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原酸乙酰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乙基黄原酸钠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3种乙基黄原酸乙酰苯胺衍生物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这3种添加剂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采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法确证其结构。采用热重分析评价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60℃,能满足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添加剂添加到液体石蜡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抗磨性能,其中添加乙基黄原酸-N-对氯乙酰苯胺时极压性能最好,而抗磨性能较差;添加乙基黄原酸-N-对甲氧基乙酰苯胺时极压和抗磨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种含有双黄原酸酯结构的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合成产物的气味等级、油溶性、铜片腐蚀性能、极压抗磨性,以及试验钢球磨斑表面的元素组成与赋存状态。结果表明:合成的两种黄原酸酯多硫化物均具有良好的油溶性、铜片腐蚀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且气味较小;黄原酸酯多硫化物比黄原酸酯二硫化物的极压性能更优;两种黄原酸酯硫化物的极压抗磨性能均优于硫化异丁烯。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H NMR,13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含硼杂环化合物的摩擦学行为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一种含硼的杂环化合物——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丁基硼酸酯。采用四球及环块摩擦试验机研究了它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蜡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减摩性能也有所改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摩擦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氮和硼元素以吸附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而硫则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了含硫酸盐和FeS2的反应膜。吸附膜与反应膜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合成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羟基取代酯;采用四球机试验和铜片腐蚀试验考察了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在150BS基础油中具有优良的承载性能和较好的减摩性能,且加剂量为1.5%(质量分数)时,其极压和减摩综合效果最佳;但其抗磨和抗腐蚀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6.
将苯并三氮唑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UV-vis、MS、元素分析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表征,确证了其结构。以这3种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作为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摩擦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45℃,能适应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这类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都有良好承载能力,其中苯并三氮唑基-N-对氯乙酰苯胺(2a)的P_B值最大,可达900 N,与ZDDP相当;都能有效地减少钢球的磨斑直径,效果最好的是苯并三氮唑基-N-对甲氧基乙酰苯胺(2b)。  相似文献   

7.
三嗪杂环衍生物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摩擦性能优良的三嗪进行水溶性改良,合成了3个新型无灰无磷三嗪衍生物--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均三嗪(添加剂A)、2 ,4 ,6-三(N-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添加剂B)、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添加剂C),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基础水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B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液的极压性能;添加剂B、C能够显著改善其抗磨减摩性能;在较低载荷下,添加剂A显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通过磨斑表面的金相照片和X光能量色散谱(EDS)分析可知,在摩擦过程中,该系列添加剂可能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表面生成含硫、氮等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到了极压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取代基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然后通过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硫磷酸复酯,并对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添加剂极压抗磨性能良好,合成工艺简单,是一类应用前景良好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性能,与杂环化合物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和效应。介绍了几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方法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摩擦性能优良的三嗪杂环进行水溶性改良,合成了一种无灰无磷水基润滑添加剂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SNOT),并用红外光谱仪(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自来水为基础液,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基础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基础液的极压值,并显著提高其抗磨减摩性能。通过磨斑表面的金相照片和X光能量色散谱(EDS)分析可知,在摩擦过程中, 该添加剂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 在其表面生成硫、氮等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到了极压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1-H苯并三氮唑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1-H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确证了其结构。这3种化合物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40℃,能适应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都有良好承载能力,其中PB值最大的2A可达900N,超过了ZDDP;且都能有效地减少钢球的磨斑直径,效果最好的是2B。对摩擦过程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无水哌嗪与二硫化碳以及含不同酯基的氯乙酸酯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无灰、无磷环境友好润滑油添加剂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酸酯基)哌嗪衍生物2a,2b,2c,2d,2e,2f。采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表征,确证了其结构,并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其热稳定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LP)中的承载能力和添加剂浓度、摩擦时间及载荷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300℃,第二分解温度最高达到370℃,说明它们的热稳定性能良好。此类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当添加剂用量为1.0%(质量分数)时,样品2c+LP的PB值最大可达1100N,远比ZDDP+LP样品的PB值高;并且它们能够明显改善LP的抗磨性能,性能最好的是2f。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酸酯基)哌嗪衍生物中烷基链的长短和形状(直链或支链)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抗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含有长链烷基的哌嗪衍生物抗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磷酸三丁酯和磷酸三苯酯作为菜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机考察了磷酸三丁酯(TBP)和磷酸三苯酯(TPP)作为菜籽油添加剂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了承载能力和抗磨性与添加剂含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TBP和TPP在不同负荷下的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BP和TPP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抗磨性,有效提高菜籽油承载能力;相同试验条件下,特别是高负荷的情况,TPP的抗磨性能优于TBP;TBP和TP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0%时,菜籽油的抗磨性最好;其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植物油分子的载体作用、添加剂中磷的高反应活性及其和植物油分子的协同作用,低负荷工况下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高负荷工况下形成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聚醚硅油梳型共聚物作为汽轮机油新型破乳剂,分别用搅拌法和蒸汽法评价了其破乳化性能。蒸汽法评价结果表明,聚醚硅油破乳剂的破乳化时间为90 s左右,比其它破乳剂降低了约80 s,破乳化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同类产品。同时,产品的抗泡沫性能和空气释放性能也能满足GB/T 12579-2002和SH/T 0308-199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含酯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LF1-4),以传统添加剂丁辛基二硫代磷酸盐(T202)为对比,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菜籽油(RO)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分别对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和主要元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LF1-4作为RO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和显著的抗磨作用,在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佳效果,能使磨斑直径减小38%;同时,LF1-4能有效提高RO的承载能力(PB),但其在RO中的减摩抗磨作用较T202稍差,推测是由于LF1-4在RO中的油溶性稍差所致. 在高载荷下,离子液体LF1-4发生分解释放出活性元素氟等,与摩擦副表面的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铁的氟化物等新的化合物,从而减少了摩擦和磨损。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不含硫、磷的N杂环化合物棕榈酸-N-(喹唑啉-4-酮)甲酯,以它作为润滑油抗磨添加剂,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试验机上评价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还考察了其热稳定性能和油溶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钢球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棕榈酸-N-(喹唑啉-4-酮)甲酯抗磨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和提高承载能力的功效,抗磨减摩性良好,热稳定性优秀,能显著降低工况的磨损和减小摩擦系数,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便且可重复性较好的碱熔法制备锐钛矿相TiO2,采用简便的表面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TiO2纳米纤维,并采用XRD、SEM和FT-IR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油品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iO2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结构,结晶度和纯度较高,而且在油品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TiO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并能够很好地提高油品承载能力,当其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时,抗磨减摩以及提高承载能力的效果最好。这些特性使得锐钛矿相TiO2纳米纤维有望在未来成为绿色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从分子设计的观点出发,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硼杂环抗磨添加剂SONB,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菜籽油(RSO)中加入添加剂SONB后,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磨斑直径明显减小,摩擦系数明显降低。从磨损表面SEM/EDS、XPS分析结果可以推断,该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分解反应,S元素在钢球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含Fe2(SO4)3和FeS2 的反应膜,N、B元素则以吸附膜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 两种膜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