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2007年需取舌侧个性化矫治器印模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70例,取印模一次成功者79例,上颌需要二次取模者6例,下颌需要二次取模者4例,所有患者由同一医师实施操作.全部病例(89例)均由本文作者进行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2007年需取舌侧个性化矫治器印模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70例,取印模一次成功者79例,上颌需要二次取模者6例,下颌需要二次取模者4例,所有患者由同一医师实施操作.全部病例(89例)均由本文作者进行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3.
压力印模法制取无牙颌印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例无牙颌患者中25例牙嵴条件差者,用压力印模法制取印模,其余牙嵴条件好者用常规印模法取模。复查43例,对二者戴牙效果作了比较,并进行了模型分析。采用压力印模法者,戴牙后复诊改率低于常规印模法者,具有较好的戴牙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护婵配合。方法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50例,采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取印模,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制作提供准备条件,结果护士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硅橡胶印模,50例患者均取得精确印模,印模过程患者感觉舒适,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护士掌握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医护配合默契,有利于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本科实习医师制取硅橡胶印模及数字化口内扫描印模的教学实践,对比2种取模方式的操作时间、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等。方法:6名本科实习医师分别作为医师和患者进行取模练习,由专人记录操作时间,并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取模时间、学习总时间、总体舒适度方面,硅橡胶印模优于口内扫描印模,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硅橡胶取模,患者的就诊体验更好。采用口内扫描印模技术,需要医师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实习医师可以更好地学习到不同取模方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个齿托盘取模在固定修复体印模制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上颌前牙全冠修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硅橡胶一次(A组)、二次(B组)、个齿托盘取模法(C组)制取印模,按照印模颈缘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经统计学检验,3组颈缘清晰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印模的优秀率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个齿托盘取模法复制基牙预备体肩台下解剖结构的效果优于常规取模方法,可以提高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全口义齿两次印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全口义齿时常用两次印模法取得印模。传统一般先用红色打样膏取得初印模,获得个别托盘,再用个别托盘加弹性印模材取得终印模。此过程操作较为复杂,门诊用时较长。笔者在临床中摸索出一种两次印模法,经过2年对28例患者的实践,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选择有孔托盘:选择大小合适的有孔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宽2~3mm,边缘高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并不应妨碍唇、舌系带的活动。2、取初印模:用藻酸盐印模材取初印模,同时快速作肌功能整塑,待印模材结固后,取出印模托盘。注意取初印模的印模材需略调稠一些,以便取模时能…  相似文献   

8.
印模精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获得高精度的口腔印模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必要前提,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诸多因素均会对印模精度造成不良影响,如印模材料的种类、特性,托盘的材料和类型,取模技术以及印模消毒处理等因素。此外,取模的操作过程也存在着很多影响印模精度的因素。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制取印模时常见问题及克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模是制作义齿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但临床工作中,常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给取模工作带来困难,使印模出现各类缺陷,致反复多次取模,造成材料和时间的浪费,甚至义齿的失败。本文根据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对取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一、印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数字化口内直接印模技术与传统精细硅橡胶印模技术在磨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修复科行磨牙全瓷单冠修复治疗的患者32例,共计36颗患牙。实验组18颗患牙采用CS3600口内扫描仪制取数字化印模,对照组18颗患牙采用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制取印模。记录两组取模时间、戴牙时间及患者舒适度,修复完成2个月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取模时间更短、取模更舒适;制作的修复体戴牙时间更短、修复体边缘适合性更好(P<0.05)。结论:在磨牙全瓷冠的修复治疗中,CS3600口内扫描技术在取模时间、取模舒适度、戴牙时间和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终印模硅橡胶与藻酸盐印模材联合采制桩核印模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采制桩核印模的方法有多种,如蜡成型法、红色打样膏取桩法、寒天印模材取桩法、硅橡胶二次印模取桩法等。我们应用硅橡胶终印模材与藻酸盐印模材联合采制桩核印模法口外制作桩核冠,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常规法与注射法取印模精确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冠桥印模精确度,本文采用注射法制取冠桥印模,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1.材料:注射器(大成齿科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翡翠印模料(天津登士柏牙科有限公司生产),放大器,托盘,拌刀,橡皮碗。2.方法:随机抽取临床120例冠桥基牙预备后患者,每位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制取印模,一副用传统法取模,另一副用注射法取模。①传统法:基牙预备后,选择好合适托盘,嘱患者漱口,吹干基牙,将调好的水粉剂印模料放入托盘,送入患者口腔,对准牙槽嵴轻轻压下致合适位置后,保持托盘位置至印模料结固后从口…  相似文献   

13.
印模精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高精度的口腔印模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必要前提,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诸多因素均会对印模精度造成不良影响,如印模材料的种类、特性,托盘的材料和类型,取模技术以及印模消毒处理等因素。此外,取模的操作过程也存在着很多影响印模精度的因素。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枪式硅橡胶间接制取桩核根管印模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 2 6 7例使用枪式硅橡胶获取根管印模进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患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配合 ,依据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效果。结果  2 6 7例患者取模效果良好 ,90 .2 6 % 1次取模成功 ,仅 9.74 %出现气泡。所有医生和 95 .13%的患者对护理配合满意。结论 护理配合的关键是熟悉临床操作步骤和材料特性。  相似文献   

15.
总义齿修复中应用闭口式印模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总义齿时,本着一切以口腔内具体情况为依据的基本原则,我们采用了闭口式印模法[1](也称二次印模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总义齿修复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初次修复总义齿者47例,原有全口假牙再次修复全口义齿者21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4例。操作方法:常规制作总义齿所需全部器械和材料。对A组病人,应用传统方法先取印模、制作蜡基托、蜡堤、转移咬合关系、上牙合架、排牙、调牙合、试戴,再回到石膏模型上装盒、热处理等;对B组患者,应用闭口式印模法,也是先取模、制作…  相似文献   

16.
采取印模是制作全口义齿的第一步,是成功修复全口义齿的关键。准确的全口印模要精确地反映无牙颌患者剩余牙槽嵴的解剖形态和周围组织生理功能活动范围,以便使义齿基托与口腔黏膜高度密合,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从而取得全口义齿良好的固位,并能在功能运动时保持稳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印模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要求。近年来各种改良式印模方法层出不穷,如:开窗托盘印模法、动态压力式印模法、后缘截断框架式托盘印模法及中性区技术等,这些方法在取组织面、磨光面或黏膜转折处的印模上各有优势或侧重。针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其剩余牙槽嵴条件、全身情况或修复需求等情况而选择相应的印模方法。本文就无牙颌取模技术的不同侧重角度、技术要点、适应证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口腔印模的消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口腔印模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甚至血液,若未经消毒处理直接灌模易造成乙肝、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但由于牙科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以及印模材料本身的特性,印模消毒一直是口腔消毒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印模消毒的方法及优缺点、常用印模材料消毒的研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不同印模方式对无牙颌松软牙槽嵴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纳入5名松软牙槽嵴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缓冲法、开窗法制取印模,灌注终模型。采用口内光学扫描仪获取口内及各个终模型上相应松软牙槽嵴区域的光学印模,导入 Geomagic Qualify 2013软件进行分析,分析口内松软牙槽嵴的光模与各个终模型上相应区域光模的拟合程度,比较3种印模方式的印模精度。结果:5位患者的光学印模拟合图及软件分析所得3D 偏差值(SD、Mean +、Mean -)的方差显示,常规法偏差值最大,缓冲法其次,开窗法最小。结论:对于松软牙槽嵴的无牙颌开窗印模方式可提高印模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寻改良二次印模法获取全口义齿后堤区范围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修复科门诊的30例上颌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良二次印模法与常规二次印模法制作全口义齿。随访观察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义齿脱位次数并计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义齿脱位次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17, P > 0.05),其中改良二次印模法(2.87 ± 0.34)分,常规二次印模法(2.73 ± 0.57)分。结论 与常规二次印模法制作的全口义齿相比,改良二次印模法制作的全口义齿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并且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颌骨缺损治疗中采用功能性印模技术患者对舒适度的主观评价及佩戴赝复体后咀嚼效果的客观分析。方法:临床筛选30名上颌骨部分缺损的患者,以自身为对照,分别采用个别托盘印模和功能性印模2种不同方法制取印模,取模后随即记录患者的舒适度及焦虑状态,赝复体佩戴后,测试患者的咀嚼效率。利用 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功能性印模制作的赝复体,患者戴用后咀嚼效能明显提高(P <0.05)。功能性印模方法取模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有明显改善,对取模过程的总体印象方面2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 =0.051)。患者术后3个月后采用功能印模方法,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结论:功能性印模技术作为颌骨缺损患者制作赝复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