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启脾愈疳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利 《新中医》2009,(6):88-89
目的:观察启脾愈疳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以自拟启脾愈疳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31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9.1%。结论:启脾愈疳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蔡建文  林广裕  吴和民 《新中医》2004,36(11):24-25
目的:观察加减消疳理脾汤治疗疳症的疗效。方法:将101例疳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加减消疳 理脾汤(药用芜荑、三棱、莪术、槟榔、使君子、胡黄连、白术、白扁豆、麦芽、陈皮、葛根、生甘草等)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片、葡萄糖酸锌、陈皮合剂等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体重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1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2例,未愈28例,总有效率为4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消疳理脾汤治疗疳症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疳理脾汤治疗脾胃积滞证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脾运失健证厌食症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消疳理脾汤加减;对照组30例,口服锌剂。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0%,对照组有效率83.03%。结论:消疳理脾汤治疗脾胃积滞证小儿厌食症效果良好,其疗效优于锌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析当代医家治疗疳证(疳气型)用药规律。方法:以疳证或疳气为主题词检索1979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当代医家治疗疳证(疳气型)处方。通过Excel 2010建立药物数据库,然后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挖掘处方中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4篇,涉及中药处方34首,高频药物主要有白术、茯苓、陈皮等;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消食药、理气药等;药性主要为平、温、微温;药味多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以脾、胃、肺经为主;配伍茯苓与白术配伍最高,其次为茯苓与陈皮配伍使用。结论:中医药治疗疳证疳气型重视健脾益气,适当予以利水渗湿,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5.
消疳补脾汤为主治疗小儿疳积70例蒋文奎浙江省第一监狱医院儿科324000浙江省衢州市闹桥自1970年~1993年9月间,笔者用消疳补脾汤加苯丙酸诺龙针肌注治疗小儿疳积70例,疗效颇佳。1临床资料70例均为1980~1993年9月的门诊病例。其中男38...  相似文献   

6.
李蔷华  温爱平 《新中医》2014,46(10):143-14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疳积方(太子参、茯苓、山药、芒果核、葫芦茶、独脚金、山楂、谷芽、麦芽、陈皮、甘草等)内服,同时配合针刺四缝、捏脊疗法、耳穴贴压治疗小儿疳证50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19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疳积方内服配合针刺四缝、捏脊疗法、耳穴贴压综合治疗小儿疳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郑桂英  李莉 《新中医》1992,24(12):28-29
本文对确诊为小儿疳证患者240例,通过辨证分型论治:一、早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二、中期用调理脾胃、温化和中为主;三、后期用扶正固本、育阴生津;四、康复期用培补脾肾法。同时并配合针刺四缝穴,隔日1次,4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经治结果:240例中,痊愈214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治疗有效天数为14天。  相似文献   

8.
火疳,指白睛里层,向外呈紫红色的局限性隆起。乃实火之邪侵犯白睛,滞结为疳,故称火疳。重者可波及黑睛及黄仁而导致失明,类似浅层巩膜炎。笔者自拟火疳汤治疗10例,经随访报道如下:一、祖国医学对火疳的认识:《审视瑶函》:“此症生于脾眦气轮也。在气轮,为患尤急,盖火  相似文献   

9.
巴豆外贴足三里治疗小儿脾疳32例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311800)金普放主题词脾疳/外治法穴位贴敷疗法足三里巴豆/治疗应用笔者10年前从民间获得用巴豆籽外贴足三里治小儿久泻验方,试用于脾疳,屡用屡验,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7...  相似文献   

10.
报道:120例以脾疳为患,其临床表现为面黄肌瘦,毛发枯槁,饮食不振,烦躁口渴,神呆困倦,大便不调,小便如米泔色而多,兼有肝疳者4例,心疳者8例。治疗均以“疳积散”为基本方,处方:疳积草500克,地锦草250克,叶下珠500克,鸡内金100克,神曲100克.使君子60克。制法:采疳积草、  相似文献   

11.
刘翠瑛  邓丽莎 《新中医》2002,34(8):48-49
目的:观察儿血宝口服液治疗小儿疳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疳病患儿用儿血宝口服液口服,每次20ml,每天2次,连服1月为1疗程,连用3疗程。结果:显效7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治疗前体重、身高分别为(13.71±0.78)kg、(89.50±3.89)cm,治疗后体重、身高分别为(16.15±0.81)kg、(92.94±4.11)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方具有补脾益肾、益气生血之功,可明显提高疳病患儿的体重和身高,对疳病患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疳证为古代儿科四大证之一,多见于断乳后致5岁左右的小儿。临床常以腹泻、腹胀、赢瘦或浮肿为主症。《医宗金鉴·疳证总括》指出:“大人为痨小儿疳,乳食伤脾是病源。”笔者集临床验案,总结从脾论治八法如后: 一、补脾益气:主治症见面色(白光)白少华、肌肤甲错、周身浮肿、纳呆、腹胀、腹泻、溲清长,或兼咳嗽、气喘。舌淡、苔薄白,脉濡大或指纹沉滞。证属脾虚及肺,脾肺气亏之  相似文献   

13.
陈祖皋先生从医近50年,擅长中医内科、儿科疑难病证的辨证治疗,尤其对于小儿疳积颇有心得.先生认为胃滞、脾虚、肝旺为疳积的主要病机,消食、运脾、清肝为疳积的治疗大法,基于以上认识,自拟消疳化积汤、消疳健脾汤、消疳清火汤三方为主加减治疗,常收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五谷虫、干蟾皮适应何种疳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笔者在复习古代医学文献时、结合临床实际,认识到疳的含义有二:一为专有病名。是指“面黄肌瘦,肚腹膨大,时发潮热,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尿如米泔,食欲减退或嗜异食”的一种疾病,即宋·钱乙所谓的“疳皆脾胃病”的疳症。一为多种疮名。是指以“形瘦、内热、生疮”为特征的疾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有些外症如“下疳”、“蛀疳”……,即以疳为疮名),如“肾疳”、“脊疳”、“脑疳”、“眼疳”、“鼻疳”、“牙疳”等。考诸方书对疳症的治法,前者以治脾为主,后者以治疮为主,五谷虫和干蟾皮(蟾蜍)正是体现这两种治法而被列为治疳要药。  相似文献   

15.
补元消疳汤配合食疗治疗疳证18例胡科笔者用自拟补元消疳汤配合食疗治疗疳证,取得明显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8例小结于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8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人工喂养8例...  相似文献   

16.
外治法为主治疗小儿疳证5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治法为主治疗小儿疳证500例安徽省安庆市郊区人民医院(246003)王文宝,许爱声,汪昔民关键词:疳证,儿童/外治法小儿疳证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针对儿童口服中药困难的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以外治法为主,治疗500例疳证患儿,疗效满意,报...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52年以来,收治小儿疳积310例,疗效满意,现举病案三则,供同道参考。案一:脾疳(疳积肌瘦) 冯××,四岁,于1978年4月来院就诊。患儿面色不华,肌瘦如柴,皮肤干燥,精神萎靡、嗜睡,腹大青筋,不思饮食,大便时溏,舌淡无苔。证属脾疳。以消疳理脾汤治之。方药:三棱、莪术、青皮、陈皮、胡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疳证是儿科常见的病证,为小儿四大要证之一。近代学者按其病理特点、尤其病情轻重程度,将疳证分为“疳气”(轻)、“疳积”(中)、“干疳”(重)三个证型。随着群众育养小儿知识的增长,喂养方法日益合理,后二种疳证目前已很少见。我们在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以运脾法为主,治疗小儿“疳气”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疳症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多年来,笔者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按脾疳、肺疳、虫疳三型论治,并配针刺“四缝穴”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随访观察两个月以上的105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