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甚理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q%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已陆续开发,并应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实践.本文就EGFR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mCRC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我们对于这些分子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确切作用,以及肿瘤生长对这些分子的依赖性认识并不充分.因此,对于如何选择患者以及预测疗效仍有疑问.本文对mCRC靶向治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KRAS、BRA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等关键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突变状态与治疗的相关性,及可能的预测/预后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当今,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模式里越来越重要的因子,而靶向治疗中研究最多的是关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靶向治疗药物.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EGFR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利弊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此文就EGFR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择伟  宁守斌 《胃肠病学》2012,17(4):251-254
胃癌(G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率低。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GC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等。本文就进展期G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可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以及血管发生。近年来,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拓宽了结直肠癌治疗的选择范围。目的:系统评价EGFR单抗联合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中检索结直肠癌治疗方案联合与未联合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反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比值比(OR),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漏斗图检测出版偏倚。结果:共7项随机对照试验(n=4186)纳入分析。联合与未联合EGFR单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反应率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分别为25.4%和17.6%(OR3.36,95%CI:1.42~7.95),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25.6%和18.0%(OR3.32,95%CI:1.40~7.88).治疗组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按ITT分析分别为71.2%和54.3%(OR2.23.95%CI:1.74~2.86).治疗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和皮肤损害、腹泻、低镁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EGFR单抗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尤其是转移性或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率,伴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5-05/2009-0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78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肿瘤组织中EGFR、HER-2、VEGF的表达, 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GF R、HE R-2、VEGF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8 . 5%( 30 / 78 ) 、53.8%(42/78)、41.0%(32/78). 三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类型无关, 而与肿瘤的大小、侵袭深度和转移密切相关.EGFR与HER-2及VEGF, HER-2与VEGF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 = 0.421,0.484, 0.469, P = 0.019, 0.012, 0.016).结论:EGFR、HER-2、VEGF的表达参与大肠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 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 同时, 也可用于指导大肠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随着胆道肿瘤基础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新的热点。旨在对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Ⅱ、Ⅲ临床试验作一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Ⅱ临床试验中,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滞剂没有体现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晚期胆道肿瘤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唯一的一项Ⅲ期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表明尼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作为晚期胆道肿瘤一线治疗手段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亚组分析胆管癌能从标准化疗联合尼洛替尼获得显著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通过分析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有效地控制胆道肿瘤进展,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预后较差,其三线治疗仍是一大难题。为进一步延长mCRC患者的生存时间,新型口服药瑞戈非尼、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及呋喹替尼已陆续获得批准成为mCRC的标准三线治疗,另有一些有前景的药物也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将综述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三线治疗用药选择以及该领域新兴的治疗方案,并探讨用药顺序对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食管癌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效果欠佳。分子靶向治疗以其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与放化疗协同及不易耐药等优点,在许多实体肿瘤治疗中已成功应用,且疗效可观,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因此,食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备受关注,分别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本文就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食管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EGFR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家族的异常表达和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肿瘤转移关系密切,抑制受体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EGFR信号在结直肠癌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入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阶段,此文就EGFR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赫超  倪醒之  沈丹平 《胃肠病学》2012,17(7):436-439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根据ToGA试验结果,欧盟和美国于2010年先后批准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胃腺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然而,目前胃癌中尚无统一的HER2检测评分系统,其耐药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胃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胰腺癌药物化疗疗效不佳。既往研究提示环氧合酶(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途径均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COX-2抑制剂和EGFR抑制剂联用对胰腺癌的生长可能具有协同抑制作用。目的:观察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罗替尼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分析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用药前后细胞中COX-2、EGFR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Bcl-xL、Bak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xPC-3细胞中可观察到COX-2和EGFRmRNA表达.吲哚美辛和埃罗替尼单用均可下调COX-2和EGFRmRNA的表达,两者联用时下调作用更明显。吲哚美辛和埃罗替尼单用均可抑制BxPC-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减少抗凋亡基因Bcl-2、Bcl-xL的表达,轻微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两者联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结论:吲哚美辛和埃罗替尼均可抑制COX-2和EGFR的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两者联用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关键步骤,其过程受多种血管生成因子调控。目的:研究血管生成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TβR Ⅰ 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FGF、TGF-β1和TβR Ⅰ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进行比较,分析三者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FGF、TGF-β1和TβR Ⅰ表达阳性率增高,与正常结直肠黏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三者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bFGF、TGF-β1和TβR Ⅰ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陈慧 《胃肠病学》2013,18(3):188-19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由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本文就结直肠癌发生机制包括染色体不稳定(CIN)、微卫星不稳定(MSI)、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CR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研究认为CRC是一种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遗传不稳定性长期积累、共同作用所致的异质性疾病,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就MSI与CR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张小燕  郜恒骏 《胃肠病学》2010,15(9):571-573
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演进过程,基因表达异常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miR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iRNA与结直肠癌天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存在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所致的细胞无限增殖和凋亡抑制,因此联合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对揭示胃黏膜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环氧合酶(COX).2和三叶因子(TFF)1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6例异型增生和16例胃腺癌纳入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病变组织中EGFR、COX-2和TFF1的表达,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在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织(P〈0.01);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COX-2的表达逐渐增高,而TFF1的表达逐渐减低。EGFR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COX-2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EGFR、COX-2和TFF1表达异常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国内外还很少有确切疗效的胃癌化学预防药物。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温郁金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目的:通过检测温郁金水蒸气蒸馏提取液对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鼠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6只,分别为空白组、MNNG造模组、塞来昔布组、1g/ml温郁金组和2g/ml温郁金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实验前6周予10%NaCl溶液1ml每周灌胃一次。然后开始40周的实验,实验期间死亡、经病理检查证实有或无胃肿瘤的大鼠均留取胃黏膜标本,计人诱癌情况统计。完成实验的大鼠于第41周处死,取胃黏膜(已致瘤者选取致瘤部位)检测VEGF和COX-2的表达。结果:VEGF和COX.2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质内,C、D、E组大鼠VEGF和COX-2阳性表达等级积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D、E组与C组比较,VEGF和COX-2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郁金水蒸气蒸馏提取液可下调饮用MNNG大鼠胃黏膜VEGF和COX-2的表达.降低胃癌发生率,具有较好的胃癌化学预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