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秀艳 《陕西中医》2011,32(7):844-844
目的:观察中药益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以益血汤(生地、玄参、丹皮、苎麻根、蒲黄、生黄芪、仙鹤草、紫草)治疗;对照组36例,以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7%(P<0.05)。结论:中药益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提升血小板含量,改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温脾补气养血法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5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温脾补气养血法加用圣愈汤,治疗前后分别计数血小板数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温脾补气养血法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张聪珍 《陕西中医》2007,28(5):516-517
目的:讨论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益气摄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联合强的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并以单纯用强的松治疗31例做对照。结果:观察组30例中总有效率93.1%,对照组31例中总有效率67.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辨证应用犀角地黄汤的基础上联合强的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例(急性42例,慢性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和宁血饮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远期疗效等。结果:急性ITP治疗组与对照组出血症状改善无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慢性ITP治疗组出血症状改善以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总有效率、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尤其是慢性ITP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凉血补血汤,配合西药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总有效率为100%。提示:凉血补血汤具有补益肝肾,凉血补血散瘀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激素结合中药凉血益气养阴方;对照组20例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T细胞亚群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郝洪波 《陕西中医》2012,33(11):1477-1478
目的:观察益气摄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6例,分为对照组(服用强的松)和治疗组,加服益气摄血汤(黄芪、党参、当归尾、白芍、川芎、丹参、白术、熟地黄、大枣等)治疗,均连续治疗2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体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LT、PAI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PLT、PAIG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摄血汤能有效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凌峰 《中医药导报》2008,14(5):76-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了予益气凉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9.4%;两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对照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翠时  宋广杰  戴锡孟 《陕西中医》2006,27(9):1078-107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以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西药治疗组以激素加丙球冲击治疗5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药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且不易反复。提示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补肾凉血解毒方。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88.9%。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药配合激素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中医以清热凉血为主 ,根据病情分别兼以滋阴养血或补气摄血 ,西医以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达那唑、长春新碱、丙种球蛋白等。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4 3%。对照组 ,总有效率 71 4 %。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较好 ,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5.
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生血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P0.01。结论: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义 《陕西中医》2001,22(5):269-27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采用消癜散瘀活血汤 (三七、蝉衣、白茅根、仙鹤草、茜草、炒蒲黄等 )配合西药强的松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5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94.2 %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75.8%。提示 :消癜散瘀活血汤具有活血止血 ,散癜生新功效  相似文献   

17.
加减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文清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46-1146
目的:观察分析加减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用加减归脾汤治疗,6周为1疗程;对照组常规应用泼尼松和氨肽素治疗,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归脾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改善症状快,增加血小板计数,疗效稳定持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之中药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少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