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对其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涉及到的指标多而复杂。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年末总人口等15个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南京市1995-2002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南京市的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比徐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城市,做好土地的污染防治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尤为重要。借助国家社科项目,通过持续的实地调研,以铜陵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铜陵市2009~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得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5.37。根据评价标准,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中度粗放的范畴。基于评价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分布具有引导作用;(3)与一般工矿城市相比,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有所差异。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始终是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多方面综合分析了合肥市工业化进程,在概括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择20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判合肥市1996—2005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并进行了定量"障碍度"分析,最后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和碳减排压力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从产业发展、能源利用和城市交通三方面入手,选取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北京市)、金融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高端制造业中心城市(广州市)和绿色生态文明城市(杭州市)为参照城市,分析武汉市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具备的碳减排潜力,明确武汉市碳减排的可行方向,提出相关土地低碳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武汉市实现碳减排目标,应在保有一定数量碳汇的基础上,优化各产业用地结构,鼓励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逐步降低各类用地上高碳排放能源消耗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同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城市居民低碳出行。  相似文献   

6.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够反映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区高于旧区、中心区高于城市边缘区的集约特性,区域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巨大,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成区土地的挖潜改造上,走内涵集约式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对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理想规划目标值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证,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提高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合调查分析大连市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度,并分别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四个方面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强度。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6.16%,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土地利用强度潜力较小。未来土地利用潜力主要为扩展潜力,不存在管理潜力,从而对炮台开发区未来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观层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以城市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各功能区的评价单元,对城市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过程。从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土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从中观层次对淮安市清河区城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清河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高,仍需加强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较客观的评价方法,中观评价则能更详细地了解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选择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典型宗地,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类型宗地的土地利用集约度.从整体上看,西宁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居住用地次之,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1.
以淮南市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特点,提出了资源城市棕地生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果参照法,辅以直接市场评价法、旅行费用法对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估算出综合效益为29746.34万元,达到投资额的12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效果显著,在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生态治理模式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棕地治理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选取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几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土地景观要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草地,其次为耕地;各类土地景观变化较为复杂,总体而言,红寺堡区土地景观正朝着破碎度、异质性程度增加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赤峰市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及yaahp 4.0软件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spss16.0软件计算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分.研究表明,翁牛特旗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一般.给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为研究区的土地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及可行性,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城中村"土地利用混乱,效率低下,而且各种配套设施极不完善,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问题急需改造;另一方面,"城中村"大量低效利用的土地经过开发整合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并具有可行性。"城中村"的改造需要政策支持和科学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三效合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结构熵值变化和持续利用——以广西北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从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可知,信息熵的大小可反映出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运用信息熵方法,计算分析1995-2007年广西北流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揭示出北流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广西北流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借鉴美国竞争战略研究权威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AHP模型对云南省1995—2013年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启示:完善文化企业投融资体系,发挥云南文化资源的优势,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中选取23个指标对库区土地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以三峡库区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的Landsat TM影像作为数据源,运用熵权TOPSIS和灰色模型对库区土地承载力、土地社会、土地经济、土地环境及土地资源子系统承载力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在2002—2014年的土地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土地承载力分别为0.167、0.152、0.352、0.473、0.899,以三年为步长,预测到2014—2026年库区土地承载力分别为0.171、0.272、0.424、0.653、0.979,表明土地承载力将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相关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废气、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等9个具体指标建立城市工业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将江苏省13个城市的工业污染情况分成不同灰类进行综合聚类评估。研究表明,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的影响,南京、苏州和无锡属于相对严重污染,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淮安和徐州属于一般污染,盐城、宿迁和连云港属于相对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南充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对南充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改进对策。采用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等23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第二座大城市南充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2010年南充城市的生态质量综合值P为0.67,达到Ⅲ级标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状况良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激增,南充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表现为:老城区交通拥堵、绿地面积小、建筑屋间距不够,城市环境指数低,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房地产开发占用较多土地,城市原生态的生态-地貌景观被人为过度的破坏与改造,城市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配置土地资源起到显著的优化作用,可为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科学基础。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开发与利用状况,运用DPSIR(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自规划实施以来(2006—2015年)该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对该地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环境质量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自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环境质量整体上呈正向发展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是影响该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短板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