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台浅渔场地处亚热带,地质地貌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优越,鱼类,头足类,虾类和蟹类资源丰富,是单拖作业的良好渔场,作者就闽南,台浅渔场的主要作业方式,主要网型及其特点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壮丽 《海洋渔业》1996,18(3):117-120,132
福建闽南地区的单船网板拖网作业,经过70年代的试捕、革新,80年代迅速崛起,90年代初成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首屈一指的渔业。1994年有单拖渔船1520艘(功率均在88kW以上),渔获量218681t,占该两渔场捕捞总产量的50.5%。其发展速度之快,在福建渔业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至1996年6月间,逐月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的渔获物中随机采集善泳(虫寻)样品,根据对其生物学样品的分析,本文初步研究了该渔场善泳(虫寻)的群体结构、繁殖和摄食强度等特性。并对善泳(虫寻)资源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有关资料和数据对闽南-台浅渔场相关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讨论,并就如何加强和保持闽南-台浅渔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1994年海洋渔业生产情况的回顾 1994年汕头市投入汕头一台浅渔场生产的拖、围、刺钓等作业大小机动渔船合计为2558艘、64402吨位、172000千瓦,全年生产量为15.6万吨。  相似文献   

6.
叶泉土 《海洋渔业》1999,(3):107-110
1994年7月至1996年6月间,逐月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的渔获物中随机采集泳Xun样品,根据对其生物学样品的分析,本文初步研究了渔场善Xun的群体结构、繁殖和摄食强度等特性,并对善泳Xun资源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0~2001年单拖作业渔获物调查资料,着重对渔获物种类组成、个体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渔获物品种繁多、个体小,优势种数量多、比重小,占周年总渔获量1%以上的品种有19种,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渔获个体平均体重仅为11.4g/ind,周年中,5~6月个体最小,建议将该渔场单拖作业伏季休渔时间调整为5月1日至7月15日。  相似文献   

8.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的渔场。而潮汕沿海各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之后。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充分利用台浅渔场的上中层鱼类,本文对该渔场灯围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拥剑梭子蟹渔业及其生物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壮丽 《海洋渔业》1997,19(1):17-21
本文根据1992~1995年期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单拖渔业调查和蟹类资源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阐述了该渔场拥剑梭子蟹主要分布海区、生产汛期、繁殖盛期以及群体组成特点,为今后合理利用和管理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群体数量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 (Parargyropsedita)资源的专题调查研究资料 ,本文研究了二长棘鲷群体数量在该渔场的时空分布 ,全年以 6~ 9月索饵群体的分布密度最高 ,分布的范围也最广泛 ,主要分布在 2 3°0 0′~ 2 4°0 0′N ,117°30′~ 119°0 0′E ;4~ 5月以后幼鱼群体开始大量出现 ;6~ 8月索饵群体广泛分布于闽南、台浅渔场中北部近岸海区 ,而 1~ 3月生殖群体集中分布于该渔场近岸浅水区及澎湖周围海域 ;全年捕捞主要以当年生的索饵群体为主。  相似文献   

11.
浅谈汕头—台浅渔场灯光围网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乾亚 《海洋渔业》1993,15(6):261-263
<正>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渔场。而潮汕各沿海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后面,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本文对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前景,提点粗浅看法。一、生产现状1、近十年来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状况灯光围网作业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油头——台浅渔场除明显的春汛生产、暑汛生产之外,实际上只要天气好,全年均可进行灯光围网生产。1987年全渔场灯围总产达到1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灯围渔获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稳定可观。从十年来的春汛渔获情况(见表1),可看出蓝圆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98-2003年福建海区拖网渔业资源监测以及1995-1997年间闽南台湾浅渔场单拖渔业资源调查、1998年和2000-2001年福建海区拖网定点调查的资料,论述和分析福建海区单拖渔业的现状。结果表明:目前整个单拖渔业虽然船数削减,实际却加大渔船功率,作业时间延长,促使年产量、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导致渔获组成发生很大变化,由低质小型鱼类、生命周期短的头足类、虾蟹类支撑,渔获鱼类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头足类、虾蟹类资源量年间波动性较大,易受捕捞过渡影响,很难长时间承担目前捕捞压力。为此,文中提出加强严格实行"双控制度"及控制网目规格等管理建议和意见,为有关渔业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投入汕头——台浅渔场生产的福建闽南地区和广东潮汕地区的拖、围、刺、钓等作业的大小机动船合计为13703艘,年获产69万吨,比1993年增产6.9万吨,年增长11%。福建闽南地区投入大小机船约8400艘,获产43.3万吨;潮汕地区投入大小机动渔船为5303艘,  相似文献   

14.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伟洋  张壮丽 《海洋渔业》1997,19(3):113-117
本文根据闽南、台浅渔场1987~1995年间灯围渔业逐年各月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渔获物组成、生殖群体结构和幼鱼发生量对中上层鱼类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以来,福建闽南地区灯围作业船组不断减少,但平均单产逐年上升,从而保持了渔业质量在下降中相对稳定。中上层鱼类种群结构非常稳定,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一直是最重要的渔获对象,占灯围产量约2/3。其生殖群体几乎是一成不变,该两个鱼种叉长优势组均为180~200mm,各占60~80%,1龄鱼补充群体数量雄厚,且其幼鱼发生量连年增长,闽中、闽东沿海小型灯围和夏缯等作业夏汛产量逐年迅速上升,由此认为,90年代以来,闽南、台浅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不足,建议扶持灯围作业,加大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以来,已成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主要作业类型。本文作者就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属上升流渔场,加上台湾浅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孕育着丰富的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首届一指的群众灯光围网作业渔场。1987年闽南、粤东地区灯围产量曾高达15万吨。一、闽南地区灯围开发中上层鱼类情况自1964年机帆船灯围作业试验成功后,在闽南和粤东地区迅速形成相当规模的灯围渔业。三十年来,闽南地区灯围经历了7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相对稳定和90年代发生滑坡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闽南、台浅渔场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闽南、台浅渔场海洋捕捞强度不断增强,捕捞方式和作业结构日趋不合理,渔船效率下降。本文从渔场的渔业资源现状出发,对灯围、拖网等作业规模的总量控制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渔业科学管理,控制拖网,巩固灯围,发展流刺网、深水延绳钓及鱿鱼钓和鱿鱼敷网作业的新路子,以养护和合理利用渔场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2005年1~11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研究该海区单拖渔业利用状况、主要渔获物资源动态。结果表明:2005年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CPUE)3月最高,达134.41kg/h,随后迅速下降,9月为全年最低,仅34.75kg/h;渔获物组成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营养级较低的种类为主,二长棘鲷居绝对优势,占总渔获重量的38.8%;各主要种类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近十年来,渔船功率和网具的日趋大型化,小型单拖渔船数量有所减少。通过监测调查为渔业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加强和完善渔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省主要渔区之一的惠安县崇武镇传出喜讯:去年渔业总产量3.53吨,产值1.01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15.38%和37.81%,连续10年获得增产增收。崇武镇在发展渔业生产中,坚持不断深化渔业体制改革,全镇实行股份制形式的渔船达95%以上。去年全镇9个主要渔村又相继建立渔捞公司,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大大调动了渔民生产的积极性。去年渔民劳均收入5800元,比前年增长16%。重视投入,促进产出。在国家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崇武镇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措施,依靠群众集资,不断增加渔业投入,仅去年,全镇就集资3136万元,增添渔船109艘,8386吨位,为扩大作业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钓船开拓了舟外渔场,单拖船进入了闽南、台浅渔场,扩大了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16日至9月15日,是连江县实行新伏季休渔后拖网作业在闽中渔场生产的汛期。据统计,全县共有218艘对拖、单拖作业渔船投入生产,平均生产一个航次,共作业天数545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