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俊  严康明  周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3):346-349, 35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病人腹腔镜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4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病人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继以0.4 μg·kg-1·h-1速率维持泵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使用相同方法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后(T3)、气腹后5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2组病人术前1 d和术后1 d、5 d MMSE评分,统计术后1 d、5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记录麻醉药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3~T6时间点D组病人的心率减慢,T2~T6时间点D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降低(P < 0.01);C组病人术后1 d MMSE评分较D组降低,术后1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D组(P < 0.01)。D组病人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较C组明显减少(P < 0.01),术中阿托品使用率高于C组(P < 0.05),术后寒战发生率较C组降低(P < 0.05)。结论老年病人腹腔镜肠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辅助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炎性反应和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后经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以0.4 μg·kg-1·h-1的泵注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C组以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结束(T1)、术毕(T2)、术后6 h(T3)、24 h(T4)、48 h(T5)、72 h(T6)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并留取尿液样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估算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检测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 结果 与T0时比较,2组T1~T6时SCr及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2组T1~T6时TNF-α、IL-6、CRP、BUN、NGAL、KIM-1、β2-MG水平升高,eGFR降低(P < 0.05~P < 0.01);与C组比较,D组T1~T6时TNF-α、IL-6水平降低,T2~T6时NGAL、KIM-1水平下降,T3~T6时CRP、β2-MG水平降低,T4~T6时eGFR升高,T5~T6时BUN水平降低(P < 0.05~P < 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对急性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鹏  陈伟  张毅  谭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490-149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120例手术病人,ASAⅠ级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Dex1组)40例,于麻醉诱导前泵注0.5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组(Dex2组)40例,泵注0.8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C组)40例,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所有病人置入喉罩5 min后均静脉注射0.1 mg/kg麻黄碱。比较3组病人入室后(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诱导后1min(T3)、置入喉罩(T4)、注射麻黄碱后即刻(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比较3组病人注射麻黄碱10 min内HR、血压到达最大值的时间(MtHR和MtBP)以及HR、SBP、DBP的最大值与T5时刻的差值(ΔHR、ΔDBP和ΔSBP)。结果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SBP和DBP均低于C组(P < 0.01),Dex2组T2、T3、T4、T5时刻SBP和DBP均低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1组、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C组,MtHR和MtBP均明显低于C组(P < 0.01);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MtHR和Mt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果,并加快见效时间,且剂量为0.8 μg/kg时的升压效果明显优于0.5 μ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以10 mL/h持续泵注4 μg/mL右美托咪定至术毕,静脉接镇痛泵以2 mL/h泵速持续输入6 μg/mL右美托咪48 h停止;C组以同样方式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2组患者麻醉方式、诱导和维持相同。分别在予右美托咪定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36 h(T5)、48 h(T6)采集股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结果:与T0比较,D组T1~T6 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C组T1~T6 S100β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6 NS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D组T1~T6 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有助于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的双相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每组25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10 min输注完毕,再以0.3 μg·kg-1·h-1泵注至插管后5 min;C组静脉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入室后(T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结束后(T1),气管插管前(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2组患者MAP在T2~T5时点均较T0下降(P < 0.05~P < 0.01);D组MAP在T1、T2、T4、T5时点与T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和T2时点MAP与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T2时点MAP高于C组(P<0.05)。D组患者HR在T1、T2、T4和T5时点明显低于T0(P<0.01);T2、T4和T5的HR均显著低于T3(P<0.01);C组患者T4和T5时点HR均低于T0(P<0.05);D组T1、T2和T5的HR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全麻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升高动脉血压,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全麻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同时降低HR,减弱气管插管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颈椎手术摆体位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颈椎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23例,C组(对照组)22例。2组患者使用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12~30μ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其中D组诱导前持续泵注负荷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后,术中持续泵注维持剂量0.4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术毕,C组采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泵注至术毕。2组患者BIS值维持在35~60,记录2组患者清醒时(T0)、负荷剂量泵注结束时(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T3)、摆体位后(T4)5个时间点SEP的波幅(N13~P15、N45~P37)、潜伏期(N13、P15、N45、P37)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温(T)、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2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JOA评分。结果 2组患者比较N13~P15波幅差异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D组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2组患者术前(T0)、开气腹即刻(T1)、术毕(T2)及术后24 h(T3)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T2、T3的MDA、ROS水平均较T0明显增高(P<0.01),而SOD则均较T0明显降低(P<0.01);D组T1、T2、T3的MDA、SOD和ROS水平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对泌尿外科全麻病人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RBD)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全麻手术的男性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DD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和D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1.0 μg/kg右美托咪定,DD组在诱导后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经尿道注入5 mL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并将2 mL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导尿管上润滑,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行常规导尿术。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15 min(T3)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躁动评分(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及术后CRBD发生率与程度。 结果 与T0时刻比较,C组T1、T2、T3时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P < 0.05),D组T1、T2时刻SBP、DBP、HR明显升高(P < 0.05),而DD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D组T2、T3时刻SBP、HR和T2时刻DBP及DD组T1、T2、T3时刻SBP、HR和T2时刻DBP均较低(P < 0.05),与D组比较,DD组T1、T2时刻SBP较低(P < 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D组、DD组T1、T2、T3时刻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5),而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D组及DD组各时间点RS评分均较低(P < 0.05),Ramsay镇静评分较高(P < 0.05);与D组比较,DD组各时间点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除T0时刻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时间点评分均较高(P < 0.05)。3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及DD组术后CRBD发生率较低(P < 0.01),CRBD程度较轻(P < 0.01);与D组比较,DD组术后CRBD发生率较低(P < 0.01),CRBD程度较轻(P < 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可有效抑制泌尿外科全麻病人神经冲动,减少局部不良刺激,使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躁动程度,有效预防CRBD,并减轻病人的CRBD程度,增加导尿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唐芳  王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169-1172, 117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择期手术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罗哌卡因+全麻(R+G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DR+G组),各20例。G组采用全身麻醉,R+G组采用全身麻醉+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RD+G组采用全身麻醉+1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病人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病人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时点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咳嗽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R+G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 < 0.05);DR+G组、R+G组、G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T1、T2、T3时间点3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DR+G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R+G组、G组(P < 0.05~P < 0.01)。DR+G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G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减少术中、术后全麻药物用量,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门诊要求人流镇痛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42例)和对照组(C组42例)。D组入室后,20ug右美托咪定入壶,10min后给予芬太尼0.05mg和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深度。C组入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方法相同。监测指标:给药前(T0)、右美托咪定给药10min(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清理宫腔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15min(T5)、术后30min(T6)的MAP、HR、SPO2;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结果 HR:T1- T5时D组低于C组(T1-T4P<0.01 ,T5P<0.05);与T0比较,D组T1-T5均低于T0,术中波动较C组小(P<0.05)。 MAP: T3,T4时D组低于C组(P<0.05),T2时D组高于C组(P<0.05);与T0比较术中D组HR、MAP波动较C组低(P<0.05);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D组均低于C组(P<0.01);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D组高于C组(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有利于人流镇痛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能减少麻醉药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SEDline镇静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以期为麻醉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0例.记录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单肺通气30 min(T2)、术毕即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氯胺酮和硫酸镁漱口预防双腔支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120例择期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K组)及硫酸镁组(M组)。麻醉诱导前15 min,C、K及M组分别给予内含生理盐水2 ml、氯胺酮0.5 mg/kg及硫酸镁20 mg/kg的5%葡糖糖漱口液30 ml漱口1 min。观察手术结束后拔除双腔支气管导管时即刻(T1)、拔除后6 h (T2)、24 h (T3)及48 h (T4)患者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采用间接喉镜观察T2时患者声门充血(或/和水肿)发生情况;检测患者术前(T0)、T1、T2、T3及T4五个时间点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浓度。 结果 K组及M组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6 h,咽喉部疼痛发生率、VAS评分、TNF-α及IL-6浓度均低于C组(P<0.05);M组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6 h,咽喉部疼痛发生率、VAS评分、声音嘶哑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TNF-α及IL-6浓度均低于K组(P<0.05);M组拔管后6 h声门充血(或/和水肿)发生率低于K组(P<0.05)。 结论 氯胺酮和硫酸镁漱口均可通过抗炎作用有效预防双腔支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发生,比较而言,硫酸镁漱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手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病人患侧在超声引导下行前路腰方肌阻滞,注射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不进行腰方肌阻滞,2组病人均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析2组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5个时间点的静态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情况,观察2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比较2组术后次日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2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T1、T2、T3、T4各时段静态、运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次日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老年下肢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早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脑氧饱和度(SctO2)的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及直肠腹腔镜手术年龄≥60岁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18~25 kg/m2,随机分为两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并按0.3 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FORE-SIGHT近红外光仪监测SctO2,收集入室时(T0)、面罩吸氧后(T1)、气腹前(T2)和气腹30 min(T3)的Sct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术前1 d及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评分,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ctO2、PaCO2及MAP在T3时较T2时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C组患者术后24 h MMSE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SctO2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