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 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 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临床因素,以早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方法回顾10年来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9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结果肿瘤大小、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与窦粘连部分残留)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结论对有脑浸润或者瘤周脑水肿的脑膜肿瘤患者应适当增大手术切除范围,受侵蚀的骨质应尽量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45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资料齐全的有83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 增强形态。应用 SPSS 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 logic 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 CT 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 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 CT 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45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资料齐全的有83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增强形态是影响恼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囟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郑首学  李牧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5):867-869
目的:分析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因素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992年1月~2000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1.07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影像学和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作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形状、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肿瘤部位、肿瘤形状、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CT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部位、肿瘤形状、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 1993~ 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 14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资料齐全的有 83例 ,应用SPSS11.0 7软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 ,以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为自变量 ,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 :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 ,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 ,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 :肿瘤形状、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肿瘤形状、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8例良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36例)和未复发组(192例)两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良性脑膜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肿瘤部位、形状、大小、边界、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Ⅰ~Ⅲ级)、病理情况是影响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单因素(P0.05);肿瘤部位(窦旁镰旁/蝶骨嵴/鞍区)、肿瘤边界不清、手术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Ⅲ级)、病理情况(上皮型/纤维型)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位于窦旁镰旁、蝶骨嵴或鞍区,边界不清,上皮型或纤维型,手术切除程度低的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更高。临床治疗时尽可能进行SimpsonⅠ级切除,对于未能进行SimpsonⅠ级切除的患者,应关注各影响因素以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良性脑膜瘤(WHOⅠ级)患者术后 1年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 2016年 1月至 2020年 3月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 557例 WHOⅠ级良性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 1 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分析,筛选影响良性脑膜瘤术后早期 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57例良性脑膜瘤患者均术后随访 1年,其中有 34例复发,术后 1年复发率为 6.1% (34/5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癫痫发作、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形状、肿瘤边界、瘤周水肿、病理学类 型、手术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是影响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 分析显示,术前癫痫发作、肿瘤部位在近窦区域、肿瘤边界不清楚、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为 Simpson分级Ⅲ级是良 性脑膜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肿瘤部位在近窦区域、肿 瘤边界不清楚、有瘤周水肿、手术切除程度为 Simpson分级Ⅲ级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 WHOⅠ脑 膜瘤患者应尽可能进行 SimpsonⅠ级手术切除,并密切关注危险因素以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
吴涛  袁先厚  陈卫国  江普查  吴志敏 《肿瘤》2004,24(4):385-387
目的探讨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相关性.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收集1993~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45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资料齐全的有83例,分析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部位、CT增强形态是影像学因素中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肿瘤形状、肿瘤部位、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张洪涛  陈坚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275-1276,1279
目的:探讨瘤周脑水肿(Peritumor brain edema,PTBE)程度与脑膜瘤细胞增殖及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56例Simpson Ⅰ~Ⅱ级切除的脑膜瘤患者,按术前瘤周脑水肿程度分为无、轻和重度水肿组,术后测定各组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水平,分析瘤周水肿程度、PCNA标记指数(PCNALI)及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中5例复发,复发率为8.93%,其中轻度水肿1例,重度水肿4例.36例可在术前CT或MRl观察到瘤周脑水肿,3组的PCNA LI分别为(0.99±0.16)%,(2.87±0.36)%,(3.89±0.35)%,统计分析表明水肿程度与PCNA LI及复发率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瘤周脑水肿程度与脑膜瘤的增殖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是预测肿瘤复发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全切术后颅内良性脑膜瘤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相关核抗原Ki-67抗体(MIB-1)和p53表达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良性脑膜瘤患者瘤体标本,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边界、瘤周水肿、肿瘤现状和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MIB-1及p53蛋白表达,观察上述资料与良性脑膜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随访中患者复发23例(19. 3%)。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病理学类型及Simpson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瘤周水肿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复发患者VEGF阳性率和MIB-1表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者p5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除与一般临床特征、肿瘤特征及手术切除等有关外,与血管生存和细胞增殖活跃程度相关,与p53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脑膜瘤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研究适合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160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总结影响手术后再复发的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结果年龄、术前是否发生癫痫、术前KPS评分与脑膜瘤患者术后的复发无相关性,性别、肿瘤形状、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以及是否初发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对脑膜瘤术后患者复发的手术因素分析看出:手术治疗方式(单纯手术、γ刀、手术+放疗、手术+γ刀)与手术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Ⅱ级、Ⅲ级)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的手术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类型、手术治疗方式、肿瘤直径、手术切除程度、是否初发、肿瘤形状以及性别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重视影响术后复发的手术因素,对于提高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