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饲料》2007,(6):48-48
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梁红 《当代养猪》2004,(3):36-37
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猪肉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与皮特兰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矿物质与肉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的遗传在整个食物链的第一环上对肉质具有支配地位的作用,就象杜洛克猪和皮特兰猪以及安格斯肉牛等畜种的情形那样.饲养管理对肉质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宰前一天或数小时内对动物所作的处理具有更大的影响.此外,将动物运送去屠宰厂的过程、屠宰技术、胴体冷却以及肉在售前接受的处理和贮存等,都会对肉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者探讨生长猪屠宰前禁食对肉猪潜在的影响。被禁食的猪活体体重及其屠宰胴体重量均有所减少,也可能引发胃溃疡。屠宰前中止饲喂,对肉食品安全是有益的,能够改善肉质终点pH、持水力和肉色;降低肉质肌糖原含量。生长猪的基因型、抗应激性能和动物所处的环境,均能够影响肉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屠宰前的饲养管理、屠宰的技术以及在出售前的冷冻等。由于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因此,营养在肉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改善猪肉品质。为此,现着重论述日粮中铬对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有机铬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有机铬能显著改善猪的胴体品质。陈代文等[1]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猪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6.73%和1.60%,皮脂率下降1.60%…  相似文献   

7.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王楚端,陈清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前言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对肉质具有重要影响。肌束内肌纤维数目是判定由质细嫩致密与否的重要因素,无论屠宰活重或日龄大小,都是以肌纤维越细者,肉质越鲜嫩(川井田博...  相似文献   

9.
宰前应激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进  蒋思文 《养猪》2007,(4):27-29
宰前应激严重影响着猪肉品质以及猪的福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宰前应激对肉质的影响规律,以期望通过一些积极的调控手段来降低宰前应激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同时提高猪在运输、屠宰过程中的福利。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肉品质以及猪福利的宰前应激因素、应激的评价指标以及降低宰前应激的调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不同屠宰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杂交程度、营养、饲养、屠宰技术以及在出售和使用前的冷冻处理和贮存情况、环境等,为此养猪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对不同屠宰体重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以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肉质指标(pH值、肉色等级评分、大理石纹等级评分、失水率、贮存损失、基肉率、瘦肉率和屠宰率)视为一个灰色系统,对不同屠宰体重的合作猪的肉质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等极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肉质较优的是40kg屠宰体重的合作猪组。按优劣顺序依次是30kg组、35kg组和45kg组。并提出该法对肉质乃至其他性状进行综合评定时如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屠宰体重100 kg、110 kg和120 kg左右的枣庄黑盖猪31头,依据体重分成3组,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屠宰及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了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的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随着屠宰体重增加,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显著增加(P0.05),游离水分显著降低(P0.05)。背膘厚、板油与肾脏重、皮肥肉率、大理石纹评分、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瘦肉率、滴水损失和失水率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他指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文章为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确定其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应激综合征是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临床上以肌肉和尾巴震颤、皮肤发白、呼吸困难为特征,屠宰后猪肉苍白、质地柔软并有水分渗出(简称水猪肉或白猪肉),其肉质低劣,营养性及适口性下降,严重影响着养猪业和屠宰业的发展,就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的肉质性状是猪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营养及管理、屠宰程序等.矿物质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紧密相关,是畜禽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物质.此外,矿物质还可以改善滴水损失、肉色等肉质指标.因此,研究选取了5个猪品种,测定了背最长肌矿物质含量,并对其与肉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饲养与肉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对肉质的某些方面可产生显著影响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肉质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与遗传的关系、与猪的处理和屠宰等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评价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养育肥猪对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组间比较设计,选用40头体重15 kg左右的杜伊长伊大仔猪,随机分成4组,即I组(玉米+甜叶菊提沉物)Ⅱ组(小麦+甜叶菊提沉物+小麦专用酶等)Ⅲ组(玉米空白对照组)和Ⅳ组(小麦+小麦专用酶等对照组),试验期至120天屠宰,屠宰性能结果表明院Ⅱ组宰前活体重,胴体重,板油重,屠宰率高于其他三组,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人体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表现为Ⅱ组高于其他三组,可见,用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喂育肥猪,通过添加甜叶菊提沉物优化饲料配方,能改善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饲喂不同比例的大薯对生长猪的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用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定安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第I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第Ⅱ组和第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以10%和20%的大薯替代玉米的试验日粮,饲喂28d后,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比例的大薯对生长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中,大薯添加量对肌肉p H与滴水损失率差异显著(P0.05),而对生长猪肌肉剪切力、熟肉率、肉色和大理石纹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大薯部分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猪的肉质性状受到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影响,包括氟烷基因、 酸肉基因等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以及运输、 营养、 屠宰等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证明肉质性状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且陆续发现了多个与之相关的基因.本文主要对影响猪肉质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呈现规模化、集约化与智能化趋势,与此同时,肉鸡的屠宰福利问题对屠宰加工次品率以及肉质的影响较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目前已制定出相关标准,但对于家禽屠宰福利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宰前禁食、禁水、运输、静养、抓捕、吊挂、致晕、分割和分拣等现代肉鸡屠宰过程中的福利问题及其对肉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人工智能在肉鸡福利屠宰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以加强对福利屠宰的认识,促进福利屠宰智能化,提高我国肉鸡生产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屠宰前停料对猪肉安全和品质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许多研究证明,屠宰前12~18h,停料对上市屠宰用猪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猪屠宰前停料的有利方面和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