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燕  王建平 《医药导报》2004,23(12):0982-0984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ACEI)的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长江流域6城市146家医院2000~2002年ACEI的用药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2年长江流域6城市ACEI的年度用药总金额分别为7 592.26,7 407.69,8 166.45万元,其中2001年较2000年下降2.49%,2002年较2001年增长9.29%。结论:ACEI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2003-2005年长江流域6城市β-内酰胺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2003—2005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利用情况。方法:对入网医院目前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类品种,从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两方面进行排序。结果:2005年6城市β-内酰胺类用药总额已达19.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了15.7%,其中头孢菌素类用药总额3年中均占2/3以上。在用药金额排名榜中,位居前列的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DDDs排名则显示,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长江流域抗感染治疗中临床选择频率最高的品种。结论:在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抗菌谱广、作用强、使用方便、耐药性低,同时毒性小、ADR发生率低的药品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市场稳定发展;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开发新产品,发展我国β-内酰胺类抗素工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业;防止β-内酰胺类抗生素滥用等方面阐述存在的问题或差距,提出发展建议;通过十大城市入网医院用药分析;可见在大城市中,抗感染药物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青霉素类抗生素次之。  相似文献   

4.
巫娟  林建昌 《广东药学》2001,11(5):58-59
采用金额排序法及DDDs排序法,统计分析1998-2000年我院药库植物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量、日用药金额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该类制剂的用量及金额均迅速增长,2000年较1998年金额增长110%,DDDs增长44%;我院使用的植物药注射剂30多种,主要集中分布于心脑血管、抗肿瘤及抗感染药三大类;3年用量及金额以心血管类为高,日用药金额以抗肿瘤类为高。  相似文献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结果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及依据。方法:分别统计某综合医院检验科细菌室药敏试验检出菌对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结果和15种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结合药敏结果及DDDs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青霉素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制剂,碳青霉烯类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低。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舒他西林的用药频度(DDDs)分别列1-4倍。结论:青霉素类抗生素存在不合理应用,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方法:调查重庆市18家医院在2001年~2003年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组成、剂型、规格、药品名称、生产厂商、用药金额等,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在2001、2002、2003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2229、2937、4119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6.41%;3年中与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的复合制剂金额分别为6280、2276、729万元,占该类药物总金额的67.64%、24.51%、7.85%,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20%、35.93%、94.50%。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药量逐年快速增长,预计其市场需求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6城市医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调查、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1999年~2001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生产企业销售金额、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为6227520元、7204738元、7537601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结核药物的金额为282元。结论 :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比较少、价格便宜 ,但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用药金额及用药量都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6城市医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调查、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1999年~2001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生产企业销售金额、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为6227520元、7204738元、7537601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结核药物的金额为282元。结论 :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比较少、价格便宜 ,但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用药金额及用药量都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9.
庄秀清 《海峡药学》2016,(7):126-127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片在细菌性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9例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作本次调查对照组,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另选取29例同种类细菌感染患者作本次调查研究组,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后的最终结局。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段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平均PCT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65.51%,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盐酸氨溴索片同用于细菌性肺部感染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促病患疾病尽快康复,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146家医院抗组胺药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抗组胺药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了6城市146家医院2000~2002年抗组胺药的使用金额,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2000,2001,2002年分别为人民币4 171.43万,4 382.91万,3 908.67万元,2001年较2000年增长4.83%,2002年较2001年减少12.13%。结论: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是首选抗组胺药,此类药物有心脏毒性作用,发生率虽低,但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抗病毒药物用药的现状及趋势,做出客观评估.方法调查长江流域6城市136家医院1998年~2000年抗病毒药物用药金额、生产公司等,分析临床应用情况及未来趋势.结果抗病毒药物用药金额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为17330331、24068239、47427419元,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金额为1195元.结论抗病毒药物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其用药金额和用量都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分类总结耐药机制。结果: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膜通透性改变和青霉素结合蛋白靶位的改变。结论:耐药机制的研究为解决耐药提供了对策,但合理用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00~2002年长江流域6城市沙坦类药物消耗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胜民  国强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2):1052-1054
采用金额分析法和DDD分析法,对2000~2002年长江流域沙坦类药物的消耗数据进行分析。3年间长江流域6大城市沙坦类的消耗金额增加2.84倍,用药人次增加3.08倍。其中上海用量最大,占总金额62%;重庆用量最小,占0.03%;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杭州,为19.4倍;最慢的是重庆,为1.5倍。单个药物增长最快的是厄贝沙坦,为7.1倍;用量最大的是氯沙坦,为59669525元。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提供用药信息、动向.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广州地区2001年~2003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购入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2002年、2003年分别以5.97%和28.33%的速度增长;在DDDs排序中,2001年青霉素钠注射剂居首位,2002、2003年口服的头孢拉定国产品连续居首位;在金额排序中,前20位的药物主要为注射型的第3代CEPs药物;抗微生物各类药物金额连续3年的构成比无大的变化,基本稳定.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从总体上看基本稳定,但某些品种仍存在应用频率过大现象.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6城市136家医院1998年~2000年抗病毒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彭永富  刘松青  邢根生 《中国药房》2001,12(11):664-666
目的 :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6家医院抗病毒药物用药的现状及趋势 ,做出客观评估。方法 :调查长江流域6城市136家医院1998年~2000年抗病毒药物用药金额、生产公司等 ,分析临床应用情况及未来趋势。结果 :抗病毒药物用药金额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为17330331、24068239、47427419元 ,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金额为1195元。结论 :抗病毒药物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 ,其用药金额和用量都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使用ABC方法分析我院药品消耗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玲  江明 《广东药学》1999,9(2):58-61
对195-1997年每年我院使用的药品品种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计算,并用ABC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知,3年来我院A+B类品种高度集中在抗感染类药物及营养类药物。新品种最多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且普遍价格偏高,3年里,抗杂药物占各年度西药总消耗金额分别为:95年50.68%,96年53.01%,97年45.49%。营养类药物3年里进入A+B类的品种数较稳定,消耗金额稳居第2位。本文还通过对我院用药  相似文献   

17.
住院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统计某市立医院2002年1~12月内住院药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消耗数量、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对该类药品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5名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青霉素钠。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00~2003年长江流域6城市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长江流域6城市抗高血压药使用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购药金额排序法,对临床常用的6大类抗高血压药在6城市的销售情况、所占百分比和重点药品等进行分析。结果:6城市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南京和杭州增长较高,武汉、成都和重庆增长相对较低。钙通道阻滞药用量约占抗高血压药的5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约占25%,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药约占10%。结论: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药为临床用量最大的3类抗高血压药,其它3类药物临床用量较少,生产企业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李文杰  李红梅  王剑 《药学实践杂志》2001,19(4):239-241,236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揭示用药水平。方法:对1999-2000年病人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品种、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结合临床对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类型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进行了排序。结果:1999-2000年住院病人使用抗感染药物有12类,头孢菌素均占居首位,1999年使用抗感染药物45个品种,消耗金额占住院病人用药28.18%,2000年使用了66个品种,占42.50%。结论:抗感染药物用量大幅度上升,不合理用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2001年~2003年病房临床分离的PA1128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三年来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26.38%、37.37%和25.3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27%、24.55%和15.77%;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02年为25.49%,2003年为22.77%;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7.86%、39.90%和33.77%;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003年为36.63%。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PA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目前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应该适当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