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及近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经验可以为当今的中医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在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凝炼了近代中医学教育的几个特点:开设西医课程,重视临床实践;重视教材编写,实行"刊学相辅";办学规范严格,适应近代教育;民办学校兴起,发展历程曲折。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与师承教育相比,有很多优势。通过近代中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探讨,对未来中医教育进行了一些展望:重视中医经典、改善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国际交流等,为后来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教育始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但作为正规的高等教育来讲,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此中医学教育的历史既是悠久的,而与近代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却又是比较年轻的。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医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关于如何根据中医学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医学研究历程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不仅是国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医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尤其是近代正值中医学受到强烈攻击的年代,章太炎以其学术大家的地位,支持中医学发展,重视中医学研究,倾心中医学教育,对中医学发展直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章太炎的医学、医事活动展开研究,探讨了章太炎一生的医学研究历程,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与阐释章太炎的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代我国中医学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阐述我国近代中医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提出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其发展规律,为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对历史医学文化的研究,分析其成功的或失败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总结其经验,揭示其存在的规律性,有利于现代医学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涉猎广泛,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音韵学、文学、史学、哲学、佛学、医学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是现代中国学术的先趋,他的许多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广泛.章太炎支持中医学发展、重视中医学研究、倾心中医学教育,对中医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运用及常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中风”是近代中医学者在西医学传入我国后,对中医学中风病的进一步深化认识、中西医汇通基础上提出的。晚清时期,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西方医学知识,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肝阳化风、气血上逆、上动犯脑所致,开创了中风治血之先河,为后世治疗本证运用活血化瘀方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已成常规,而对于能否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随着大量临床及实验资料的报道,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中风已日益被人们接受,能否使用活血化淤法不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出版消息     
《中国医学通史》由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任编审委员会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4卷。一、古代卷:从原始社会到1840年,反映悠久而光辉灿烂的中医学及各民族医学的发生发展史。二、近代卷:从1840年至1949年,真实地反映中医学在近代的成就与生存抗争,西医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以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中医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防病治病方法,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大大加快了中医学的发展速度。中医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WHO确立的“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中,中医学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正视问题,开放包容,继承创新——论中医学发展问题(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发展,一直是近代以来学术界乃至社会上讨论的热点,也很难取得共识。我们认为正视问题,开发包容,继承创新应是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围绕保种发展论、中西医结合论、中医现代化论等不同观点,对如何继承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的发展,一直是近代以来学术界乃至社会上讨论的热点,也很难取得共识。我们认为正视问题,开放包容,继承创新应是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围绕保种发展论、中西医结合论、中医现代化论等不同观点,对如何继承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张锡纯先生为近代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对近代中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生的弟子们继承并发扬了其学术思想。文章重点从5个方面概要介绍了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分别为:1)药必亲尝,以辨真伪;博览善悟,以求新解。2)读经典,师古义;重实效,创新方。3)注重调养,主张食疗。4)创"大气"理论,并发扬其说。5)主张中西汇通。  相似文献   

12.
章炳麟和祖国医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章炳麟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亦为近代著名医论家。章氏博涉古今医籍,同时吸取近代西医知识,在《伤寒论》研究、中西医学汇通等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如提出“广义伤寒说”、“六经六部说”、论伤寒传经之非、对历代伤寒注家的评价,”三焦-淋巴”学说、十二经开阔理论、六经实质新解、“废弃五行说”、湿温病说等等。章氏作为“近代国医革新的导师”.以他独到的见解和成就,确立了他在近代中国医学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学习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章次公先生的学术成就。[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次公先生之成学经历、学术思想,并以临床经验举例。[结果]次公先生在学术上无门户之见,融各家之长,兼收并蓄,自成一派。次公先生研索和阐明中医传统理论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其治疗疾病时参透病因,从整体出发,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主;对于药物的运用,则在考证古人用药的基础上参合自己的经验,重于实践,灵活辨证。[结论]次公先生博览群书,学术精深,值得后人学习,其"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精神更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原任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十年,学验俱丰。在其指导下,由其学术经验继承人李军教授执笔撰写此文,从历史观、现实观、发展观阐述了中医药的重要科学地位,对于那些"诋毁中医、取消中医"人士的言行进行了有力批驳。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家世业医,幼承庭训,悬壶桑梓六十余年,精于辨证,善治急难,屡起沉疴,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善于结合各家学说之长,通过临床实践提出新的论点。该文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整理,针对"风湿相搏"论治慢性肾脏病这一周老新的学术观点进行简要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相比于仲景年代,现代社会的老年病、代谢病、慢性病逐渐成为主流。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现代医学疾病已成为经方研究的一项主要课题。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经方新用面临许多难题,一方面传统经方依赖的辨证体系缺少对慢性病的全程认识,另一方面经方善于调节机体宏观状态,但对现代疾病的理化指标却缺少针对性,此外经方在现代医学疾病诊疗中的药用剂量规律尚不明确。因此,要实现经方新用,一方面需借鉴仲景“病-期-态”诊疗模式,重新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需于传统中药理论中引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实现经方的态靶同调,并进一步深化经方量效关系的研究,使经方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疾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7.
恽铁樵与陆渊雷皆为弃文业医者,既广学博识,又长期涉足中医临床与中医教育,二人的医事活动都与近代中医发展密切相关。恽氏年岁稍长,持改进中医论,在近代率先比较系统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学术思想。陆氏稍幼,坚持“中医科学化”的观点,为后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性人物。二人的学术思想虽有颇多共同之处,如学宗仲景,重视伤寒、倡导革新,汇通中西、反对废医等;但是也有不少明显的差异:如关于《伤寒论》与《内经》关系、温病学说、脉学理论、中医病名、日本汉方医等方面的认识。比较分析其异同,有利于借鉴、继承二人学术思想的优秀部分,促进当代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大宁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大宁教授长期从事肾病的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均有精湛的造诣。在“中医肾病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和开拓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心-肾轴心系统学说”和“肾虚血瘀论与补肾活血法”已被中西医学术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9.
李健颐是近现代医学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中医学家。他一生注重临床实践,在防治鼠疫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鼠疫治疗全书》是近代后期中医治疗鼠疫的集大成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治疗鼠疫方面的学术思想和成就。鼠疫良方二一解毒汤,尤其是二一解毒注射液的发明,是近代中医学术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