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良好的水溶性和反应活性,采用异相法将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再将HT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带有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并将其应用于桑蚕丝纤维的改性,测定改性前后丝纤维微观形态和聚集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NMA-HTCC大分子通过与丝纤维之间的交联反应而进入到纤维内部,使改性后丝纤维内部孔隙变小,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结晶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利用NMA-HTCC改性真丝纤维作为药物载体,对芦荟提取物蒽醌具有良好的承载及控制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反应性和水溶性,将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再将HT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在碱性条件下,NMA-HTCC可直接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将NMA-HTCC应用于棉织物的后整理,结果表明,NMA-HTCC改性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菌活性均显著提高,即使水洗50次,棉织物仍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和抗菌活性。此外,NMA-HTCC改性棉织物的防缩性能明显提高,而白度和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将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再将HT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采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法测定并比较了壳聚糖及NMA-HTCC的抗菌性,并将其用于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振荡烧瓶法对处理前后的丝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及NMA-HTC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性,且NMA-HTCC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经壳聚糖及NMA-HTCC处理后,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明显提高,且NMA-HTCC的抑菌效果更好。将NMA-HTCC改性桑蚕丝织物作为药物载体,对芦荟蒽醌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增强其与棉纤维的结合力,将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HTCC再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用FT-IR和1H-NMR对NMA-HTCC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到棉织物的抗菌整理中,采用振荡烧瓶法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进行了测试,探索较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NMA-HTCC质量浓度为7 g/L,Na HCO3用量为2%,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50 min,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3 min时,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最好,且皂洗30次后,抑菌率仍高于90%。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季铵盐在桑蚕丝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朱蓓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0,31(10):70-74
基于壳聚糖季铵盐良好的抑菌性和水溶性,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和比较了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性,并将其用于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振荡烧瓶法对处理前后的丝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 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性,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经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处理后,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明显提高,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对壳聚糖(CTS)进行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的壳聚糖季铵盐--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HACC结构进行表征.采用HACC对柞蚕儡纶复合丝针织物进行整理,分别用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对整理前后的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HACC整理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ACC处理后,柞蚕/锦纶针织物的染色深度(K/S值)增加,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及上染速率提高,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稍有提高,摩擦牢度保持不变,所测各项色牢度≥3级.  相似文献   

7.
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到壳聚糖的氨基上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水用量等因素对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的取代度(DS)及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化学滴定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季铵盐改性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与改性前壳聚糖相比,杀菌效果有了很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改性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虹  赵涛 《纺织学报》2011,32(2):96-101
以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在其氨基上引入自制的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的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DCC)水溶性良好。将HD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交联得最终产物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NMA-HDCC),其可与纤维素纤维以共价键结合。抗菌实验研究表明,经壳聚糖、HDCC、NMA-HDCC处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都达到95%以上,带有长链烷基的HDCC抑菌率接近100%。水洗30次之后,经过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后的棉织物抗菌效果甚微,而NMA-HDCC处理后的棉织物抗菌性仍在85%以上。以抗菌耐久性为依据,得出NMA-HDCC对纯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2 g/L,焙烘温度140 ℃,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氧水氧化降解壳聚糖,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对氧化降解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壳聚糖季铵盐(HTCC),利用HTCC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改性后进行无盐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红外光谱曲线表明己经有效合成了HTCC;实验结果显示,季铵化改性后可以大大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取代度达到90%左右;另外发现,HTCC在温度90℃、浓度8 g/L条件下浸渍处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10 min,可获得最佳的预处理效果;经HTCC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在染色中可以降低盐的用量,且无盐染色织物水洗色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的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抑菌活性较壳聚糖强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和氯乙酸为接枝改性剂,制备水溶性O-羧甲基化壳聚糖季铵盐,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O-羧甲基化壳聚糖季铵盐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作用。结果:水溶性的O-羧甲基化壳聚糖季铵盐对E.coli、S.aureus和A.niger均有显著的抑菌活性。结论:与壳聚糖相比,水溶性的O-羧甲基化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飞宇  杨健  王平 《印染》2020,(2):13-17
真丝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易受日光及大气影响而产生黄变或脆损。采用壳寡糖、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及明胶对真丝进行抗老化整理,测试织物黄度、强力、抗氧化性和抗菌效果,优化提升真丝耐气候稳定性的整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增加,真丝黄变和强力损失增加;壳寡糖和壳聚糖季铵盐能提高织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优化后的整理工艺为:壳寡糖10 g/L、壳聚糖季铵盐5 g/L、明胶5 g/L,轧余率90%。经上述工艺整理后,真丝防泛黄效果较好,抑菌率为99.99%,紫外老化后强力损失较低(<15%)。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对真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林红  路艳华  陈宇岳  葛迪新 《印染》2007,33(1):8-10
采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并对经HTCC溶液处理后桑蚕丝的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合成HTCC的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经HTCC溶液处理后,普通桑蚕丝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增大,结晶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柞蚕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5 g/L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柞蚕丝绸可获得较好的抗皱效果,整理后柞蚕丝绸表面平挺光滑,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8.1%和92.4%,柔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活性染料染柞蚕丝织物用壳聚糖预处理。通过色深值(K/S)的变化,分析不同分子量、不同质量-体积分数的壳聚糖对活性染料在柞蚕丝织物染色的影响,探讨了经壳聚糖处理的柞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相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的柞蚕丝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率可以增加28.2%~36.7%;同时,可以提高活性染料的匀染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O2壳聚糖对柞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粒径分布为30~60 nm的纳米TiO2壳聚糖分散处理液,用该处理液对柞蚕丝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柞蚕丝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处理液中纳米TiO2微粒分散良好;处理液中的柠檬酸和马来酸酐作为交联剂与柞蚕丝和壳聚糖之间发生交联反应,柞蚕丝经处理后结晶度提高并有β化趋势;处理后柞蚕丝纤维的纵向表面具有轻微的纵向条纹;其力学性能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和断裂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义有  夏岩 《纺织导报》2005,(11):56-57
柞蚕丝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丝蛋白纤维.文章阐述了柞蚕丝织物的性能特点,对典型的柞蚕丝机织物、针织物和功能性防静电绸、防酸绸的工艺参数与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柞丝绸用脂肪酶接枝脂肪醇提高其拒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柞丝绸接枝正十八醇的接枝率可以达到19.8%;接枝的脂肪醇级别越高,柞丝绸水接触角越大,沾水级别越高。水接触角从对照的55.8o提高到128.3o;沾水等级从0级提高到3级;接枝改性柞丝绸的透气性略有升高。洗涤试验表明:酯化接枝改性的柞丝绸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因此,柞丝绸用脂肪酶接枝高级脂肪醇提高其拒水性能是一绿色、有效的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