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e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日本SLT公司产ND:YAG脉冲式激光治疗仪对2003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PLDD治疗。结果17例平均年龄47.6岁,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sA)评估治疗效果,疼痛改善≥4分8例;≥3分7例,2例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PLDD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临床上较为常见 ,笔者采用小针刀综合治疗本病 6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 6 1例。男性 4 1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1~ 5 7岁者占 77% ,单侧发病 5 8例 ,双侧同时发病 3例。大多数病因不明 ,与气候变化有关甚多。1 2 临床表现 腰腿痛反复发作 ,跛性行 ,下腰部及大腿外后侧向下至小腿及踝部有酸胀、麻木感。检查时可见脊柱变直、背凸或侧弯 ,棘突偏弯 ,骶棘肌较紧张 ,局部压痛明显 ,下腰部或臀区肌肉患侧较健侧略紧张 ,可触及条束状隆起筋束。腰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定位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采用CT定位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源性CES患者26例,记录分析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硬膜撕裂、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初步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5月,收治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腰痛患者,经低压椎间盘造影诊断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其中男15例,女37例;年龄29~46岁,平均38.2岁.慢性腰痛病程6~110个月,平均32.1个月.经MRI检查显示共有108个T2像低信号的"黑椎间盘",按信号异常椎间盘节段分布:L2、3 3个,L3、417个,L4、548个,L5~S140个.经造影显示为阳性,并行透视或术中CT证实椎间盘后方纤维环撕裂的有79个椎间盘,行PELD治疗.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1临床疗效. 结果 每节段手术时间21~36 min,平均30.7 min;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3.7 d.术后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5例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未行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症状消失.5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7.3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为(7.34±1.52)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62±0.92)分和(1.57±0.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11例,良23例,可13例,差5例,优良率65.38%. 结论 初步研究提示PELD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随访时间5-77个月。结果:慢性发病者手术时机与疗效无明显的关系。急性发病者其疗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发病1周、2周和4周以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60%和40%。结论:手术是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诊断一经确立,应尽快手术。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优点,以及开展颈椎内镜初期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的前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00±3.25)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94±1.40)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半年随访时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价及统计学研究;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术后2年随访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弯曲值,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评价手术节段稳定性。结果 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开展30例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无神经损伤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28个月,平均(26.20±1.82)个月。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VAS评分、N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无复发病例,优45例,良5例,优良率100%。术前与术后2年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生理曲度值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无继发手术节段失稳病例。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微创。开展颈椎内镜初期容易遇到一些困难,30例以后将逐渐熟练。  相似文献   

8.
9.
<正>腰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高发的一种疾病,80%人有过腰痛的经历,尤其是对于长期坐位工作的青壮年患者。其中椎间盘病变导致的腰痛主要由于椎间盘内破裂(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引起。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由Park等于1979年首先提出,定义为:影像学除外神经根压迫的情况,由椎间盘内部结构紊乱、退变导致的顽固性腰痛。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源性腰痛( discogenic back pain ,DBP)又称椎间盘内紊乱( 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 ,IDD),由Crock[1]于1970年提出。国内学者于2005年在全国腰椎退行性疾患座谈会[2]上将DBP定义为: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其源于椎间盘自身的疼痛,有别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带来的根性痛。虽然机械校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治疗可能,但后腰部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高发生率使医生和病人都不满意。对于DBP的经皮微创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消融、成形、减压及摘除等方法处理椎间盘内组织。本文对近年来经皮治疗DBP各种术式的原理、疗效及新进展予以总结分析,为DBP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153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68例行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内镜组),85例行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开放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 Nab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内镜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他患者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内镜组手术时间大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内镜组显著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腿痛VAS评分内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小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是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很好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3月,应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内骨水泥取出减压术治疗5例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5~83岁,平均74.4岁;PVP术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10~30 d,平均16.2 d。骨水泥渗漏节段:T12、L1 3例,L1、2 2例;双侧渗漏1例,单侧渗漏4例。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疼痛2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8分及7分;下肢肌力减退3例,日本骨科协会(JOA)29评分分别为18、20、19分。5例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为E级2例,D级3例。结果手术时间55~119 min,平均85.6 min。术中出血量30~80 m L,平均48 m L。术后第1天影像学检查均示骨水泥均全部取出。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2例术前临床症状以下肢疼痛为主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为2分;3例术前临床症状以下肢肌力减退为主患者,下肢肌力逐渐恢复,末次随访JOA29评分分别为21、23、22分。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1-01—2023-02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9例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最大直径≤6 mm),其中PELD组18例,UBE组11例。比较PELD组与UBE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第1天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神经损伤、硬膜撕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腰围保护下床活动自如,未诉不适症状。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2个月。PELD组手术时间较UBE组短,切口长度较UBE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组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中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2007年12月采用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其中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22~55岁,平均37.4岁。治疗1个间隙33例,2个间隙24例,3个间隙5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采用视觉疼痛等级评分(VAS)观察疼痛的变化;采用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评价术后的日常活动及满意率。结果:所有病例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椎间盘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8~65个月,平均47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6.8分,术后1周时平均3.7分,术后6个月时为3.4分,术后12个月时为3.4分,末次随访时4.1分:术后1周时满意率为87%,术后6个月时为84%,术后12个月时为86%,末次随访时为68%,其中单间隙组为81%,多间隙组为42%。结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尤其是单间隙病变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尾综合征是中央型间盘脱出的严重并发症。通常被认为是绝对的手术适应证。熟习本病的类型及时诊断和早期手术可能减少永久性神经损害。我院1974年2月至1987年2月行153例间盘手术中,属中央型腰间盘脱出44例。其中马尾综合征14例(占31.8%),男9例,女5例,年龄28~66岁(平均45)。随访0.5~14年(平均3.5)。现将马尾综合征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表现1.分型:①按发作分为急型和慢性两型。前者突然发病严重下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和尿贮留(需导尿),下肢运动无力和鞍区感觉异常。后者多以不知不觉的反复腰痛发作为特征,数周到数年后逐渐出现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和下肢感觉、运动异常。括约肌和性功能障碍数天到数月。②按坐骨神经痛分为单侧型、双侧型和无坐骨神经痛型。  相似文献   

17.
在原耳麻下手法推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100例临床观察报道基础上。我们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认识,认为始于椎间盘变性损伤,引起动态生物力学失常平衡,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属于祖国医药中腰腿痛范畴,采用椎间局部注射、手法加中药综合治疗等,整理54例疗效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射频消融微创治疗1年后随访资料的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2006年间我院通过MRI及椎间盘复制腰痛试验诊断为间盘源性下腰痛、经过正规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采用射频消融微创治疗的患者术后1年随访。通过患者手术后7 d内与1年后症状改善率和主观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对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术后7 d内症状改善率为97.4%,术后1年症状改善率为70.2%,术后7 d内与术后1年患者症状改善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射频消融微创方法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术后短期内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1年后治疗效果会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脊柱内镜下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的手术策略、安全性以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接受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例胸腰段(T10~L2)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7~62岁,平均42.31岁。其中T_(10~11)1例,T_(11~12)4例,T_(12)~L_13例,L_(1~2)8例。术后6个月复查胸腰段MRI评估椎管减压及椎间盘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计算JOA改善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手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出血量30mL,术后即可下地。其中2例患者术后复发,进行了开放手术补救。其余14例患者随访4个月~8年,平均3.6年。J0A评分术前(9.3±0.9)分,术后3个月(19.8±2.2)分,术后1年(22.6±2.0)分,最后一次随访时(23.9±2.0)分。术后1年改善率为(64.1±18.2)%。根据JOA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好转3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脊柱内镜下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是安全、有效、短期临床疗效优异的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35例颈性眩晕患者,男14例,女21例,年龄35~79岁,平均59.1岁。均使用Nd:YAG激光治疗机(波长1064nm)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的评估。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4~66个月,平均41.8个月。末次随访时,35例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总体疗效依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5例,总体优良率为71.43%,总体有效率为85.71%。60岁组和≤60岁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75.0%和68.4%,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61.90%,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创伤小,安全性高,中期疗效较满意,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