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寒饮蕴肺及肺气虚时大鼠尿液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4只,肺气虚组14只,寒饮蕴肺组14只。按照相应的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干预,造模结束后取所有大鼠24小时尿液,放射免疫法检测EGF的值,进行比较。结果:2模型组EGF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寒饮伤肺、肺气虚时均会使尿液EGF升高,进一步说明“尿液,肺之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生半夏和其炮制品法半夏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不同剂量生半夏的化痰疗效。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寒饮蕴肺组、寒饮蕴肺沐舒坦组、寒饮蕴肺法半夏组、寒饮蕴肺生半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寒冷环境中喂养,烟熏联合冷水浴造模,中药干预组按照不同剂量给药,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痰液分泌量。结果造模后各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活动减少,体温降低,气促,唇鼻青紫并有分泌物,喷嚏(咳嗽)现象明显,与寒饮蕴肺证相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第15天,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造模沐舒坦组和法半夏组相比,造模生半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排痰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生半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疗效优于制半夏组。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24-2225
目的:探讨寒环境因素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邪组、肺气虚组、肺气虚加寒邪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造模28 d后,肺气虚加寒邪组与寒邪组给予寒环境7 d,4 h/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组、寒邪组和肺气虚加寒邪组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寒邪组、肺气虚组比较,肺气虚加寒邪组肺组织中(RSV)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1肺气虚模型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增加;2人工模拟寒环境会引起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增加,对肺气虚大鼠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模拟寒饮蕴肺证的形成原因和病理改变,建立该证的大鼠病理模型.方法:将模型组大鼠置于10℃寒冷环境中喂养,并予烟熏、冷水浴造模,观察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切片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cGMP、cAMP/cGMP的变化,与空白组作对照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咳嗽喘鸣等现象,与寒饮蕴肺证相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切片,发现特异性炎症改变及损害;血清cAMP下降、cGMP上升、cAMP/cGMP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以上建立的大鼠寒饮蕴肺证病理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鼠哮喘寒饮蕴肺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评价造模效果。方法:将39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青龙汤组给予支气管哮喘与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联合造模。结果: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大鼠在体征与行为学症状上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病理改变,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均增大,肺顺应性(Cdyn)降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可见严重肿胀、增生,小青龙汤组也出现一定程度病变,但是较模型组相比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其大鼠的一般行为学表现与临床中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基本一致,微观指标如大鼠肺的功能、肺组织形态学等病理改变,也基本符合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的病证表现,从而在宏观及微观两层面证明了实验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用中医理论复制寒饮射肺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中药水提取液及生理盐水,连续28天。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两细辛组LN和HA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显著改善寒饮射肺模型大鼠LN和HA的含量,对寒饮射肺证有一定治疗作用,且药物作用与辽细辛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25(OH)_2D_3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1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模型造模。各组大鼠从第2天起灌胃,每次1.6 m L/100 g,1次/d,持续至第22天实验结束。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25(OH)_2D_3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混合液5×103U/100g,小青龙汤组给予小青龙汤煎剂灌胃。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及体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IL-5和1,25(OH)_2D_3的含量。结果:通过综合评价发现小青龙汤和1,25(OH)_2D_3对大鼠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均发挥一定作用,小青龙汤组最明显,1,25(OH)_2D_3次之;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组IL-5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1,25(OH)_2D_3组IL-5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以小青龙汤组最显著;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1,25(OH)_2D_3的含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青龙汤组大鼠1,25(OH)_2D_3的含量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小青龙汤能提升大鼠体内1,25(OH)_2D_3的含量。结论:小青龙汤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体内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从而提高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改善哮喘气道重塑。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辛、干姜配伍对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体温、肺功能、IL-2、IL-8、TNF-а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寒饮蕴肺证模型组、细辛组、干姜组、细辛干姜配伍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联合冷冻等因素复制COPD寒饮蕴肺证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体温、肺功能及血清IL-2、IL-8、TNF-а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体温(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肺功能(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а、IL-8含量明显升高、IL-2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NF-а、IL-8含量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P0.05)。结论:细辛、干姜配伍能降低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TNF-а、IL-8,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减轻COPD气道炎症,延缓或打断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采用中医理论制作大鼠寒饮射肺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中药水提取液及生理盐水,1次/天,第7、14、28天各组分别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行HE染色,检测肺部炎症程度;其余大鼠连续灌胃28天,检测比较肺组织、血清SOD、MDA、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部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肺组织、血清SOD、NO含量均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肺部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肺组织、血清SOD、NO含量均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调节SOD、MDA、NO的表达,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寒饮射肺模型大鼠肺部炎症,对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寒饮蕴肺证发展、变化的动态病理机制,以及温阳化饮方对COPD寒饮蕴肺证的干预作用、动态变化及时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动物造模的方法。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体重减轻,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但血清IL-8浓度和血清IL-10浓度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MMP-9、TIMP-1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升高,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出现炎性损伤和肺纤维化改变。在撤除造模因素后30天内,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好转,且在20天以后出现急速恶化。用温阳化饮方干预的大鼠症状好转,肺功能改善,血清IL-8和血清IL-10浓度与COPD寒饮蕴肺证模型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变化,MMP-9、TIMP-1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下降,病理切片示炎性损伤明显减轻;初期即见疗效,中期一度治疗进展缓慢,后期疗效显著。结论:MMP-9的增多引起了TIMP-1反馈性升高与MMP-9/TIMP-1失衡,尤其是此比值的过度升高,可能是COPD寒饮蕴肺证发生的重要机制。该病证在病变形成以后呈渐进性发展,温阳化饮方在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肺功能和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方面有比较肯定的疗效;早期治疗和长期坚持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单叶细辛治疗寒饮射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4组,每组10只。,后3组用中医理论复制寒饮射肺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中药水提取液或及生理盐水,连续28 d。检测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8的含量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单叶细辛组和辽细辛组TNF-α和IL-8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叶细辛组与辽细辛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改善寒饮射肺模型大鼠的TNF-α、IL-8的表达,抑制气道炎症,对寒饮射肺证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哮喘病寒饮蕴肺证大鼠病理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卵蛋白致敏,结合形寒饮冷与劳倦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哮喘病寒饮蕴肺证病证结合的大鼠病理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减轻、体温下降;症状与临床患者症状基本一致;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含量增高、IFN-γ含量降低、WBC计数升高、EOS百分比增多;血清中IFN-γ的含量降低。结论:与以往模型相比,该模型的中、西医两种造模手段,更符合人的发病条件;其出现的症状,更符合该病证的临床表现;微观指标的检测结果,也从深层次上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说明该大鼠病理模型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研究哮喘病寒饮蕴肺证深层机制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羟脯氨酸(HYP)、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在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病理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单叶细辛对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用中医理论制备寒饮射肺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于造模次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μL/g),两细辛治疗组灌胃给予中药水提取液(1μL/g),1次/d,各组动物造模后第14,28天随机抽取5只处死,测定血清IL-17、IL-6,肺组织HY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两细辛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辛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以降低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血清IL-17、IL-6和肺组织HYP的表达,抑制肺部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右心肥厚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硝苯地甲组、芪白平肺胶囊高、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与芪白平肺胶囊、川芎嗪、硝苯地平,观察各药对右心肥厚指标的影响.结果 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有心肥厚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右心肥厚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嗪组、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右心肥厚指标较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高剂量芪白平肺胶囊可有效防治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右心肥厚的产生.川芎嗪对防治有心肥厚有一定疗效,但不及高剂量芪白平肺胶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金益肺汤对痰热蕴肺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激素治疗组、中药加激素治疗组。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的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气管内滴加脂多糖建立痰热蕴肺证模型,分组给药14天。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PCR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大鼠在光镜下均有肺纤维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但程度有所不同。与正常组比较,各造模组VEGFmRNA及PDGF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VEGFmRNA及PDGF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药加激素组低于中药、激素组(P0.01);中药组低于激素组(P0.01)。结论:清金益肺汤可能通过抑制VEGFmRNA及PDGF的表达改善痰热蕴肺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血管重塑,延缓或纠正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单叶细辛水提取液对寒饮射肺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炎症细胞变化,初步探讨其炎症发生机制。方法: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4组,每组10只,后3组用中医理论复制寒饮射肺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给药组给予中药水提取液治疗,1次/天,28天。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清、肺组织匀浆IL-8、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肺部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两给药组也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但程度较模型组轻;模型组炎症细胞总数增加,肺组织匀浆、血清IL-8、CR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给药组大鼠炎症细胞总数,肺组织匀浆、血清IL-8、CRP均明显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叶细辛水提取液可降低寒饮射肺模型大鼠肺组织、血清IL-8、CRP,对肺组织炎症有抑制作用,对寒饮射肺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复制寒饮蕴肺证家兔病理模型 ,并进行可靠性评价。方法 :应用烟熏、寒冷刺激以及控气、生理盐水输液等手段 ,复制寒饮蕴肺证家兔病理模型 ,结合一般体征的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ITNFαmRNA表达量测定、肺组织病理观察 ,进行该模型的可靠性评价。结果 :该模型的致病因素、病理改变、临床特征及对证方药干预方面均与临床典型的寒饮蕴肺证相似。结论 :该模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究寒饮蕴肺证内在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倪新强  韩新民 《中医杂志》2011,(18):1593-1596
目的探讨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阻断"肺合大肠"模型大鼠内毒素症肺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扎组、三拗组、三通组、三活组、全方组,每组10只,采用直肠体外不全结扎法制备"肺合大肠"动物模型,造模72h后处死模型组,各药物干预组解扎后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ml/100g体重三拗汤、三通方、三活方和泻肺平喘灵,解扎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3天后观察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磷脂及白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磷脂含量降低(P<0.01),解扎组、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组白蛋白含量均降低,磷脂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均能够有效清除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从而减少磷脂的耗损,有效阻断内毒素血症对模型大鼠肺组织及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剂量对哮喘病寒饮蕴肺证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阳化饮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及卵蛋白雾化激发,结合"形寒饮冷则伤肺""劳则气耗"等理论,给予0℃冰水混合物;将大鼠置于0℃恒温冰箱中冷冻;让大鼠在(24±1)℃的水中游泳的方法,建立哮喘病寒饮蕴肺证病证结合的大鼠病理模型。观测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结果:低剂量组大鼠体重、饮食量呈上升趋势;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均降低,肺顺应性(Cdyn)增大,较中、高剂量组各类症状改善幅度大且死亡率更小。所以适宜采用低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指标,评价以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的肺气虚大鼠模型。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各24只,复制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模型,两组均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测动物一般表现并记录体质量变化,分别于第7、14、28d处死8只大鼠,依次收集大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泡炎分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分级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IgG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神疲惫,活动量减少,行动迟缓,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幅减轻,与气虚的证候特点符合。(2)模型组大鼠早期肺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3)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G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的表达在各个时期呈增高趋势,而IFN-γ的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并且IFN-γ/IL-4比值在各时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肺气虚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