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酪蛋白源降血压肽经体外胃肠道蛋白酶消化后,其ACE抑制活性仍能保持原来活性的94%.降血压肽与ACE作用前后,其ACE抑制活性和肽谱基本保持不变,证实了酶解乳蛋白源降血压肽是真正的抑制剂类型,不受ACE作用.采用抑制酶解动力学方法,初步探讨降血压肽的抑制作用机理,根据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酶解酪蛋白源降血压肽是非竞争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7):5-9
食源性降血压肽比目前使用的合成降血压药物毒副作用小,且更易吸收。我国豆类品种丰富、产量高,豆源降血压肽是作为降血压药物的良好选择。介绍了豆源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制备及活性评价方法,并对常见豆源降血压肽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降血压肽是一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蛋白水解产物。文章阐述了降血压肽在降血压方面的作用功能,并对由食品蛋白资源获得的降血压肽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金融  王恬  许毅 《中国油脂》2007,32(9):22-26
降血压肽的实质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阻碍有升高血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同时抑制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血管舒缓激肽的分解,从而使血压下降。对血压调节机制,降血压肽的结构和组成对其功能的影响,以及目前植物源降血压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合成的降血压药物产生的副反应给医学界带来很大的困扰。源于食品的降血压肽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和较高的安全性,为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阐述了降血压肽常见的制备方法,分离纯化技术及降血压活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品蛋白降血压肽及其酶法制备(一)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血压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降血压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以及阻止ACE使激肽失活而起降血压的作用。利用某些蛋白酶对食品蛋白质的定位水解而可产生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降血压肽的分离提取是降血压肽生产的难点所在。综述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及其酶法制备和分离提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食品蛋白降血压肽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食品降血压肽已成为生物活性肽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降血压肽的降血压机理和降血压肽结构与抑制ACE的关系,介绍了食品降血压肽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莹雪  樊雨梅  廖峰  于志鹏 《食品科学》2022,43(10):207-213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阿胶模拟胃肠道消化产物中肽的结构,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从中筛选潜在的降血压、抗老年痴呆和抗肿瘤的活性肽。结果表明,从阿胶消化产物中获得519 种活性肽,其分子质量在661.4~2 851.4 Da之间,主要为胶原蛋白和血红蛋白的酶解产物;获得最具潜力的降血压肽KGETGLR、抗老年痴呆肽SGLDGAKG和抗肿瘤肽ADGVAGPK;氢键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在阿胶肽发挥降血压、抗老年痴呆和抗肿瘤活性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降血压肽的生理活性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来源于食物蛋白的降血压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本介绍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生理效果,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0.
以牛乳来源的酪蛋白为原料,对酪蛋白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探讨降血压肽的ACE抑制作用,并通过4周的动物实验,对降血压肽的辅助降血压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水解条件为胰蛋白酶添加量0.4%,酶解温度50℃,pH8.0,底物浓度10%,酶解时间3h;优化工艺制备的降血压肽样品对ACE的IC_(50)为62.4μg/mL,证明降血压肽具有辅助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
ACE抑制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一类从食源性蛋白质中分离得到的具有降高血压活性的多肽。由于其降血压效果好,而且没有降压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研究成为研究重点。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ACE抑制肽的ACE抑制能力不仅与其分子质量有关,而且与其氨基酸序列以及其立体空间构象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与ACE抑制活性、构效关系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对ACE抑制肽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指导开发高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及降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活性能够降低血压。目前人工合成ACE抑制药物已开发并应用到降血压的治疗中,但会带来多种副作用。食源性ACE抑制肽与合成抑制剂相比因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ACE抑制肽研究的热点。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巨大的存在数量,海洋生物具有与陆地生物截然不同的化学结构及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研究为食源性ACE抑制肽的筛选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及制备流程,对鱼类、软体动物、虾类、藻类及海绵、海蜇、粗刺参等不同生物来源的ACE抑制肽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海洋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源性ACE抑制肽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乳源性ACE抑制肽[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ACE)inhibitorypeptides]的研究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由于它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具有安全性、保健性,所以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市场。旨在促进ACE肽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综述了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源性ACE抑制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较系统地讨论了发酵法制备乳源性ACE抑制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一直以为蛋白质是经人体各种消化酶作用后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这种传统观点正被近来的研究成果所谈化;近来的研究表明以数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低肽有比氨基酸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且营养和生理效果更为优越;不仅如此,其中许多肽还具有原蛋白质或其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新的功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洋生物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闯  胡志和  贾嘉 《食品科学》2007,28(10):585-589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 enzyme,ACE)在血压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其受到抑制时血压就会降低。本文综述了A C E抑制肽的降压原理、活性检测方法、分离提纯和海洋生物蛋白源A C E抑制肽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而起到升高血压的作用,在人体中过量ACE的产生会引起高血压,而生物活性物质ACE抑制肽能够抑制ACE的功能。文章主要综述了ACE抑制肽的主要制备方法及氨基酸序列特点与ACE抑制活性的关系,并阐述了脯氨酸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以及部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为今后ACE抑制肽的制备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血压调节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是重要的影响因子。ACE抑制肽具有抑制ACE活性、降低血压等作用。其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该文主要对血压调节机制、ACE抑制肽的降压机理、食源性ACE抑制肽的制备以及定量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介绍,对指导ACE抑制肽的分子设计过程给予理论分析,有望开发出高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及降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是源于食物蛋白的生物活性小肽,它通过抑制生物体内ACE的活性而发挥出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并具有安全性高、无副作用、降压效果温和专一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从食源性ACE抑制肽的降压机理、ACE抑制肽的定性/定量构效关系、肽的活性与降血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越  张孚嘉  吴楠  双全 《中国酿造》2020,39(1):6-11
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大幅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作为有效的降血压多肽,又因无毒副作用,使其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和研究历史,从植物及动物方面介绍了多肽的来源,并阐述了直接酶解法、发酵法、固相合成法制备ACE抑制肽方法,以及从体外活性检测和体内活性检测介绍ACE抑制肽检测方法,希望为ACE抑制肽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包怡红  徐思源 《食品科学》2007,28(11):551-554
采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研究乳清蛋白肽对原发性高血压鼠(SHR)的血压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清多肽摄入量的增加(40、80、160mg/kg),各组大鼠血压得到下降(172±8、165±7、162±9mmHg),并均在灌胃后2~3h达到最低,血压下降幅度达到最大(为-36±9mmHg);同时ACE活性显著降低(85.62±5.23、75.52±7.35、61.46±8.74U/μl,p<0.05)。实验证明乳清水解肽有显著的降血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