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荧光染色检测在马拉色菌毛囊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于我所就诊的68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处标本两份,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及氢氧化钾(KOH)湿片法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染色效果及表现,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采用荧光染色法诊断马拉色菌毛囊炎阳性患者60例,阳性率为88.24%(60/68),高于KOH湿片法检出马拉色菌毛囊炎阳性患者46例,阳性率为67.65%(46/68),有统计学差异(x2=8.382,P=0.004)。结论:与KOH湿片法相比,荧光染色法在马拉色菌毛囊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阳性检出率较高,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明蕾  高巧燕 《中国医药》2009,4(7):507-507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化硒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硫化硒洗剂外搽,qd,连用4周;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每周1次,连续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0%,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用硫化硒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花斑癣患者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58例,均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疗效.结果 花斑癣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0%(32/40)、97.5%(39/40)、100%(40/40),3周疗程结束后未见治疗无效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亦未见治疗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8/58)、86.2%(40/58)、96.55%(56/58).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每周的总有效率对比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花斑癣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50%(29/40)、92.50%(37/40)、97.50%(39/40);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58.62%(34/58)、77.59%(45/58)、91.38%(53/58),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安全,有效,但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程要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9.
张紫萍  田华 《今日药学》2009,19(12):38-40
目的 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治疗马托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择泛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治疗组使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对照组使用2%酮康唑洗剂,均每天1次,连用4 W,2组均同时口服氟康唑分散片.结果 4周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7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00%、82.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治疗泛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是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毛囊性损害的皮肤真菌病,多由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引发,皮肤的损害为小面积或散在的毛囊损害,多发生在颈部、前胸、后背。本研究报道1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分布广、面积大、损害程度严重、临床较为少见,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对常见性、多发性、复发率高的马拉色菌毛囊炎进行预防的手段 ,对罹患此病已治愈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服用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 )和 2 %酮康唑洗剂外洗 ,并追踪随访 2年。通过临床对照观察 ,结果表明 ,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 )和 2 %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有效、安全、复发率低 ,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口服特比萘芬0.25 g及外搽复方炉甘石洗剂每100 mL中含特比萘芬1.25 g和单独外搽复方炉甘石洗剂每100 mL中含特比萘芬1.25 g治疗4周及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C组没有不良反应。结论 1%特比萘芬浓度的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1%联苯卞唑软膏联合皮肤康洗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皮肤科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皮肤康洗液外用治疗,B组患者给予1%联苯苄唑软膏外用治疗,C组患者给予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软膏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潮红,未经处理自行缓解且不影响药物使用.结论 1%联苯卞唑软膏联合皮肤康洗液能够提高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且能提高细菌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伊曲康唑配合使用复方酮康唑洗剂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经真菌学检查被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2%复方酮康唑洗剂每天清洗3次,连续使用4周,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伊曲康唑,200mg/d,每日一次,连服7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伊曲康唑配合使用复方酮康唑洗剂是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花斑癣患者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58例,均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疗效。结果花斑癣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0%(32/40)、97.5%(39/40)、100%(40/40),3周疗程结束后未见治疗无效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亦未见治疗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8/58)、86.2%(40/58)、96.55%(56/58)。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每周的总有效率对比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花斑癣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50%(29/40)、92.50%(37/40)、97.50%(39/40);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58.62%(34/58)、77.59%(45/58)、91.38%(53/58),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安全,有效,但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程要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CZ)对马拉色菌毛囊炎(MF)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9例马拉色菌毛囊炎病患分为两组,氟康唑组49例予以氟康唑胶囊0.15g/d,口服,连服2周,伊曲康唑组50例予以伊曲康唑胶囊0.2g/d,口服,连服2周。结果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88.0%略高于氟康唑组83.7%,差异无显著性,P>0.05;伊曲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略低于氟康唑组6.1%,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康唑、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外用炉甘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P> 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四周后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组间比较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P> 0.05。结论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贾婷  徐侠 《淮海医药》2011,29(1):62-62
笔者2007年5月~2009年10月采用2%酮康唑乳膏联合0.025%维A酸乳膏(商品名:迪维霜)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费慧芳 《医药导报》2007,26(7):778-779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和2%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复发的疗效。方法 141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治愈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为每周服用伊曲康唑1次,在餐中或餐后顿服2粒(200 mg),连续应用3个月,并在洗澡时使用2%酮康唑洗剂5~10 mL,加适量水调和后涂抹于全身皮肤,每周2次,连续3个月,此后每周1次,连续应用1 a。对照组单纯口服伊曲康唑,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随访2 a,治疗组复发18例(18.4%),对照组复发24例(55.8%),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和2%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有效、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