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水务》2001,(1):1
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塘沽区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塘沽区作为核心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同时,在供水安全、防汛抗旱、水环境改善、污水处理以及雨洪水利用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城市水务统一管理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实际行动。水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归口管理;有利于为城市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供水保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障;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总体平衡,促进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山西水利》2006,22(4):18-21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晋中市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和水供需状况,对未来发展用水需求、资源潜力、供水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预测,围绕建立水利工程和资源管理两大体系,提出了水资源开发、水环境整治的基本思路和“开源、节流、治污、强管”四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标准的防洪减灾体系和完备的供水体系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的主要体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水利工作的进展,城市水利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市水利工作,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城市面临的水问题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将  相似文献   

6.
贾永志 《治淮》2014,(12):37-3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和水环境等方面的涉水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问题,探讨如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逐步缓解城市水资源水环境压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也是维系生态系统的要素,鞍山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保护鞍山市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饮水安全,改善和修复生态系统,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否满足供水工程的用水需求是供水工程建设的必备条件。水资源论证旨在深入研究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项目取水对区域水环境功能及其他用水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大中型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显著增大,特别是水资源水环境已经不堪重负,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让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早己导致松花江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对于日渐恶化的水环境,文章提出应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哈尔滨市水资源,以保障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安全,很好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与城市工业用水,促进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华北地区的重要商埠。目前石家庄市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支撑石家庄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论断给水文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学应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江河治理、防洪减灾、城市水利及水环境等方面加强研究.文章对水文学需要深入开展研究的若干基础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松辽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初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三先三后”、“节水优先,治污为本,”以及公平、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原则;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水土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重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省份,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9m3,不足国际规定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m3标准的8%.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深入分析石家庄市区供水现状与历程,剖析地下水超采原因及危害,提出减少地下水超采的对策与措施,对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和谐社会与首善之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现代节水农业灌溉体系构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亿m3,人均水资源量256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属极度缺水地区.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环境用水来维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是开源与节流,石家庄市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七成以上,是用水大户,农业节水是全市节水工作的重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努力构筑石家庄市现代节水农业灌溉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石家庄市属海河流域,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加强水资源管理立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用足地表水,控采地下水,启用外调水,用活再生水,规范取用水秩序,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是城市的命脉。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北京水利史的新篇章,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北京已建成了相对完整的防洪、供水和水环境体系。水利设施初步具备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水利事业支持和保障了首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北京水利的现状和首都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防洪设施不完善,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上缺水少绿的局面仍是北京水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国性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对淄博市当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客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其时空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程度.在此基础上,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需要,遵循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从建立现代化供水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涵养修复水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建议措施,以期全面提高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9.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人们对亲水、戏水等娱乐场所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过去,水利工程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等水问题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将更多地向城市供水、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建设等方面倾斜,创建人、水、城和谐发展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结合衡水市水利工程建设、改造实例,提出了今后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方向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是一个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技术型缺水共存的地区,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大大超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要解决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关键是要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以地下水、泉水动态观测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以防污治污为核心内容的水资源保护体系,以推广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高效节水模式为核心的节水技术支撑体系和节水技术创新体系“等六大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