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验证明了超声波衰减法测量液体中悬浮物在低浓度范围内(0-1000ppm)是可行的,且检测速度快,耐腐蚀,可连续检测,交直流两用,易于实现现场监测或排污口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2.
关于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是总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化。对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缺位的现象,机构改革后,亟待重构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构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入河排污口监测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融合,厘清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明确企业排污口和入河排污口的关系,并按照衔接融合的思路进行监测技术要求的整合。基于对关键问题的分析,按照污染源监测与入河排污口监测管理制度、技术整合的总体原则,分别从入河排污口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2个维度,对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监测信息报送等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形成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要闻     
<正>为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1—2月分别开展渤海入海排污口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计划利用2年时间完成"排查、监测、溯源、整治"4项任务。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有序推进A确立可复制推广的排污口排查整治责任机制通过试点工作,建立了排污口"交办给政府、落实到河长"的排查整治责任机制,先后制  相似文献   

5.
主智 《沿海环境》2001,(10):26-28
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排污单位的超标排污费是各级环境监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方法是,一项一项地算出同一排污口各项污染物的超标排污费,再找出数额最高的一项定为该排污口的超标排污费,通过这种方法计算排污费,即使有计算器的帮助,也要用很长的时间,并且容易出错。如能巧用Excel-97编制出一个通用的超标排污费的计算程序,问题就迎刃而解,效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成功。现以污水排污费计算为例,介绍污水超标排污费的通用计算程序的编制过程: (l)拿出排污单位的监测结果报告单,看排…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九龙坡区环保局按照《重庆市规整排污口技术要求》,对 88家所属工业企业开展了排污口规整工作。为了确保排污口规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监理人员实地调查摸底 ,核实排污口实际排放情况 ,监测人员对企业排污口的监测孔、测流槽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指导 ,并作出具体要求 ,区环保局每周安排一次时间专办排污口规整事宜。目前已完成对 38家企业的现场指导 ,其中 19家企业已完成排污口规整并上交验收申请 ,对 12家企业排污口进行了规整验收。重庆市九龙坡区所属工业企业排污口规整工作进展有序$九龙坡区环保局@范云勇…  相似文献   

7.
重点排污口监测监视工作基本结束历时近1年的“重点排污口监测监视”工作,已于1995年10月完成了全部外业工作。目前正处于资料处理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将于1996年初提交全部成果。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及海洋开发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  相似文献   

8.
大辽河口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大辽河口,从污染水体的波谱特性测量入手,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污染河段研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技术关键,进行污染水体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水体光谱特性测量和水分分析的示范试验研究,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开展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排污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五个排污口中,有四个明显含有生物诱变剂;其中有的排污口对其附近海区已造成污染,而远离排污口的海区水质未受到生物诱变剂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部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当头炮”“牛鼻子”,在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在总结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管理需求将入海排污口分为重点管理、一般管理和简化管理三级,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不同类型和管理分级的入海排污口整治策略,将入海排污口整治与长效监管有机衔接,保障整治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