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该细胞瘤组织可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手术切除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1]。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的嗜铬组织肿瘤,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丛的嗜铬细胞,为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临床症状多样,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兼有其他代谢紊乱症群.嗜铬细胞瘤病情凶险,变化多端,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导致死亡[1].高血压发作期间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中间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极有帮助[2].为了达到早期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目的,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24 h尿儿茶酚胺(UCA)的中间代谢产物水平,了解其在嗜铬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产生以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症状。手术是根治性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1] 。因此 ,围手术期充分准备 ,提高护理技术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7例中 ,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8月至 2 0 0 2年 4月我院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 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2 1~ 4 5岁。 17例均属有功能型 ,即分泌儿茶酚胺 ,致血压升高 ,入院时血压 30 /17 6~ 35…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的症状,如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等。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1]。鉴此,笔者自2004年4月-2006年8月对6例行肿瘤摘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高血压危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全部高血压病人中,约0.5%是由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而且多见于青壮年(20~50岁)。嗜铬细胞瘤可间歇或持续地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其主要成分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因此患者尿中儿茶酚胺量也显著增高。据统计,嗜铬细胞瘤患者约26.4%有阵发性高血压,60.5%有持续性高血压,其余症状欠典型。对疑有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患者,应做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该细胞瘤组织可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手术切除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韦宇 《全科护理》2013,11(5):438-439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异常分泌儿茶酚胺引起的内分泌肿瘤,约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由于肿瘤细胞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心悸、多汗"的三联症状和高血压,手术是目前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麻醉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尿儿茶酚胺中间代谢产物测定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的嗜铬组织肿瘤,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丛的嗜铬细胞,为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临床症状多样,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兼有其他代谢紊乱症群。嗜铬细胞瘤府隋凶险,变化多端,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高血压发作期间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中间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儿茶酚胺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以及其他任何肾上腺能系统的嗜铬组织产生过多儿茶酚胺的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摘除肿瘤,患者可获痊愈。反之,可造成脑、心、肾等脏器严重而不可逆的损害。肿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是引起嗜铬细胞瘤患者高血压及一切伴随症状的生化基础,因此儿茶酚胺含量增多,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依据。1病理生理儿茶酚胺是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所释放的化学介质。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肾上腺髓质释放E和NE,以E为主。在儿…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受体,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临床症状[1]。患者在严重外伤、感染、手术等应激条件下,血压急剧上升,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对术前无症状未被诊断出的隐匿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缺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通常是靠检测尿儿茶酚胺.作者对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膜上的α_2-肾上腺受体及白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进行了研究.患者均因高血压怀疑嗜铬细胞瘤,并为尿儿茶酚胺升高及放射线检查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患者临床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的症状,如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等[1]。嗜铬细胞瘤患者长期持续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使心脏功能受损,常并发左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而急性左心力衰竭多表现为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2]。我科于2008年1月收治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患者,因及时采取降压、扩容等治疗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转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200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嗜铬细胞的一类肿瘤,因分泌大量儿茶酚胺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高血压患者中嗜铬细胞瘤发病率为0.01%~0.1%,其中约90%瘤体位于肾上腺,不到2%的瘤体位于胸腔内[1-2],而原发于心脏的嗜铬细胞瘤更为少见[3]。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高血压和代谢紊乱为主的综合征群,严重并发症有高血压危象、休克、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心室纤颇、心肌梗塞、胃肠道出血及猝死等。如能及时诊断及治疗,效果满意。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率约占高血压病人的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关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结果:l例患者术前行膀胱镜活检时引起高血压危象、大出血,经紧急治疗后择期手术切除肿瘤。其他3例经对症治疗后顺利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2—14年,l例死亡,3例正常生存。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高血压发作。B超或彩超、CT及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肿瘤的依据,对于怀疑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病例不应做活检。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坚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因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常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临床症状,手术治疗为其根本方法,对于无症状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不充分易出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我们成功治疗了1例隐匿型嗜铬细胞瘤术中出现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是以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引起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中占0.4~2.0%左右,它可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肿瘤,使高血压获得治愈,故被称之为“可外科治疗的高血压”。但嗜铬细胞瘤手术难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尿儿茶酚胺和VMA诊断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尿儿茶酚胺和VMA诊断嗜铬细胞瘤。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了6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的尿儿茶酚胺和VMA水平。结果 嗜铬细胞瘤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VM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64例嗜铬细胞瘤病人中有84.3%的人四个指标全部或个别升高。结论 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可以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VMA同时测定,大大提高了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异位嗜铬细胞瘤瘤体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可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是可引起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的一种少见的肿瘤[1,2]。高血压人群当中有千分之一的发生率。一般好发于肾上腺髓质内,异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占10%,异位于胸腔的只占1%~2%[3~5]。通常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治愈。我院近几年收治异位嗜铬细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金菊 《护理与康复》2004,3(3):185-186
嗜铬细胞瘤能自主分泌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对机体生理干扰大。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风险大。有报道,未经充分术前准备的手术病死率高达50%。本院从1990年1月~2003年8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18例,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中正确处理,术后严密监护,使患者安全渡过了围手术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