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2):49-52
短额负蝗在北纬39°以北的大同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卵期为270~280天。翌年6月上旬开始孵化,蝗蝻共5龄,蝻期为59~66天。8月中旬开始羽化,10月上旬成虫开始死亡,成虫期为41~52天。负蝗卵的孵化要求5cm土温达到19℃以上,土壤湿度在15%~20%;羽化需要在20~25℃的晴朗天气。交尾期平均为28天,有雌虫背负雄虫和多次交尾的习性,每头雌虫产卵120粒左右。雌虫三龄前主要集中在荒坡,地埂上为害双子叶杂草,四龄后转移到田间暴食为害双子叶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抓住防治适期进行农业、化学、生物防治,均可取得8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甲虫是危害茄科作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1993年首次传入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经过多年成虫迁飞扩散,该虫已发展到整个北疆地区.马铃薯甲虫在新疆一年发生1~3代,成虫、幼虫都能取食危害,一般可造成减产30%~50%,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为害和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第1~2代为害果树,第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4代,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迁回果树产卵越冬,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作物及杂草上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移为害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 2000年8月上旬~9月中旬,高阳县县城上空出现了高密度的烟虱粉。上午7~9点密度最高,每立方米有虫200头以上。据县植保站调查,全县3.33万公顷耕地上的各种作物均有其发生与为害,发生面积大,为害作物种类多,属历史罕见。该成虫体色淡黄、体长1毫米左右,翅白色,仅一条翅脉。专家鉴定为一种新的粉虱优势种——烟粉虱。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其中为害较重的有棉花(单叶有虫120~130头)、玉米(单叶有虫60~70头)、大豆(单叶虫量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茶毛虫生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巴山区茶区茶毛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卵块越冬,卵粒量一般在100~200粒,幼虫具群集生活,3~4龄有在茶丛两侧分布的习性。成虫羽化有明显节律,约67.8%的成虫在17~19时羽化。在自然情况下,茶毛虫成虫雌虫数量多于雄虫,约占70%。本文还报道了茶毛虫成虫消长规律,幼虫适宜生境及天敌对茶毛虫发生为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石榴麻皮蝽蟓是云南蒙自石榴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成虫、苦虫吸食嫩梢,枝、叶,花(蕾)、幼果、果实汁液、受害枝、叶枯萎、果实畸形、出现黑籽、易引发褐斑病、干腐病、软腐病发生流行。受害花(蕾)、果率一般达12%-15%,15%-20%。综合防治后,受害花(蕾)、果率降为5%-7%,3%-5%。  相似文献   

7.
噻虫啉对杨树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及林间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噻虫啉(天润)对粒肩天牛和橙斑白条天牛成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稀释浓度在3 000倍液以下,对粒肩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1.00%以上,对橙斑白条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6.67%以上.应用噻虫啉(天润)林间喷雾防治时,以2000-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应用2%噻虫啉(天保)粉剂林间防治橙斑白条天牛成虫,以2 2...  相似文献   

8.
1989~1991年田间调查和观察结果表明。蔬菜田棉铃虫在长治地区一年发生四代,以二代幼虫为害最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成虫产卵多在植株的上部叶片正面和嫩枝上,其落卵量的85%以上。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最适合棉铃虫的发生繁殖。利用成虫趋性进行测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控制此虫。  相似文献   

9.
 项目组在1998~1999年进行了粘蝇卡不同黄色、置卡高度、置卡方式等对斑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黄色粘蝇卡诱集斑潜蝇成虫效果为柠檬黄>桔黄色>桔红色;在蚕豆、菜豆上不同置卡高度诱集成虫量为卡底与作物等高>置卡于作物中部>置卡于作物底部;东南方向置卡诱虫效果比西北方向好,圆筒形诱虫量比方形增76~333头;在生菜上圆筒形的诱集量比方形卡高2头/卡,方形卡平置比竖置高16头/卡、比圆筒形高14头/卡。  相似文献   

10.
球果角胫象系首次在云南发现,它为害云南油杉的球果。球果受害率为60~90%,其中有球果角胫象的球果占30~71%。球果角胫象占害虫总数的40%左右。该虫在昆明温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受害果内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幼虫,7~8月为幼虫取食为害的高峰期。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留在球果内越冬。建议采用建立云南油杉种子园和母树林、保护天敌及采摘受害果集中处理等方法来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