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困难气道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4年收治的46例口腔颌面部手术麻醉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6例困难气道的病人,其中5例采用鼻腔黏膜,口咽腔黏膜表面麻醉或/和经环甲膜注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另1例于局麻下气管切开术后再实施麻醉,围术期均无严重缺氧、误吸、喉痉挛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困难气道的不同原因和困难程度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插管技术是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由于其病变部位和手术操作的影响,常常需要麻醉医师给予经鼻腔气管插管麻醉,现将本院近年来780例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插管困难的患者,其中手术麻醉插管14例,危重病人抢救插管2例,分别采用纤维喉镜引导下经鼻、经口两种方法进行气管插管.结果:16例患者经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均1次成功,其中经鼻腔气管插管13例,经口腔气管插管3例.结论: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是解决临床全麻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时插管困难的方法,具有损伤轻、刺激小、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7例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本组27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根据颈椎病情和气管插管困难程度选择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结果 10例高位截瘫患者气管插管困难,在颅骨牵引下4例经鼻盲插,6例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均保持自主呼吸.其余患者均在静脉快速诱导下经口气管插管.结论 术前充分的气道评估、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是保证麻醉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30例患者在纤维喉镜引导下,经鼻对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插管术,其中男21例,女9例,50~70岁。昏迷6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粗短会厌不能暴露8例,烧伤后头颈部疤痕挛缩4例,口腔肿瘤麻醉喉镜难以置入6例、颈前正中肿物气管切开插管6例,均系经口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等方法失败者。纤维喉镜选用ENF—T3型(日本OLYMPUS公司)。患者平卧,将1%丁卡因喷雾麻醉鼻腔及口咽、下咽部,选择通畅一侧鼻腔滴人数滴1%麻黄素以收敛鼻腔黏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腭咽部手术困难气道需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辅以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结果所有患者镇静配合插管顺利。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静脉辅助镇静加表面麻醉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操作顺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王雄  郝慧灵 《吉林医学》2013,(26):5443-5444
目的:探讨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困难气道插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1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困难气道经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下颌粉碎性骨折7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3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4例,下颌骨骨折且合并颅脑外伤者3例,下颌关节强直下颌骨髓炎张口困难1例,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3例。术前预测插管困难7例,其中颈椎骨折5例,严重颈椎病2例,烧伤后颈颏严重粘连1例,喉镜明视下经口插管失败2例。结果:31例患者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有3例在导管出后鼻孔有不适感,另有4例插管时有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手术前预测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急诊困难气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常因外伤、肿瘤、瘢痕挛缩、先天畸形等造成气道异常,需经鼻盲探下完成气管插管.但盲探常遇插管困难,反复插管不仅造成病人痛苦,甚至导致咽喉损伤、声门水肿等并发症.因此提高此麻醉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安全性极为重要.现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4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气管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困难气道患者,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作静脉注射麻醉后,行环甲膜穿刺作气管内表面麻醉,然后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行气管插管,观察其应用效果以及操作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20例张口受限患者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插管均获得成功。气管插管操作过程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患者无痛苦记忆、喉痛及声嘶等并发症。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中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成功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诱导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口腔、颌面部外伤的疗效。方法:31例病例均采用慢诱导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治疗口腔、颌面部外伤。结果:手术中病人情况稳定.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慢诱导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口腔、颌面部外伤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鼻气气管插管法是开展小儿腭裂修补、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成人口腔粘膜癌切除等手术必备的麻醉技能,原则上与经口腔插管相同,但较口腔插管难度大,需一定操作技能才能顺利完成,否则不仅导管不能插入气管内,而且容易导致气道(特别是咽后壁)粘膜组织损伤,以及其它并发症,甚至出现麻醉危象,我科25例颌面部手术采用石蜡膜外导管牵引气管导管解决了气管导管到咽后壁改变方向的难题,使经鼻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58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在表面麻醉辅以适当的镇静镇痛的情况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结果:58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鼻插管,能安全有效地解决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困难气管插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在困难气道中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GlideScope videolaryngoscope,GVL)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GVL经口气管插管组和GVL经鼻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质费城颈托固定颈部,模拟困难气道。比较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时间、困难插管评分、总的插管成功率、试插的次数及插管并发症。结果 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GVL经鼻气管插管的时间较短(49 s vs. 38 s,P<0.01),且插管难度降低。但两组总的插管成功率及试插次数相似。两组均无误入食管以及缺氧情况发生,但经鼻气管插管组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28% vs. 7%,P=0.042)。结论 在困难气道中,GVL经鼻气管插管较GVL经口气管插管快速、容易,但经鼻插管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盲探插管装置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手术患者55例,直接采用盲探插管装置经鼻插管25例,传统的盲探或明视气管插管30例。结果:采用盲探插管装置经鼻插管的25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2%;传统的盲探或明视气管插管的30例患者,经3次插管成功20例,经窥喉明视协助成功6例,其余4例在插管困难改用盲探插管装置插管成功,其中2例面罩通气困难,用盲探插管装置紧急通气后插管成功。结论:盲探插管装置用于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高,安全性能好,对患者损伤小,能快速开通气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景萍  王君娣 《中原医刊》2011,(14):111-112
目的探讨神经安定镇痛遗忘经鼻插管在腭垂腭咽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6例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腭垂腭咽成形手术男性患者,以麻黄素及2%利多卡因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以1%丁卡因行咽喉部表面麻醉;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1μg/kg经静脉输液器的莫非氏管滴入;用1%丁卡因2ml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黏膜表面麻醉;面罩吸入纯氧5min,插管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保留自主呼吸,经鼻腔将导管插入达口咽部,用喉镜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借助气管插管钳将导管送入气管。进行呼吸末CO2监测,确认导管在气管内及气道通畅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术中以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在经鼻腔慢诱导插管过程中无缺氧,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在92%以上。结论神经安定镇痛遗忘经鼻插管可安全用于腭垂腭咽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52例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本组52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根据颈椎病情和气管插管困难程度选择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结果:本组4例2次插管成功,其余均1次插管成功,其中30例高位截瘫患者中,有6例发生气管插管困难,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均保持自主呼吸。其余患者均在静脉快速诱导下经口气管插管。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的气道评估、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是保证麻醉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文浩  徐光明 《吉林医学》2009,30(15):1649-1650
目的:探讨慢诱导麻醉下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A组)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B组)。比较两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有无咽喉部疼痛和持续的时间。结果:A组光棒引导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一次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优于传统盲探插管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慢诱导麻醉下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的发展 ,鼻腔手术要求既要有宽阔的视野 ,有利于彻底切除病变 ,又不在鼻面部留下外在手术切口疤痕 ,不影响患者的外观容貌。我们采用面中掀翻术治疗 5例患者 ,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医疗难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2 0~ 5 8岁 ,平均 32岁。鼻腔内翻型乳头状瘤 2例 ,外鼻畸形并鼻中隔偏曲 1例 ,鼻腔纤维血管瘤 1例 ,上颌窦癌 (T2 N0 M0 ) 1例。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流脓涕。擤鼻带血 3例 ,外鼻畸形 1例。2 手术方法2 .1 麻醉 经口腔插管 ,静脉全麻 ,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纤支镜对125例ICU及手术室存在困难气道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效能、耐受性、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并总结插管经验.结果:124例患者插管成功,95%的患者在3 min内完成气管插管,90%的患者耐受性好,大多数患者插管过程中心率和血压有一过性升高;1例患者出现喉头水肿而改气管切开,23例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存在气道出血,经局部压迫及药物止血后出血停止,10例患者插管后出现鼻窦炎,改其他途径的人工气道和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对困难气道管理成功率高、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的插管前准备、基础麻醉方法、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技巧。方法: 对23例困难插管患儿行充分术前镇静,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10例,七氟烷组(B组)13例,均行基础麻醉、鼻腔黏膜收敛和表面麻醉,经鼻纤支镜导引插管,观察其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3例插管均成功,插管时间(11.8 ±2.4)min,插管操作(包括易手插管)1~3次,术毕即时拔管15例,在麻醉恢复室恢复后拔管8例;气管插管中3例出现喉痉挛、上呼吸道梗阻、氧饱和度(SaO2)迅速下降,随即停止操作,面罩吸氧改善后重新插管;术后轻度声音嘶哑2例,经雾化吸入无后遗症。2组插管过程中皆出现SaO2下降,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尤以完成插管操作时为甚,且A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 插管前准备充分,七氟烷基础麻醉经鼻纤支镜导引插管处理小儿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