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9):133-136
目的对血型鉴定中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拟输血患者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一步展开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查、唾液血型物质测定、亚型检测,经ABO疑难血型3步分析法对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鉴定。结果本次18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者中,有2例为人为因素造成,另外16例的原因包括有生理因素、自身抗体因素、血浆蛋白异常、不规则抗体以及血液疾病等因素,其中不规则抗体因素所占比例最高(P<0.05)。结论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较多,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确诊试验,展开鉴定分析,ABO血型鉴定时选择正确辅助手段,进而提高血型鉴定准确性,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血型检测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立坤 《河北医药》2009,31(23):3235-3236
目的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应用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试验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43例,其中冷自身抗体20例,血浆成分异常7例,亚型6例,抗体缺失及减弱2例,AB抗原性减弱6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同种抗体2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正确鉴定ABO血型,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7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75例.其中冷自身抗体20例,血浆成分异常18例,亚型16例,抗体缺失及减弱10例,AB抗原性减弱8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同种抗体3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正确鉴定ABO血型,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7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75例.其中冷自身抗体20例,血浆成分异常18例,亚型16例,抗体缺失及减弱10例,AB抗原性减弱8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同种抗体3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正确鉴定ABO血型,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22-923
目的:回顾分析山西省中医院ABO血型测定结果,总结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测定。结果: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及门诊患者7 850例,其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20例(0.25%)。其中冷凝集9例,亚型2例,自身凝集1例,抗体减弱4例,先天性无ABO抗体1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不规则抗体2例,近期输过异型红细胞1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山西省中医院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定型的ABO血型样本,可以采用基因检测法等其他检测手段正确鉴定ABO血型,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范瑾  张珏 《上海医药》2013,(17):37-39
目的 :利用ABO疑难血型3步分析法对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导致的疑难血型进行鉴定和分析,探讨其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 :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法常规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者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抗体筛选、亚型检测等,并应用ABO疑难血型3步分析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检测正反定型不符20例。其中2例属于人为原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另外18例疑难血型鉴定分析原因主要为:生理因素、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血浆蛋白异常、血液病等影响因素。结论 :按照不同的确诊试验分别进行鉴定分析判断,选择正确的辅助方法检测ABO血型,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与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ABO血型正反向定型不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正反向定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检测16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分析其原因,并正确分型.结果 本组16例出现正反向定型不符.其中冷抗体6例,血浆异常3例,ABO亚型3例,抗原或抗体减弱2例,人为操作因素和试剂因素2例.结论 对ABO血型正反向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针对原因,采取多种方法,正确鉴定ABO血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对3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用玻片、试管、微柱凝胶三种方法做ABO正反定型,筛查不规则抗体,做吸收放散试验,测定唾液血型物质等以确定不符的原因。结果 2例(6.06%)类B抗原为老年癌症患者;2例(6.06%)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血浆蛋白异常;恶性肿瘤3例(9.09%)引起抗体减弱:白血病和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共5例(15.15%)引起抗原减弱;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肾病综合症6例(18.18%)引起温自身抗体;亚型1例(3.03%);其余14例(42.42%)为冷自身抗体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结论根据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以确定血型,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Bm亚型引起ABO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板法对献血者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实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献血者唾液中B血型物质及H物质,并进行B亚型鉴定、基因组DNA提取及PCR-SSP鉴定ABO血型.结果 献血者红细胞与抗-H单克隆抗体反应凝集强度依次为:O型红细胞>献血者红细胞>B型红细胞,符合亚型红细胞H物质含量测定的标准.该献血者的ABO基因型为BO.结论 正确的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关键,对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应同时傲正、反定型;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进一步血清学试验,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0.
32例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出现不符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对32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分别选用洗涤、改变反应温度、吸收放散试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以及检测血型物质等实验。结果经确认试验,分别判定为:19例抗体减弱,11例冷凝集,2例由于血浆中过多异常免疫球蛋白抑制血型抗体。结论ABO血型鉴定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根据表现型的具体情况和患者临床资料设计血清学试验,正确鉴定ABO血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ABO血型亚型的检测和血清学分析,探讨ABO亚型的输血安全。方法选取本院输血科43例患者的正反型不符血液标本,检测红细胞ABH抗原、ABO血型系统抗体;并用ABO正反定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吸收释放试验等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 43例标本共检出ABO血型亚型13种,其中A亚型8例(18.60%),B亚型32例(78.05%),类孟买型1例,cis AB型2例(4.65%)。结论对于ABO血型亚型的鉴定应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37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疑难配血病例中,ABO血型抗原减弱5例,抗A、抗B抗体减弱4例,自身冷抗体12例,患者有不规则抗体10例,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2例,ABO亚型3例。结论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联合使用,确保ABO血型准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应做自身对照,以便发现有无自身凝集;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输血时,需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日常工作中常见ABO定型困难原因及可采用的办法。方法根据ABO正反定型原则,从红细胞表面及血清中相应的抗体两方面分析。结果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一般有四种情况;血清中抗体减弱或意外抗体、红细胞上减弱或缺失或未知的抗原反应。结论正确解决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情况,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保证受血者和献血者ABO血型的正确性是安全输血的前提,但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复杂性,日常工作中常有许多原因可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使ABO血型难以确定。笔者在工作中遇到l例血型抗体缺失导致的ABO正反定型不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ABO亚型造成的ABO正反定型不符,给输血工作者鉴定血型和患者输血都带来了困难。B(A)血型最早由Yamamoto等[1]于1956年发现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ABO亚型,人群中的发生频率非常低,被认为是遗传学上的B型,国内报道较少[2]。近期笔者从临床送检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中检出1例B(A)血型,进行了血型血清学、家系调查及基因遗传学研究,并成功为其解决了临床输血困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与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0例血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行ABO正反定型及Rh血型鉴定,并与异型血进行交叉配血。对78例ABO正反定型与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采用2-Me处理被患者自身冷抗体凝集的红细胞,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氯喹放散法测定自身抗体所掩盖的同种抗体等,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结果3000例经正定型检测的血清标本,其中红细胞定型为A型879例,676例检出抗B,203例未检出抗B,抗B检出率76骀.9%(676/879);红细胞定型为B型1034例,762例检出抗A,272例未检出抗A,抗A检出率73.7%(762/1034);红细胞定型为O型1087例,770例同时检出抗A和抗B,抗A和抗B检出率70.8%(770/1087),76例仅检出抗A,抗A检出率7.0%(76/1087),60例仅检出抗B,抗B检出率5.5%(60/1087),181例未检出抗A和抗B。选择反定型完全没出现凝集反应的800例血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显示,78例出现凝集反应,配血不合。经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冷抗体21例(26.9%)、血型不规则抗体14例(17.9%)、血型抗原性减弱11例(14.1%)、血型抗体效价减弱9例(11.5%)、自身抗体阳性9例(11.5%)、实验方法学原因6例(7.7%),此外,肝素影响及血标本细菌污染也为重要原因。结论 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大部分一致,而出现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自身冷抗体、血型不规则抗体、血型抗原性减弱、血型抗体效价减弱、自身抗体阳性占较大比例,临床输血前应采取多种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相互验证,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例A亚型血液案例极其家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方法选取1例临床医院发现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送至我血站要求做血型鉴定的标本,血型为A亚型的病例及其家系行血液正反定型。结果患者与其兄长的血液ABO定型中,抗-A与抗-B不能凝聚,但抗-AB能够弱凝集。在反定型中,B细胞为强凝集型,与A亚型血液的特点相符合;患者吸收液中Ac1、Ac2以及Ac(标)的结果为2+,放散液中的结果为3+;患者唾液血型物质试验中唾液可见受检者唾液中含有A和H血型物质,当属分泌型。结论在患者家系中,其兄长与患者均为A3亚型血。在血液鉴定过程中,只有ABO正反定型均符合才能够确定血型,避免亚型血液的漏检,危害输血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AIHA患者40例,对其均进行输血前3项检查,统计自身抗体分型、ABO分型以及Rh血型鉴定结果,温、冷及混合型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结果:40例AIHA患者,DAT均为阳性,强度在+~++++,以++和+++占比较高,分别为35.00%和35.00%;IAT也均为阳性,强度在+~++++,以++和+++占比较高,分别为35.00%和37.50%;抗体类型中医温抗体型为主,占比52.50%,冷抗体和混合抗体分别为8例(20.00%)和11例(27.50%)。40例AIHA患者中,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17例(42.50%),不符23例(57.50%),DAT阳性强度+~++++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率逐渐升高(χ2=8.048,P<0.05);不同抗体类型中,血型正反定型相符18例(45.00%),不符22例(55.00%),不同抗体类型中不符的发生率存在差异(χ2=7.025,P<...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现分析2015年沈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正反不符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微量板法、玻片法,对抗凝标本做正反定型测试,从抗体筛选试验中检测ABO以外的抗体。结果 176 356例标本中出现40例ABO血型正反不符,出现30例非特异性凝集或血清特异性意外抗体,主要是抗-M和冷凝集素;10例红细胞抗原减弱,包括4例类孟买型和6例ABO亚型;2例红细胞多凝集,5例血清抗体减弱。其中6例ABO亚型标本也同时包含红细胞抗原减弱和血清意外抗体。结论全面分析、检查各项检测结果,严格筛查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标本,确认每一个献血者的ABO血型。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医药》2013,(2):138-140
<正>ABO,RhD血型的鉴定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极其重要的环节,由于多种因素干扰可导致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使结果难以鉴定,影响血型的判定。这些"疑难血型"给临床输血输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解临床ABO疑难血型的原因和鉴定方法,我们对本院近年来正反定型不一致的83例患者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