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露地草花除在迎宾定点区域有精致的模纹花坛中,应用定量的现代国外进口的花卉种苗外,也应大力提倡具中国地方特色的草本花卉。可以考虑的有:玉簪类(Hosta cvs.)除中国数种原始种外,一些近年引种与本国自然选择的叶片形与色彩各不相同的品种,都是荫处优良的观叶地被植物。北京菊(Dendranthema ),是由北京园林局在20世纪90年代杂交选育成功的地栽菊品种系列,花色艳丽,品种丰富。有:‘金莲’、‘蜂黄’、‘阳光’、‘亚运之光’、‘矮红’、‘紫艳’、‘秋霞’、‘雪涛’等,都是应该在迎奥运期间推广栽培的地栽菊品种,用以布置花坛,花镜均…  相似文献   

2.
以育粉灵芝‘G-HN01’、‘G-XZ01’、‘G-LQ01’和育芝灵芝‘G-LQ02’两类品种为比较研究对象,进行袋料栽培实验。观测比较发现4个灵芝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袋料栽培模式的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比较两种类型灵芝品种子实体显微结构差异,无孢子品种在显微结构上与其他3种育粉灵芝有着明显的区别;测定4个品种代料栽培子实体中功效成分及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3个育粉品种之间功效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上有显著差异,但育粉品种和育芝品种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欧亚种葡萄品种‘红地球’、‘火焰无核’以及欧美杂交种葡萄品种‘户太八号’、‘夏黑’为试材,分析了露地和避雨两种栽培模式下鲜食葡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生理指标、抗病性以及枝条生长的差异,探明避雨栽培模式对鲜食葡萄生长发育以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下鲜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低于露地栽培,而其叶片的气孔导度较露地栽培有所上升;避雨栽培显著促进了鲜食葡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叶绿素a/b比值,且在‘红地球’、‘火焰无核’中的作用更显著。(2)各葡萄品种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栽培模式间无显著差异,但露地栽培葡萄叶片中水杨酸(SA)含量显著高于避雨栽培,且抗霜霉病品种‘户太八号’和‘夏黑’叶片中SA含量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红地球’和‘火焰无核’。(3)避雨栽培显著降低了鲜食葡萄病叶率、叶片病情指数,且在欧亚种葡萄上达到极显著水平。(4)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葡萄枝条的长度和粗度均显著增加,且在葡萄果实采收后‘户太八号’和‘夏黑’枝条粗度在增幅上表现极显著。研究发现,避雨栽培显著减少了鲜食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叶片...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省宁波市引进了7种食用玫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并对其植株生长情况和花的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7个食用玫瑰品种均能在宁波市种植,但‘滇红’、‘墨红’、‘大马士革’等3个品种更适合食用玫瑰的产品开发,其中‘滇红’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耐贮藏且风味品质优异的猕猴桃(Actinidia)新品种,对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的3个野生品种‘kvf54’、‘kvf6’、‘鑫美’和3个栽培种‘秦美’、‘华美’、‘徐香’的品质和贮藏特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常温和1℃贮藏下‘kvf54’和‘徐香’的硬度下降趋势相近,优于其他品种,且‘kvf54’的维生素C (VC)含量最高。而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鑫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积累速度最快,淀粉和可滴定酸含量最少,贮藏性能不佳。‘kvf54’相比于其他品种的贮藏性更好,VC、糖类物质等含量高,是可用于培育耐贮藏新品种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酒在世界上"古已有之",可追溯到8 000年前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后来逐步传播到希腊,进而传播到整个欧洲。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和美洲。中国虽然在唐朝和元朝曾经有过葡萄酒文化的繁荣,但真正现代化的开端则始于清末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建立。在葡萄酒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所谓的"旧世界"和"新世界"国家。"旧世界"泛指欧洲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国,而"新世界"则主  相似文献   

7.
葡萄及葡萄酒从汉代起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国。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缓冲区和中转站。葡萄栽培及葡萄酒文化是西域在该时期的显著特色之一。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出土资料和文物遗迹等材料,对汉唐西域地区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文化作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考察。由汉至唐,西域葡萄种植业持续而稳定地向前发展,葡萄酒酿造及其文化也繁荣昌盛,并且都对中原内地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唐西域葡萄栽培规模与其葡萄酒文化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紫斑牡丹与牡丹种间杂交后代的DNA分子证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据推测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 (S .G .HawetL .A .Lauener)T .HongetJ .J.Li是直接或间接参与中国牡丹品种群起源的野生种之一 ,杂交是栽培牡丹品种的重要培育途径。但尚未见到DNA分子方面相关证据的报道。本研究以紫斑牡丹作母本 (♀ ) ,分别以 3个牡丹品种‘海棠争润’ (P suffruticosa‘HaiTangZhengRong’)、‘胭脂红’(P suffruticosa‘YanZhiHong’)和‘盛丹炉’ (P suffruticosa‘ShengDanLu’)作父本(♂ ) ,进行人工杂交 ,获得了杂交后代。利用DNAISSR (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间隔区 )标记技术构建的亲子代DNA指纹图谱显示 ,在杂交后代中检测到了分别来自双亲的特征带 ,因而在DNA水平上证实了花瓣基部带紫斑的栽培牡丹品种杂交起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漳州引进6个草莓品种进行设施栽培,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2个适宜该地区设施栽培的品种——‘法兰地’和‘红宝’。‘法兰地’具早熟的特点;‘红宝’产量高,达25561.8 kg·hm-2;两者适应性强,口感好,受欢迎度高,适合漳州地区发展设施栽培与观光采摘。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指导盆栽小菊的引种和栽培,筛选适宜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化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该文以荷兰引进的30个盆栽小菊品种为研究对象,从观赏性和适应性两个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套盆栽小菊园林应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花色、花径、冠幅和观花期等4个评价指标权重值居前,是影响盆栽小菊观赏价值的关键因子。(2)利用该评价体系对30个盆栽小菊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等4个等级,各等级品种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26.67%、43.33%和13.33%。从中筛选出‘西奥’‘马里奥’‘红粉佳人’‘绿色心情’和‘卡斯蒂赫’等5个优秀品种,这些品种普遍具有花色艳丽、花径大、花期长和抗旱性强等优点,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模化生产。同时筛选出‘德里粉’‘朝阳繁华’‘粉草莓’‘小乒糖心’‘夏之恋’‘迪迪’‘红日’和‘小行星’等8个优良品种,这些品种整体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园林应用的补充材料进行小规模栽培。采用AHP法可有效进行盆栽小菊品种综合评价与分级,并筛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供园林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花蕙兰鲜花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浙江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绿翡翠’(Cymbidium Hybrids)和‘台北小姐’(C.Miss Taipei)的鲜花进行了香气成分和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大花蕙兰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绿翡翠’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3种,相对含量为97.13%,而‘台北小姐’有74种,相对含量为73.76%。两种大花蕙兰含有极少相同的化合物成分,相同成分4-甲基苯酚均为2个品种香气组分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它与丙基环丙烷的总相对含量为53.97%,构成‘绿翡翠’的主要香气成分;与2-乙基丁醛和正己烷等23种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55.15%,共同构成‘台北小姐’的主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新疆栽培的6个大果型红枣品种(‘骏枣’、‘赞新大枣’、‘金谷大枣’、‘蛤蟆枣’、‘晋赞大枣’、‘新郑大马牙’)全红期果实为对象,通过考察裂果性差异,观察果皮组织结构,测定细胞壁成分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扩展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造成枣品种裂果差异的内在规律,为栽培引种及抗裂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骏枣’、‘赞新大枣’、‘金谷大枣’属于易裂果品种,而‘蛤蟆枣’、‘晋赞大枣’、‘新郑大马牙’的抗裂果能力较强。(2)6个品种之间的果实角质层厚度差异显著,并以‘晋赞大枣’、‘蛤蟆枣’和‘新郑大马牙’较大;表皮层厚度在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的果肉空腔与果肉面积比例差异显著,由低到高依次为‘蛤蟆枣’‘新郑大马牙’‘晋赞大枣’‘骏枣’‘金谷大枣’‘赞新大枣’。(3)6个品种间果皮的纤维素含量、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原果胶含量、可溶性果胶含量、果胶酶活性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原果胶含量与裂果率具有相关性,抗裂品种‘晋赞大枣’和‘蛤蟆枣’的原果胶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其他指标与它们各自的裂果率未发现相关性。(4)扩展蛋白基因ZjEXP11和ZjEXP12在6个品种果皮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且与裂果率具有相关关系,并以抗裂果能力较强品种的表达量显著较低。研究发现,新疆大果型红枣的裂果性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裂果品种比易裂果品种具有更厚的角质层和表皮层,以及更小的果肉空腔面积、更低的原果胶含量和更低的扩展蛋白基因ZjEXP11、ZjEXP1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梅鹿辄是酿造葡糖酒的一种优良品种,梅鹿辄干红葡萄酒是一种较为珍贵的葡萄酒类型。在对其进行酿造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酿造方式和发酵材料,才能够保证葡萄酒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梅鹿辄干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果梗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酿酒工艺优劣,以提高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寒性、光合特性、生长及其结果性状等方面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室内抗寒性鉴定和田间抗寒评价结果表明:‘歌海娜’最不耐寒,抗寒性强的品种有‘长相思’、‘雷司令’、‘黑比诺’、‘佳美,;抗寒力较差的品种有‘赛美容’、‘白诗南’、‘白玉霓’、‘神索’;抗寒力较强的品种是:‘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白比诺’、‘西拉’。对酿酒葡萄的光合特性的测定发现:同一立地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明显,‘赤霞珠’的光合速率远高于‘霞多丽’、‘梅鹿辄’的,各品种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S”曲线;全天光合速率的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下午14:00出现光合低谷,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7:00左右。同一品种在不同立地上的叶面积(LA)、叶鲜重(LFW)、比叶重(SLW)、叶绿素(Ch1)含量均表现差异;不同品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以上几个指标也表现不同。酿酒葡萄在贺兰山东麓不同区域的生长结果表现也不同。研究表明: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在贺兰山东麓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土壤和品种是造成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差异的主要因素,该区酿酒葡萄栽培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抗寒栽培技术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13种葡萄砧木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用10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s营养液浇灌处理,以葡萄砧木无盐胁迫为对照,待砧木长至20片完全展开叶后测定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MDA含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探究不同葡萄砧木耐盐能力及其机制。结果显示:(1)至盐胁迫处理结束时,葡萄砧木 ‘188 08’、‘3309C’、‘140R’的处理组叶片近乎完全脱落,‘贝达’、‘5BB’、‘Dogridge’有少部分叶片脱落,而‘101 14’和‘110R’叶枯现象最少。(2)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性较差的品种‘3309C’和‘140R’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大于90%,而耐盐性较强的品种‘101 14’和‘110R’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在60%左右;随着盐胁迫处理天数的增加,‘110R’的MDA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性较强的品种‘101 14’和‘110R’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而耐盐性弱的品种‘3309C’则积累了较多的活性氧,引起明显的脂膜过氧化,严重影响砧木的正常代谢。(4)在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品种‘101 14’的SOD、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有效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从而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葡萄砧木品种‘101 14’、‘110R’在盐胁迫下能积极积累较多渗透调节物质,增强自身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强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有效抵御盐胁迫造成的伤害,可作为西北盐渍化地区葡萄栽培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4个福禄考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呈"降升降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脯氨酸、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4个福禄考品种进行抗寒性排序,将其分为3个抗寒等级:强抗寒品种为‘Sub-05’、‘Sub-Ja-03’和‘Sub-Ja-04’;中抗寒品种为‘Sub-Ja-01’、‘Sub-Ja-02’、‘Sub-06’、‘Sub-07’、‘Pan-02’和‘Pan-Ru-07’;弱抗寒品种为‘Pan-01’、‘Pan-Ru-06’、‘Pan-05’、‘Pan-04’和‘Pan-03’。丛生福禄考品种抗寒性优于锥花品种,与露地越冬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申秀1号’品种以‘3108’菌株为亲本采用单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经ISSR鉴定表明与亲本相比具有自身特异性。经多年的示范栽培表明:‘申秀1号’具有产量高(505g/500g干料)、商品性好(一级商品菇比例90%以上)、栽培周期短(冷刺激后4-5d完成采收)、菌丝培养阶段不出菇、冷刺激后出芽整齐、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能够满足肺形侧耳温控设施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的高温反季节用种需求。  相似文献   

18.
四季秋海棠(Begonia cucullata Willd.)为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属(Begonia Linn.)草本植物,又名秋海棠、玻璃海棠.该种的‘超级奥林匹亚系列’(简称‘超奥’,‘Super Olympia Series’)品种因花色丰富、花姿美丽、观赏价值高而常用于花坛布置和盆花栽培.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配方佳、基质轻、栽培洁净等优点[1].目前有关四季秋海棠的穴盘育苗、组织培养和扦插育苗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2-11],对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技术的系统研究报道尚不多见.为研究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的技术体系,作者曾对四季秋海棠‘鸡尾酒系列’(B.cucullata‘ Cocktail Series’)品种的最适营养液配方和基质配方进行了筛选[1,12].  相似文献   

19.
赵斌  付乃峰  向言词  田代科 《广西植物》2017,37(9):1153-1160
秋海棠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栽培基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宁明银’秋海棠是最近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潜力,但其栽培适宜条件还不清楚。为了摸索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该研究利用四种光强(遮光45%、60%、75%、90%)和四种无土栽培基质(泥炭∶珍珠岩=1∶1;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1∶1∶1;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栽培大棚中开展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宁明银’秋海棠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在遮光45%条件下,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同等比例混合的栽培基质中,‘宁明银’秋海棠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与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均表现出最大值,且该条件下植株的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最小,相对叶绿素含量也最高。因此,盆栽‘宁明银’秋海棠的最佳无土栽培条件为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等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和45%遮光,利用此条件可指导‘宁明银’秋海棠的商品化盆栽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栽培基质、肥料浓度和N、P、K元素浓度配比试验,对8个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reng.hybrids)品种的株高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变化对大部分品种的高生长影响较小,只有‘Parfait’和‘Rubylite Rose’2个品种的高生长受栽培基质的影响较大。就‘Crystal Blush’和‘Parfait’2个品种而言,不同浓度的肥料处理,在生长后期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N、P、K营养元素配比处理显示,N元素变化对高生长影响较小,而P、K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彩色马蹄莲的株高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