素类药物或免疫球蛋白;病变处于静止期时,可进行眼外肌手术治疗纠正眼位,消除复视,重建双眼单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厚度与眼球突出度的关系,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GD合并的GO患者(研究组),60例未合并GD的GO患者(对照组2),选取医院体检健康者20例(对照组1)。比较3组观察对象眼外肌厚度测量情况及120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球突出的度数。结果研究组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双眼直肌厚度总和分别为(4.39±0.17)mm、(4.25±0.31)mm、(4.63±0.37)mm、(4.74±0.19)mm、(28.07±2.53)mm;对照组1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双眼直肌厚度总和分别为(3.36±0.21)mm、(2.96±0.19)mm、(3.18±0.20)mm、(3.19±0.17)mm、(21.97±0.61)mm;对照组2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双眼直肌厚度总和分别为(3.59±0.27)mm、(3.68±0.18)mm、(4.11±0.12)mm、(3.79±0.36)mm、(23.01±0.59)mm。3组观察对象眼外肌厚度测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球突出度为(16.79±2.50)mm,其中54例在16~23 mm,6例23 mm;对照组2眼球突出度为(14.49±2.10)mm,其中56例在16~23 mm,4例23 mm。120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球突出的度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外肌厚度与眼球突出度呈正相关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外肌厚度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累及眼球外肌的核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RI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例,经临床或B超证实.着重观察眼球外肌受累的范围及程度.结果 36例49眼患者眼眶MRI示双侧或单侧眼球外肌受累,受累频率为:下直肌31条(63.26%),内直肌26条(53.06%),外直肌22条(44.89%),提上睑肌19条(38.77%),上直肌18条(36.73%);眼球外肌厚度明显大于正常眼球外肌(P<0.05);MRI表现中眼球外肌受累占75.51%,球后组织受累占30.61%,眼睑、泪腺受累占28.57%,视神经受累占20.41%.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最常见多条眼球外肌受累,同时受累的还有眼球后的视神经等,MRI能显示解剖细节,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Graves眼病(GO)眼外肌厚度的变化。方法:采用B超检测40例(80只眼)正常人和38例(51只眼)甲亢患者以及22例(36只眼)GO患者的眼外肌厚度。结果:GO组与甲亢组、正常对照组的各直肌厚度、肌肉指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下直肌、上直肌、外直肌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内直肌、肌肉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能够理想检测活体GO眼外肌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63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探讨TAO的临床表现、诊断、甲状腺功能状况及治疗。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63例(114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TAO患者中以眼球突出和复视为主要就诊原因,80%左右患者有眼睑征和眼外肌受累,66,7%患者有角膜病变,78.1%患者有眶压高,31.6%患者有眼压高,15.8%患者有视神经病变。63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低)者50例。本组所有患者均予激素保守治疗。结论TAO的治疗以药物保守为主,治疗效果与病程及疾病活动性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眼外肌肿大的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外肌是眼的重要附属器,常规的眼科检查仅能通过眼球运动来判断其功能,CT及超声波已能明确揭示其形态结构[1],并证实眼型Graves病、炎性假瘤(肌炎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及眶部良恶性肿瘤均能导致眼外肌肿大。为进一步认识这一病理改变,我们通过对4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结果病情较轻者,采取支持疗法;病情较为严重者,活动期患者可采取激素治疗法、放疗法或放疗联合激素治疗法等治疗方法,也可根采用不同的眶减压术,对于活动期的患者在手术后要进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如静止期患者,药物治疗已经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法。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中Ⅴ级、Ⅵ级患者所占比例较无甲亢或虽有甲亢但经抗甲亢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多。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易于诊断,但其治疗方法较颇为复杂,目前还没有能将其根本治愈的手段,多数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2 mapping眼外肌定量测量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TAO患者及28例健康志愿者行眼眶T2 mapping检查,测量眼外肌的T2弛豫时间(T2 relaxation time,T2RT)值。比较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眼外肌T2RT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评估其判断TAO活动性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眼外肌的T2RT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活动期组眼外肌的T2RT值明显大于非活动期组(P<0.001)。ROC结果显示以眼外肌T2RT值≥116.5 ms判断TAO处于活动期的诊断效能最优(曲线下面积0.863,敏感度75.0%,特异度93.8%)。结论:基于T2 mapping的眼外肌定量测量可辅助TAO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1.1病史 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史10余年,院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10个月前摔倒后出现语涩、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语涩、乏力情况好转后出院,未治疗甲亢.患者7个月前自觉双眼胀痛、流泪、畏光、视物重影,伴发热、汗多、心慌、手抖、肢体无力,无视物变形,未予治疗.15 d前,患者眼部症状明显加重,情绪烦躁,于本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甲亢、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予赛治10 mg口服bid.相关查体:T:36.8℃,BP:140/78 mm/Hg,BMI:19 kg/m2,双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水肿,双眼下视、上视活动障碍,辐辏不良.双眼不能闭合.甲状腺2度肿大,质地中等,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1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中医四诊资料:体型消瘦,面色暗黄,腹胀,口渴不欲饮,纳差,乏力,夜不能寐,心烦易怒,小便量少,大便秘结,舌暗红乏津,舌体瘦小,苔黄燥,脉沉数.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目前难以控制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早期暂无有效防控手段,一旦起病,严重影响患者眼球运动、视力、外观,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激素冲击治疗、球后放疗、手术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大。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362例细菌性痢疾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62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发病时间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在14~29岁(占51.8%);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电话联系所有患者未有转院情况,复诊率为9.9%;可疑污染源中肉食类占19.7%,而流动就餐引起集体食物中毒3起。结论细菌性痢疾作为季节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除做好个人饮食卫生宣传外,应控制非法流动餐饮。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5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5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切口长度3-5cm,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20-150ml,平均50ml。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5例,一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18例,一侧腺叶、峡部切除术75例,一侧腺叶切除术127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6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12例。4例术后出现声嘶,2例术后出现饮水呛咳,2例术后出现抽搐。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双胎妊娠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减少双胎妊娠妊娠期和分娩期母儿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5年9月97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双胎妊娠妇女并发症情况、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情况。结果(1)双胎妊娠并发症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和早产为主,其次为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死宫内等。(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为77·32%。(3)新生儿窒息率:孕周<34周与孕34~36 6周的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孕34~36 6周新生儿与孕37周以上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孕周<34周与孕34~36 6周的新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孕34~36 6周与孕37周以上的新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有组织地加强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孕产期各种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孕周<34周的早产儿出生;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结肠憩室1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内镜表现和伴发病。结果139例结肠憩室患者中,以61-70岁患者为主(28.8%),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部位在右半结肠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8.0%);单发憩室49例(35.2%),多发憩室90例(64.7%),直径在2-5mm;伴发症中以结肠息肉最多(46.8%)。结论结肠憩室发病高峰在60-70岁,右半结肠为好发部位,且多为多发憩室,容易伴发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18.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人体表皮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家庭和集体中传播。小儿因皮肤薄嫩,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我科自2002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误诊的小儿疥疮1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0例疥疮患儿均被误诊1次或1次以上。其中  相似文献   

19.
低T3综合征1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33例低T3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低T3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原发病因、治疗及转归等。结果低T3综合征临床多见,其主要的原发病因为各类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及重症感染等;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和游离三碘早腺原氨酸(FT3)浓度下降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且随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结论低T3综合征发病率高,与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绝经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90例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绝经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脊椎骨折的部位、次数、发生骨折的椎体个数及与患者年龄、体重和身高的关系。结果脊椎骨折可发生在第4胸椎~第5腰椎(T4~L5)任何一个椎体,最多见于L2,其次为L1;发生1次骨折者52例(57.8%),2次者18例(20.0%),≥3次者20例(22.2%);1个椎体骨折者49例(54.5%),2个椎体骨折者21例(23.3%),≥3个椎体骨折者20例(22.2%);骨折发生次数和脊椎压缩数目均与年龄、绝经年限呈正相关(P<0.001),与身高、体重呈负相关(P<0.001)。结论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发生部位以L2最多见,多数为1个椎体骨折,但1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随年龄的增长或绝经年限的延长,或者体重的减轻和身高的降低,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次数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