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的思想与实践是当代海外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的海外陶行知研究成果丰硕,日本学者倾向于教育价值的借鉴,美国的研究更具学术性,欧洲研究者多立足于宏观考察。究其原因有着历史、政治、个人和群体的原因。21世纪的海外陶行知研究呈现出关注主体思想,在不同语境下建构模式和理论阐释多元化等研究趋势,反映了研究思维的生成性特点。探讨海外陶行知学术研究走向,有助于开拓未来中国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与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的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以章开沅、唐文权、胡晓风、金成林等人的《平凡的神圣》、《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中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章开沅、唐文权的《平凡的神圣》,胡晓风、金成林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看似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着群众基础不够、研究方法僵化、时代意义有待挖掘、缺乏科学批判的勇气、办学实践不深入等问题.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未来发展应朝着大众化、多样化、时代化、科学化和深层化的方向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5.
选取新世纪10年(2000-2009)陶研71部著作做为研究对象,分"传记类""文集读本类""工具书""陶研之研究""专著研究类"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类"等6个主题对10年来的陶研著作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把握新世纪10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认清其理论研讨的新进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陶行知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87年解除党禁之前,对于陶行知的研究除去回忆性文章外,只会在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章中偶有涉及.解除党禁之后,台湾的陶行知研究开始逐步深入,涉及到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研究起点高、专题性研究强、与实践联系紧的特点.借助学术史的视角对台湾陶行知研究进行梳理,冀望能够起到分源别派、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和林德曼是20世纪上半叶在成人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们对成人教育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陶行知和林德曼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成人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成人教育发展亦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比较,二者的成人教育思想,辨析同异,并找出了他们成人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旨在丰富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促进当今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陶研著作、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新世纪10年(2000--2009)的陶行知研究成果丰硕。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德育、乡村教育思想及陶研之研究是新世纪10年陶研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 1979年至 1985年这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 ,陶研工作者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内涵、学术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鸣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实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复兴及其与中国教育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21世纪民族复兴、教育振兴的中国,它仍熠熠生辉。对于工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切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