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在体内不能转化为酪氨酸 ,而蓄积在体液中 ,大量的Phe及其异常的代谢产物抑制脑组织的谷氨酸代谢 ,同时也使神经递质5 -羟色胺的生成量减少 ,损害脑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并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损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已将PKU列入新生儿筛查项目之一 ,筛查方法经历了由细菌抑制法向干血片荧光法的转变。目前我国PKU患者的治疗监测基本采用静脉血高效液相法或血清荧光法 ,由于上述方法检测所…  相似文献   

3.
化学荧光法筛查苯丙酮尿症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化学荧光法(CFEIA)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优越性和制定本地区苯丙氨酸(Phe)筛查切值.方法 应用CFEIA法和细菌抑制法(BIA)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Phe浓度,筛查PKU.结果 正常新生儿Phe频数呈正态分布,99%百分位数为116μmol/L(1.93mg/dl),确定本地区筛查切值为1.90mg/dl,荧光法筛查67040人,确诊PKU 11例,(1/6096),BIA筛查194 012人,确诊PKU 21例(1/9 239),经卡方检验,两法无显著性差异(x2=1.27,P>0.05);荧光法有6例筛查值在切值附近(2.02~3.72mg/dl),经召回复查分别确诊为轻、中型高苯丙氨酸血症和经典型PKU.结论 荧光法定量、灵敏、特异性高,资料永久性保存,是国内PKU筛查值得推荐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正> 苯丙酮尿症(PKU)是由于苯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可改变其预后。本院1999年建立新生儿筛查中心以来,应用细菌抑制法筛查确诊PKU患儿4例,现将诊治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毛久忠  张玉新  张海娟 《中外医疗》2008,27(19):140-141
目的 探讨朝阳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生分布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干血片滤纸片法,对122662例出生72h,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用细菌抑制法检测血中幕丙氨酸(phe)浓度水平.结果 PKU筛查阳性率为1/4543临床流行病学调查27例患几分布在全市的市区及5个县的23个乡镇(街道),其中4个乡镇各有2例患儿.在男女性别及城乡分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有家中两孩全发病,1例双胎.结论 PKU在朝阳市呈散发生分布,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苯丙酮尿症(PKU)细菌抑制法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细菌抑制法检测苯丙酮尿症(PKU)的因素,规范细菌抑制法PKU诊断法,杜绝假阳性和假阴性。方法固体培养,吸取枯草芽胞杆菌ATCC6633孢子,加入β-2噻吩丙氨酸,制成PKU培养基,37℃,培养17小时,观察菌环生长直径。结果血片高压温度为120℃、3分钟,时间过长破坏样本中苯丙氨酸,如果不高压则有棕红色环形成;采血纸的质地和厚度影响菌环生长直径;菌环生长直径和β-2噻吩丙氨酸含量成反比,和10~6/ml孢子悬液用量无关;枯草芽胞杆菌ATCCA6633利用苯丙氨酸的性质不稳定。结论血片要高压,样本和标准血片要用同一种采血纸,控制β-2噻吩丙氨酸用量,10~6/ml孢子液现配现用或真空冷冻干燥后4℃保存。  相似文献   

8.
苯丙酮尿症(PUK)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导致了苯丙氨酸代谢障碍,使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从而影响了大脑及神经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智力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苯丙酮尿症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和早期干预训练智力康复等保健指导,防止智障发生有重要意义。方法:5例PKU患儿分二组,新生儿筛查出3例为一组,门诊诊断出2例为一组,给予无或低苯丙氨酸奶粉治疗,随访智能、体格发育情况。结果:新生儿筛查组智力、体格发育均达到同龄水平,门诊诊断组1例重度智力低下,1例轻度智力低下。结论:开展新生儿筛查工作是防止弱智儿发生的重要措施,及早给予无或低苯丙氨酸奶粉治疗,把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对患儿大脑发育更具安全性。智力康复不仅在智障患儿需要,对筛查发现的PKU患儿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726 998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苯丙酮尿症(PKU)疾病的筛查,了解浙江省遗传性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类型.方法:取出生72 h后并喂足高蛋白奶6次以上的726 998例新生儿足跟末梢血,应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在726 998例新生儿中检出phe增高(phe>121.0 μmol/L)的可疑者152例,经血清氨基酸分析(其中宁波可疑10例,确诊7例),确诊PKU患儿32例,其中经典型PKU 2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5例,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1例.确诊治疗最早时间为16 d,最晚为105 d,中位数为32 d.结论:浙江省苯丙酮尿症检出率为1/22 718.  相似文献   

11.
我院5年共收治PKU患儿41例,其中新生儿筛查发现10例。对坚持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的26例进行了系统观察。生后6月以内就诊的9例中8例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均正常;生后6月以上就诊的17例患儿中只有4例接近正常。强调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智力低下的必要性。治疗中应有充足的无苯丙氨酸奶粉及低苯丙氨酸食品,才能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新生儿足跟全血干血片苯丙氨酸(Phe)水平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切值。方法采用连续流动荧光分析仪测定新生儿72 h足跟全血干血片Phe水平。结果正常新生儿Phe频数呈正偏态分布,99%分位数为42.1 mg/L,共筛查40 096例新生儿,确诊5例典型PKU,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结论本地区筛查PKU切值以40.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串联质谱法(MS/MS)在检测苯丙氨酸浓度在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MS/MS分析了9000 例新出生婴儿全血标本中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浓度,计算两者的比值。MS/MS分析的Phe的线性范围为25.3~898.5 mol/L, Phe的平均回收率为97.8%, 批内变异系数(CV)为3.85%,批间变异系数CV为4.53%;Tyr的线性范围为39.60~260.07 mol/L, Tyr的平均回收率为96.5%,批内变异系数(CV)为4.25%,批间变异系数CV为5.83%。MS/MS法能够比较灵敏,特异的检测血中 Phe和Tyr的浓度,可以满足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及诊断的需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惠文  袁小兵  张拥军  顾学范 《医学争鸣》2004,25(20):1838-1842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患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分析苯丙氨酸和胞质游离钙有无关系.方法:用钙成像技术检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对胚鼠皮层未成熟神经元胞质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高浓度苯丙氨酸降低胞质游离钙,苯乙酸使胞质内钙浓度降低后升高最后又降低,苯乳酸使胞质内钙降低更明显.使用无钙离子无钠离子的细胞外液,苯乳酸降低胞质内钙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使用Thapsigargin阻断内质网上钙泵,苯乙酸虽仍能降低胞质内钙,但没有降低后又升高的现象.当苯丙氨酸、苯乙酸和苯乳酸相同浓度时,苯乙酸、苯乳酸较苯丙氨酸的作用更强.结论:结合我们以前的观察结果,苯丙氨酸可能激活plasma membrane Ca2 -ATPase,促进神经元胞质内钙外排,进而导致神经元胞质内钙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我院利用追踪方法学调研超声诊断科及全院其他专科配置彩超的合理性。实践证明合理应用追踪方法学研究方式,对医学装备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医学装备管理更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二代测序技术对9例经典型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基因突变型进行验证。结果  9例患者检测到PAH基因的12种致病性突变,包括7种错义突变(p.I65T、p.F161S、p.Q204C、p.R241C、p.L242F、p.R243Q和p.Q375E),2种无义突变(p.R111X和p.Y356X),3种剪接突变[c.442 1G>A(IVS4 1G>A)、c.1315+6T>A(IVS12+6T>A)和c.1316 2A>C(IVS12 2A>C)],以及3种非致病性的变异(p.Q232Q、p.V245V和p.L385L),致病性突变均来自患者父母。其中,2个致病性突变未见报道,分别为c.1316 2A>C和p.Q375E(CAA >GAA)。结论  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可以准确检测出PAH基因突变,对遗传病因明确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内高度多态的短串联重复顺序(STR),以兹建立简便易行的苯丙酮尿症(PKU)产前诊断方法,杜绝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质量。方法:通过PCR技术,对8个经典型PKU家系25个成员的STR等位片段进行了分析,完成8例PKU高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结果:1例胎儿患PKU,2例胎儿正常,4例胎儿为突变PAH等位基因携带者。结论:提出了易于推广的开展PKU产前基因诊断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探讨其突变率与临床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53例PKU患者根据其治疗前的血苯丙氨酸浓度进行临床分型,同时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PAH基因外显子3、5、6、7、10、11和12,用单链构像多态分析、变性高效液相层析(DHPLC)和直接测序3种方法筛查PAH基因突变.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临床严重度和突变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4种突变(R176X、E280K、L367R和S349A)在中国PKU人群中未见报道,其中2种突变(L367R和S349A)为国际首次报道.基因型和临床严重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6,P<0.01).结论:新发现的PKU患者的4种基因新突变,丰富了PKU患者PAH基因突变谱.基因型和临床严重度间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上PKU的基因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DHPLC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筛选PAH基因突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治领域应用情况,包括影像诊断、病理诊断、治疗决策、医疗辅助工具、医疗人工智能设备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相关实践情况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