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脑卒中病变部位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首次脑卒中患者(脑梗死患者269例,脑出血患者94例)考核,并于脑卒中后3个月随访,用头颅CT或MRI确定病变部位。结果:患者脑卒中后3个月VD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17.8%(48/269);脑出血组为19.2%(18/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82,P>0.05)。脑卒中后痴呆及非痴呆患者病变部位经Logistic分析提示:脑梗死患者丘脑梗死对痴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依次为梗死伴皮层下白质脑病、颞叶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丘脑出血对痴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颞叶出血。结论:血管性痴呆在首次脑卒中患者中常见,脑卒中后VD的发生与否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减少误、漏诊的发生及避免对病情估计不足,方法:回顾性将近2年本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96例,按临床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中毒3组,把就诊和确诊时用纸片法测得的血胆碱酯酶活性与其临床中毒程度相比较,观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关系。结果:22例血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明显不相符。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诊断及估计病情时只能作参考;对可疑中毒者不能因血胆碱酯酶正常而作出否定的结论;对诊断明确,血胆碱酯酶活性正常而症明显及血胆碱酯酶活性严重下降而下着状轻微者,上均不能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中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近2年来本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9例,用化学法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并分析其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关系。结果血清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胆碱酯酶活性只能作为中毒诊断的参考指标,诊断分级应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及淀粉样β蛋白42和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选择2000-01/2004-10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为血管性痴呆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1例为无痴呆脑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1名为健康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成人韦氏记忆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结果:所有实验对象均采集到脑脊液及血清,测定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脊液中tau蛋白检测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528.49±296.35),(208.48±136.49)ng/L,q=4.72,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96.32±125.29)ng/L,q=4.82,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1,P>0.05)。②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下降[(278.21±69.25),(496.45±81.13)ng/L,q=4.64,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04.25±79.81)ng/L,q=4.69,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随访调查,通过相关量表收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然后将相关数据代入ROC曲线模型,确定相关评分的诊断界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未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障碍患者2年内发展成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P 0.05)。患者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最差值≤12分、稳定期MMSE评分≤9分时继发血管性痴呆风险加剧。结论护理人员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延缓或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首次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首次脑卒中病变部位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首次脑卒中患者(脑梗死患者269例,脑出血患者94例)考核,并于脑卒中后3个月随访,用头颅CT或MRI确定病变部位。结果:患者脑卒中后3个月VD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17.8%(48/269);脑出血组为19.2%(18/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82,P&;gt;0.05)。脑卒中后痴呆及非痴呆患者病变部位经Logistic分析提示:脑梗死患者丘脑梗死对痴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依次为梗死伴皮层下白质脑病、颞叶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丘脑出血对痴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颡叶出血。结论:血管性痴呆在首次脑卒中患者中常见,脑卒中后VD的发生与否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分为单纯慢阻肺和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较单纯慢阻肺患者明显降低(P0.01),且胆碱酯酶活性与NT-proBNP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提示并发心力衰竭,对判断慢阻肺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与叶酸表达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组、脑梗死患者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观察MTHFR基因型在不同组间分布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间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THFR基因型在各组间分布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对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对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胆碱酯酶活性、用药量、ICU监护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 d后两组胆碱酯酶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 d、7 d、10 d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用量、氯磷定总用量、ICU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辛硫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用药量与ICU监护时间,有效提高胆碱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蛋白前B位分解酶1(BACE1)、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可溶性片段(sRAGE)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无认知障碍的患者(脑卒中组)26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非痴呆组50例,血管性痴呆组13例。另选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BACE1、sRAGE水平。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清sRAGE、BACE1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相比,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血清sRAGE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BACEl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BACE1、sRAGE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早期就有变化,可作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灶部位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1例经CT或MR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经国际通用的智能状态检查表评估,分为血管性痴呆组和无血管性痴呆组,比较两组资料,探讨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灶部位的关系。结果额叶、颞叶、基底节部位的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有相关性。结论统计研究表明脑梗死灶部位是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致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复诊,分为血管性痴呆(痴呆组)和非痴呆组,痴呆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非痴呆组66例,男性38例,女性28例.观察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脑梗死非痴呆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病情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水平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y浓度较之对照组相对更高;另外,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的Hcy浓度较之中度和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更高;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浓度较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要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消除诱发血浆Hcy水平升高的因素治疗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片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4例,随机化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采取银杏酮酯片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8。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应用银杏酮酯片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新 《临床医学》2002,22(1):19-20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类型、病情程度、发作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Hachinski缺血计分、神经功能测试量表对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痴呆发生率为24%,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就越高(P<0.05);多发性脑梗死组的血管性痴呆发生率高于其他脑梗死组(均为P<0.05);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者(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在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类型、脑卒中反复发作有关,应加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1996年~ 2 0 0 3年间肝硬化患者 2 4 8例、门奇静脉断流术 113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出现相应的降低。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低于 190 0u/L时 ,有 5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昏迷。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因其具有受肝脏以外因素影响小、半衰期短 (仅为 11天 )、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 ,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分级的不足。当血清胆碱酯酶小于 190 0u/L时手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赵薛斌  张灿飞 《华西医学》2022,(9):1308-13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糖尿病前期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糖尿病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分析比较纳入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129例。其中,糖尿病前期组46例,血糖正常组83例;认知功能正常组82例,认知功能障碍组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糖正常组对比,糖尿病前期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比值比(odds ratio,OR)=4.17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86,9.754),P=0.001];而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越高,发生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OR=1.379,95%CI(1.183,1.650),P<0.001]。结论 在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糖尿病前期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一种客观、敏感的手段来评估患者的痴呆程度及其变化,以便及时对患者作出诊断或对其疗效进行考核.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成分P300,与受试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密切相关,而与刺激的性质无关,是客观反映大脑高级心理活动最有价值的可靠指标之一.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作用和意义,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同期化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和肌电图室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0-02/2001-0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血管性痴呆组),其中,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0±4.6)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19人,小学31例,文盲14例.同期住院的未发生血管性痴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非血管性痴呆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0±3.7)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15例,小学29例,文盲16例.方法用简易智能量表考核血管性痴呆组和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智能状况,并对其进行P300检测,观察患者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变,并比较二者在血管性痴呆组和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间的差异,同时观察患者P300潜伏期与简易智能量表得分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变.P300潜伏期与简易智能量表得分相关性.结果血管性痴呆组和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率分别为74%和7%,两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患者P300潜伏期与简易智能量表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609 6,P<0.05).结论P300潜伏期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影响脑梗死患者从认知障碍转化为痴呆的血管性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6~24月的随访调查,根据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VD组(42例)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组(144例)。运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VCIND发展为VD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脑白质稀疏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的梗死灶数量均是促使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危险因素(P=0.027,P0.001,P=0.046,P0.001,P=0.011)。脑白质稀疏评分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的数量是相互独立的影响因素(P0.001,P=0.032,P=0.001,P=0.016)。结论: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数量及其部位分布特点对预测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同时检测,观察二者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胆碱酯酶采用速率比色法,血清白蛋白采用溴甲酚绿法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严格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成A、B、C三级,各级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下降,且各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级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与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呈明显的正相关(r=0.56)。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在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划分中临床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