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技术是七十年代初期西德的发动机和透乎机(MTU)公司提出的,该项技术是热喷涂技术发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尽管由于该项技术较为复杂和投资昂贵,使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所获得的涂层质量是大气条件下的等离子喷涂所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技术所获得的涂层质量是其它喷涂方法所无法获得的,因此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已引起对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所采用的设备制造精度高,投资很昂贵,使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技术所获得的涂层质量是其它喷涂方法所无法获得的,因此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已引起对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所采用的设备制造精度高,投资很昂贵,使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喷涂技术属于表面工程中热喷涂技术之一,其主要特征是以等离子焰流为喷涂热源。由于等离子焰流具有温度高、能量集中和喷涂气氛可控等特点,是各种难熔材料的良好热源,而且粉末材料在焰流中的飞行速度很高,所以为获得结合良好、结构致密的喷涂涂层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效能超声速等离子弧喷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速喷涂已成为国际热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爆炸喷涂、高速火焰喷涂、高速电弧喷涂及超声速等离子弧喷涂等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速等离子弧喷涂技术与其他高速喷涂技术相比,具有射流速度高、热源温度高、效率高,可以喷涂几乎所有粉末材料(特别是高熔点陶瓷材料、难熔金属和金属陶瓷等)的综合优点,获得的涂层致密性、强韧性和结合强度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国外只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原625所)是国内最早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自1965年就开始了等离子喷涂工艺及设备的研究,研制的等离子喷涂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该所先后开发了GP-80、APS-2000型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ZDP-1700型真空等离子喷涂系统、DSK-300型电弧喷涂设备及HP-6型火焰粉末喷涂设备,产品性能达到目前国外先进水平。目前,该所又开展了层流等离子喷涂技术、三阴极轴向送粉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原625所)是国内最早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自1965年就开始了等离子喷涂工艺及设备的研究,研制的等离子喷涂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该所先后开发了GP—80、APS—2000型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ZDP—1700型真空等离子喷涂系统、DSK—300型电弧喷涂设备及HP—6型火焰粉末喷涂设备,产品性能达到目前国外先进水平。目前,该所又开展了层流等离子喷涂技术、三阴极轴向送粉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APS—2000型等离子喷涂设备为该所最新研制的产品,设备总体配置优于Metco公司的9M…  相似文献   

8.
爆炸喷涂是继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之后出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金属表面覆盖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涂层更加致密、结合强度高、低气孔率、硬度高等方面的优越性能,因而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这项技术成果填补了我国热喷涂技术上的一项空白,伎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该技术于1983年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航空工业部二等奖,喷涂WC+Co、Al_2O_3涂层产品荣获国家经委优秀产品奖。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团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高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等离子喷涂技术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它和其它喷涂方法(氧乙炔火焰喷涂、金属电弧喷涂)相比,可以熔化一切难熔金属和非金属粉末,使普通材质的零件表面获得一层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各种不同性能的涂层。它可以达到提高机器设备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概述等离子喷涂技术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它和其它喷涂方法(氧乙炔火焰喷涂、金属电弧喷涂)相比,可以熔化一切难熔金属和非金属粉末,使普通材质的零件表面获得一层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各种不同性能的涂层。它可以达到提高机器设备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修复已损缺的旧件等目的。它还具有喷涂效率高、涂层致密、与基体的粘结强度高、零件热变形影响极小等优点。因此,等离子喷涂  相似文献   

14.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是当今热喷涂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具有焰流温度高、射流速度快等特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几乎可以喷涂任何粉末材料,且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涂层,特别是高质量的陶瓷涂层。装甲兵工程学院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成功实现了低功率(〈80kW)、小气体流量(〈5m^3/h)下的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其备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国防、工业及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高科技维修、制造与再制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淮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冲蚀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超声速等离子喷涂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两种技术制备的Al_2O_3-13%TiO_2涂层的表面自由能和冲蚀磨损性能,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其表面和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6.653%和836.93 HV0.1。而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3.467%和1 078.68 HV0.1,相比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而言,超声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涂层整体性能较为优异。通过对两种涂层的结构和表面自由能分析发现,超声速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涂层由于结构致密、表面自由能较低而具有较为出色的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1等离子喷涂1.1氩气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和等离子堆焊等工艺(以下统称等离子喷涂),是制造耐磨零件或修复磨损失效旧件的常用工艺,传统的等离子喷涂多以氩气为喷涂用气,称为氩气等离子喷涂。氩气在等离子喷涂时有2个作用。一是氩气在等离子喷涂枪的弧柱区热电离为等离子体,并压缩形成高温、高压、高速的等离子焰流,使喷涂粉末材料在该焰流中熔融,并高速喷涂到零件表面,形成耐磨、耐蚀等优良物理机械性能的涂层。二是氩气是惰性气体,它与各种金属均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溶解于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等离子喷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作为该技术核心装置的等离子喷涂喷枪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各类等离子喷涂喷枪的原理和结构特点,并根据实际应用对等离子喷枪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效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涂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种新型高效节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主要工作包括先进的高效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的设计.超音速等离子焰流特性的研究以及它对等离子喷涂粒子的影响。通过对陶瓷涂层质量的比较。证明了新型高效节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优越性.开发了新型高效节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喷涂技术由于具有极大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领域中。主要讲述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包括主火焰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电弧喷涂技术、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以及冷喷涂技术等,并介绍这些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