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线评论对社交网络中电子口碑采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究电子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不仅建立了电商网站中在线评论相关因素与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本身的采纳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而且构建了在线评论相关因素与消费者对社交网络中电子口碑采纳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评论效价、评论数量、评论评分、评论质量以及来源可信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和可信度感知的变化,进而不仅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采纳,而且还会显著地影响消费者对社交网络中电子口碑的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自己消费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理解该行为的内涵和结构,并针对正确的受众开展营销活动,从消费者自我赠礼动机的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对24个自我赠礼观测变量进行降维,得出结论:自我赠礼是由奖励和治疗两个因子构成的二维结构。其次,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基于不同动机驱动,将市场细分为奖励型消费者、治疗型消费者、享受型消费者和淡漠型消费者,并分析说明了各个细分群体的消费者特征,从而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B2C社交电商平台顾客在线购物体验质量测量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线文本挖掘获取11 368条B2C社交电商平台顾客在线评论信息,通过八爪鱼软件和ROST-CM的规范化处理获得详实可用数据;基于扎根理论构建B2C社交电商平台顾客在线购物体验质量(QoE)测量维度概念模型;开发测量量表,通过SPSS 22.0和Amos 21.0对来自用户的687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对概念模型的验证性结果,结果表明B2C社交电商平台顾客体验质量包含内容质量、系统质量、交易质量和结果质量四个维度,其中内容质量包含信息质量、呈现质量两个子维度;系统质量包括稳定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三个子维度;交易质量包括用户服务、易用性、可选择性、可靠性四个子维度;结果质量包含口碑效应、主观态度、效用价值三个子维度。  相似文献   

4.
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Web 2.0的在线评论体系不断完善,但海量评论降低了有效信息的获取效率,引发信息过载问题。如何迅速识别对消费者有用的评论、缓解信息过载问题,引起了业内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大众点评网近5万条餐厅在线评论数据,综合考虑评论的多维度文本特征与情感表达倾向,采用Tobit、负二项回归方法对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餐厅在线评论有用性分类阈值并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检验阈值的分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评论内容的菜品品质维度属性数量与平均长度、商家服务维度属性数量与平均长度以及正向情感倾向均显著正向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且阈值为2的模型分类性能最佳。因此,电子商务网站可以进一步优化在线评论体系,提高消费者信息获取效率,促进在线评论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SET和TAM,文章从社会-心理和技术的角度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动因的影响因素模型,利用Amos22.0软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经济报酬、情感分享、评论成本、感知乐趣对消费者在线评论动因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经济报酬、情感分享显著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意愿,评论成本负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意愿,而感知乐趣对其无显著影响。此外,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在线评论意愿无显著影响,但其对感知有用性呈显著影响。文章深入探讨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背后的动因,解决消费者在线发表评论意愿低等客观问题,对于互联网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消费者感知角度研究消费者接受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的维度及其影响,可以在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个性化推荐优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从消费者感知角度来看:消费者接受电商个性化推荐的感知维度主要有消费者感知舒适度、感知价值、外部推荐、商家动机、推荐形式和感知安全六个维度;其中感知舒适度、感知价值、外部推荐和推荐形式与消费者接受电商个性化推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商家动机与消费者接受个性化推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各感知维度的偏好具有差异性,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推荐。  相似文献   

7.
基于渠道特征、消费者特征、消费者面临环境的视角,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行为进行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使用SPSS20.0及AMOS20.0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模型的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推力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拉力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锚定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宁波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对调研数据T检验。研究显示:宁波城市居民徒步休闲动机包含5个维度,其均值存在健康放松动机→发展动机→社交动机→知识动机→逃避动机依次递减的特征;在徒步休闲过程中5个维度中,除社交动机外,知识动机、发展动机、逃避动机、健康放松动机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已有在线评论的研究都在消费者不能针对同一商品分开做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实践背景下开展, 但类似于"中关村在线" 的评论系统已经允许消费者分别做正负两种评论, 并允许客户进行晒单, 本文主要研究这种区分在线评论的正负型评论及基于晒单的观察学习行为对有用性的影响. 结论表明: 区分背景下的在线评论极端性、 在线评论长度和晒单行为等都对在线评论的有用性产生显著影响, 负面在线评论的影响要大于正面在线评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络视频实时在线评论激增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实时在线评论信息管理成为重要议题。以往对实时在线评论的研究多集中于个人行为结果方面,而缺乏对实时在线评论信息管理问题的关注;同时,现有视频网站对实时在线评论信息的管理也存在诸多局限。以爱奇艺视频网站热度榜中的电影为样本,基于信息质量维度框架并采用Tobit模型对实时在线评论用户认可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时在线评论的新颖性、相似性、情感倾向性和信息丰富性,均对实时在线评论的用户认可度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新颖性和相似性影响作用最大。视频网站可以据此进一步强化实时在线评论管理,改善用户的体验,保持用户的粘性。  相似文献   

11.
选择电子商务普及率较高的浙江地区作为调研范围,对服装网购消费行为进行统计,通过线上和线下购买行为的对比,客观分析了服装网购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认为商品评论是影响网购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针对女性消费者;而引擎搜索的浏览方式则主要影响网购的点击频率,男性消费者倾向效率体验,女性消费者倾向外观体验。针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有必要普及基本的色彩知识及搭配技巧,以便提升网购行为的满意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国内各类直播APP与直播门户网站随之兴起,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也应运而生。基于品牌价值共创视角,研究了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机制,认为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是消费者参与下的多品牌价值共创互动行为,是对消费者品牌体验价值的重塑。消费者主要与网红个人品牌、待售产品(服务)品牌、直播平台品牌展开价值共创,其中网红个人品牌发挥着品牌价值纽带作用,将各方有效链接,信息流与物流则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消费者品牌偏好决定了各方在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中的品牌价值共创路径。消费者偏好网红个人品牌时,应以直播内容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情感体验;消费者偏好待售产品品牌时,应以品牌社群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产品体验;消费者偏好带货平台品牌时,以品牌电商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实施消费者杀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对大数据杀熟现象具有抑制作用,情感态度在其中具有中介效用,但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运用效果层次理论探究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对大数据杀熟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产品差异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感态度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的抑制行为,网络口碑则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的抑制行为。消费者应将产品差异、网络口碑纳入个人消费参考标准,以此提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从消费端来抑制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商品推荐成为商家重要的营销方式,而研究}肖费者个性化偏好是实施商品推荐的重要基础。以餐饮类团购商品为例,提取7大类、32项商品属性,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了基于商品属性的消费者个性化偏好模型。通过问卷调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模型预测个体消费者对商品偏好的准确性,同时发现影响消费群体偏好的最重要因素是价格和到达所需时间。最后,针对个性化商品推荐为商家提供了营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普遍性的品牌价值增长时代即将结束,中国新主流消费群体已成为未来最大的增量消费群体。新老企业的品牌创新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为成功转型升级的企业做好品牌战略定位。研究发现,基于中国新主流消费人群偏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通过消费认同理论中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对两个当下深受新主流消费人群喜好的案例品牌属性进行分析。在消费认同理论中,分别找到品牌定位、产品与空间、服务与推广三大品牌设计项目中的对应属性。探讨了品牌设计在受众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方面的迎合策略,得到了品牌设计策略可参照的设计规律。  相似文献   

16.
网上购物风险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了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类型与其相对强度,对于企业从风险来源上降低和管理网上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发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风险主要来源于产品本身、远距离交易、互联网这种交易模式和网站这四个方面.研究结果揭示了,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所感受到最强烈的三个风险分别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产品绩效风险、来自于远距离交易的服务风险和来自于网站的来源风险.最后,研究还发现,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强弱与消费者的年龄、网络购物频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大,感知风险越强;网上购物频率越高,感知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