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党报新闻报道的众多职能之一,也是党报发挥舆论正面引导作用的方式之一。近年来,一些部门对舆论监督的真正含义认识不清,甚至回避和消极对待媒体开展的舆论监督工作,这对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有不小的影响。本文从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符合"三贴近"要求的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3.
原仁开 《东南传播》2013,(5):99-100
党报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不仅受到来自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挑战,还受到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纸质媒体的冲击。有的专家和学者担忧,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党报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将被弱化。但《福建日报》的《热线新闻》版(2001年)自创办以来,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积极探索新时期党报群众工作的规律,认真落实"三贴近"的要求,紧紧抓住事实、现场、互动等环节,用热血和汗水架起党报与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地方党报必不可少的新闻宣传方式之一,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既是党报的社会责任担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报的热切企盼。本文结合宣城日报的实例,分析地方党报如何做好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风风雨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广阔舞台上大展拳脚,赢得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 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党报舆论监督仍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随着党报级别的降低,舆论监督的难度就愈大,于是出现了中央、省、地市州、县四级党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把监督对象层层下移,形成中央党报监督省及以下层次;省级党报监督地市州及以下层次;地市州党报监督县级及以下层次;县级党报对本层次又无从监督。这就是党报舆论监督层次向下位移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最上…  相似文献   

6.
雷健 《新闻界》2004,(4):27-28
舆论监督是彰显党报权威性,实施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毛泽东同志指出,党报要发挥“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内监督,二是群众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个方面监督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建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丑恶现象和党内腐败现象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其担负的舆论监督职责更重。 党报派驻各地的记者,与编辑部记者一样承担着舆论监督重任。驻站记者除了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外,还应拿起新闻批评的武器,对所驻地域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与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与编辑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遇到的阻力更大,更容易受到驻地的制约。驻地党政领导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直接影响着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行为以及舆论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的地位的重要基础。时代和社会呼唤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群工记者,更应该增强使命感,积极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担负起对社会、对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责任,但现实中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地市党报舆论监督的困惑与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在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地市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新闻舆论监督的新观念、新思维、新做法,不断完善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运行方式方法,有效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宣传正能量,巩固主流舆论。坚持党性原则是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要求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搞好舆论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不力”是党报党刊存在的普遍现象,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与呼声,也是新闻媒体的一致追求。舆论监督不力现实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基础和社会土壤,只有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寻求解决的办法,才能发挥出党报党刊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也才能让百姓信任党报党刊。作者从历史封现今,从现象到本源进行了深层的理性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或许对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报道方法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难,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保持稳定等种种理由,限制党报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因此,掌握优势新闻资源的党报,却不能同时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导权.一位研究者对人民日报1993-1997年期间的批评报道作了抽样调查.根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5年的1825天的报纸中抽取420天的报纸,共得批评报道1082篇.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同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相斗争的一种手段。它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通过舆论监督政府及全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传媒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地市级党报如何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扭转“难、险、缠”的被动局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目前地市级党报进行舆论监督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新闻舆论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司法监督等社会三大监督之一,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但是党报战斗性的标志,也是媒体增强公信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揭...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报道以大量事实来揭露腐败、抨击邪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针砭贪官污吏的丑行。人们喜欢看舆论监督报道,媒体也因此提高了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可读性。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媒体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应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社会丑恶,批评不良风气,弘扬正气,并且发挥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15.
刘旭 《新闻界》2001,(5):56-56
新闻舆论监督难,地方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难。难就难在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柄威力巨大的“双刃剑”,操作难度很大。那么,地方党报就放弃这一重要阵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党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接近群众,处在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更应该不辱使命,肩负起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运作方法,力求有所突破。把握时…  相似文献   

16.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抨击、抑制社会不良现象,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的一项神圣职责。作为地方党报,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净化社会风气,帮助改进工作,促进地方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地方党报开展舆论监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实践中既要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导向,又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舆论监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进行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党三大作风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实施,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党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适应新形势要求,搞好舆论监督,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报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各类新闻中,舆论监督类报道以其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呼声、揭露社会矛盾、督促解决问题的特点而受到读者的欢迎。虽然深受读者欢迎,但是采写批评类报道也会遇到重重阻力。尤其是地市级的党报,因为地域性的原因,开展舆论监督更是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阻力就不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媒体,肩负报道新闻、反映、影响并引导舆论的重任.因其具有权威性,服务区内的各级党政组织往往把党报的正面报道看作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习惯地把党报宣传当作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